

红色故事承薪火 二七精神永传唱
作者: 石琳
它屹立城央,与郑州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它是砥砺前行的灯塔,照亮了城市发展的道路;它是二七精神的号角,奏响了与时代共进的乐章,它就是——郑州二七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馆是一家近现代革命类纪念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郑州这座革命城市的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底蕴。郑州二七纪念馆年均接待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生团队高达3000余批次,每年清明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研学活动近百场,受教人数达10万多人。全年义务讲解超过千场,受到观众的好评与赞扬。
项目情况
郑州二七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担着向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二七精神”的重要任务。郑州二七纪念馆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6年3月,是以弘扬二七精神、服务社会公众为使命,为公众提供义务服务的志愿工作团队。郑州二七纪念馆“红色故事承薪火 二七精神永传唱”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将推动和深化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志愿者们在馆内建设以及公众服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二七纪念馆志愿者队伍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品牌。
项目亮点
二七馆志愿者为郑州二七纪念馆各项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我馆志愿者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业务培训形式多样。我馆多次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培训的形式呈现出全面性、多元性、内外结合的特点。培训内容涉及服务礼仪、普通话发音及情感表达技巧、展厅实操练习等。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志愿者服务增设“以老带新”活动,由资深志愿者以公示排班的形式对新进志愿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辅导,这样不仅使新进志愿者更快熟悉展览融入队伍,更树立了老一批志愿者敬业、专业的良好形象。
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类宣传活动。为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郑州二七纪念馆定期联合志愿者在纪念馆门口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展板、现场答询等方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假日组织志愿者参加普及文化和文物遗产保护知识的活动,做到传递文物知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志愿服务新亮点,创新不同领域。伴随纪念馆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2022年,我馆不断发掘志愿者个人潜能与才干,帮助志愿者们有效融入培训、宣传、教育、推广等各个领域,并走出展馆,在不同平台、领域进行志愿服务的新创新。网络直播讲解和线上活动成为今年志愿者工作的亮点之一。我馆志愿者们积极参与“5·18世界博物馆日”直播活动,讲述二七工人运动,配合新媒体宣传参与直播讲解,反响良好。志愿者参与大型文艺演出“二七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暨道德模范故事汇”,讲“活”时代精神。
志愿服务项目影响广泛。二七馆志愿者以无私奉献为原则,以“服务社会,提升自我”为宗旨,通过自身对观众、对社会的服务,传播历史知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项目内容
郑州二七纪念馆是以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担着向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二七精神”的重要任务。
郑州二七纪念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主要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志愿者义务讲解导览服务。志愿讲解员在展厅为观众定时提供免费讲解。每年暑期开展二七馆“红色小小志愿讲解员”特色培训及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我馆“红色小小志愿讲解员”彭子涵和李晨钰分别荣获省“红色文物说——革命故事大赛暨第六届红色故事会”志愿组一等奖、三等奖荣誉。在郑州二七纪念塔、纪念堂里开设志愿服务站点,由志愿者们开展以环境秩序维护为主的文明引导工作,维护展厅秩序,引导观众出入。志愿者们还会在纪念塔、纪念堂的志愿服务站点为观众开展信息咨询工作,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郑州二七纪念馆的有关情况,为观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年我们都有义务讲解导览服务,二七馆志愿讲解员会在《千秋二七》《百年郑州》等展厅内为观众定时提供免费讲解。
二是志愿者助力民间文物的保护、抢救、征集。二七馆志愿者敬勤俭老师,在前几年杜岭街拆迁时,冒着严寒,连夜到工地上把民国时期的老门楼抢救出来,移交给郑州二七纪念馆。志愿者还把自己家里收藏的珍贵老物件都捐给了二七馆,助力二七馆的民间文物征集工作。志愿者金鑫,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走街串户,他只要见到老物件、有价值的东西就会马上联系二七馆,进行抢救性的征集保护。这些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民间志愿者,坚持从事抢救和宣传工作,他们的足迹踏遍郑州各地。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具有特色的古村落、具有珍贵研究价值的老物件才得以保留下来,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
三是高校志愿者助力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与推广。2020年我单位联合了七家专业设计高校和一家有多年文创开发经验的公司成立了“二七文创设计联盟”。利用单位闲置库房开辟出文创中心以及方便联盟志愿者进行学习、设计、实践及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积极投入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及推广工作,依托“郑州二七文创设计联盟”每年征集、设计研发40至60余款红色文创产品,制作、推出20款左右实物产品,丰富了郑州二七纪念馆的文创品类。2022年郑州二七纪念馆携多种文创产品精彩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志愿者们参加了郑州展区的文创产品推广及志愿服务工作,郑州二七纪念馆展位引发了观众的打卡热潮。“博博会”期间,郑州二七纪念馆展位累计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这是大众对“二七”文化的认可和喜爱。
四是志愿者助力公共教育各类文化活动。如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学雷锋日等重要纪念日,郑州二七纪念馆组织志愿者赴社区、学校进行巡展、报告。为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郑州二七纪念馆定期联合志愿者在馆门口广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展板、现场答询等方式,宣传革命文物知识,做到传递文物知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五是实施公共教育活动。伴随纪念馆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二七馆不断发掘志愿者个人潜能与才干,帮助志愿者们有效融入培训、宣传、教育、推广等各个领域,并走出展馆,在不同平台、领域进行志愿服务的新创新。网络直播讲解和线上活动成为志愿者工作的亮点之一,我馆志愿者们积极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活动,讲述二七工人运动,配合新媒体宣传参与直播讲解,反响良好。志愿者参与大型文艺演出“二七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暨道德模范故事汇”,讲“活”时代精神,让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时代楷模的精神中汲取营养、凝聚力量,展示出良好的服务面貌,打造了一张崭新的团队名片。
项目成果
二七馆志愿者为郑州二七纪念馆各项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业务培训形式多样。我馆多次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培训的形式呈现出全面性、多元性、内外结合的特点。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宣传革命文物知识,做到传递文物知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断发掘志愿者个人潜能与才干,帮助志愿者们有效融入培训、宣传、教育、推广等各个领域,并走出展馆,在不同平台、领域进行志愿服务的新创新。我单位联合了7家专业设计高校和1家有多年文创开发经验的公司成立“二七文创设计联盟”。利用单位闲置库房开辟出文创中心以及方便联盟志愿者进行学习、设计、实践及志愿服务。
志愿者管理
2016年3月,郑州二七纪念馆以弘扬二七精神、服务社会为使命,以为公众提供义务服务为目的,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团队,成立以来开展了以在校大学生和文博爱好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采用直接招聘或通过有关单位、学校、社会团体招聘的方式招聘志愿者。单位设有志愿服务站,并安排专人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者分为小组,进行登记注册;设置志愿者培训课程,对上岗的志愿者每年度进行考评,对考评等次为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
志愿服务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深入发展,近些年二七馆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接下来我们需要总结交流经验,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管理机构,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工作,建立志愿者人才资源信息库。因为纪念馆志愿者服务涉及多元化内容,它需要多个部门分工与协作,下一步我们将设立专门的部门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工作,以此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郑州二七纪念馆将努力做好长效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开创郑州市文博志愿者服务活动新局面。
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郑州二七纪念馆社科普及宣传队被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2019年度河南省优秀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的加入,为郑州二七纪念馆各项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在2023年3月被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及郑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收获:对于少年来说,志愿活动给予了其锻炼的机会,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到奉献的意义;对于青年来说,志愿者活动提升了现代青年的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同时也彰显了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对于社会志愿者,尤其是中老年来说,通过二七馆志愿者服务项目,有机会更好地发挥余热,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人生价值。总之,志愿者服务有利于更加广泛地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鼓励人们自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社会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