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泰族的原始文化

作者: 玉宽 玉温香

浅论泰族的原始文化0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并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宗教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并根源于现实生活,与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泰族的原始文化作为泰国历史上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给泰族留下了许多愚昧、落后的鬼神观念和迷信活动,但其原始宗教文化在加强生态保护、维护伦理道德规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直接反映着原始人类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感情,其对远古泰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泰国泰族的原始崇拜

泰国虽然主要以信仰佛教为主,但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原始信仰也是泰国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正确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因此认为人类是由神灵创造的,而不是普通人。泰国的原始崇拜曾对巩固国家政权、凝聚民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灵魂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这些土生土长的原始信仰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并流传至今。

灵魂崇拜。泰族对灵魂的信仰是很普遍的。对于他们来说,灵魂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认为头是灵魂出入之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让人任意触摸。他们还认为自人出生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灵魂。泰族相信灵魂是看不见的,但人在活动中是受灵魂制约的。倘若人的某个灵魂消失,这个人便会生病,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此时必须举行招魂仪式,把丢失的灵魂找回来,叫魂后还要举行拴线仪式。泰族赋予灵魂重要的内容,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要举行续魂、招魂等仪式。

自然崇拜。水崇拜。泰族喜水,对水的依赖超过任何自然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各种自然灾害,他们认为有神奇的力量在主宰和支配着水,因此产生了水崇拜。在泰国水灯节是一种敬奉祖先亡灵或感谢河神给农作物带来丰收的活动。关于水灯节有一种传说,即让一切可能降临人间的苦难都漂流到河水深渊里,祈祷来年万事如意。人们漂水灯的最终愿望是祈求河神让人们摆脱苦难,也借漂水灯表达对佛祖和水神的感激之情。

泰国泰族崇拜水,认为水神能够庇护他们免受苦难的折磨。在泰国东北部地区,由于地处高原、水源匮乏,人们长期靠天吃饭,每年农耕开始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求天降雨。而竹炮求雨是泰国民间求雨仪式中的一种。人们相信天上有雨神,只要对神虔诚膜拜,雨神就能及时降雨,使农作物丰收。雨神在原始的观念里一般指的是“龙神”。

地神崇拜。地神崇拜作为泰国先民的一种原始崇拜,基于“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成为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一种精神纽带。

泰国先民认为土生万物,土地与泰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了使土地上的作物能够获得丰收,人民能够幸福生活,便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这种崇拜是对土地的一种敬畏和感恩之情。泰国泰族普遍认为,土地是由土地神守护的,供奉土地神会给家庭带来吉祥、幸福,给庄稼带来丰收。泰国民间有个传说,从前帕里城里有个国王,他命令他的九个儿子去守护各地,如城门、粮仓、田野、菜园、江河、湖泊、堡垒等,上述各处的土地神就是泰国人自古以来信仰的土地神。但如今,只有两位土地神即“居家的土地神”和“果园、菜园”的土地神得到人们祭供。现在,泰国泰族的地神信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居家的土地神龛,二是各府的国柱(城柱)。立居家神龛主要是防止鬼怪进宅,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立国柱(城柱)主要是恭请土地神附于国柱(城柱)上,保佑该地百姓免于灾难和凶神的侵害。

天神崇拜。泰国泰族认为天上是天神的居所,其对天神的崇拜一目了然。于是,人们在生活顺遂时往往会向天神祷告,祈求获得庇护;而遭受不公待遇时,人们也会祈求天神帮助,惩戒为非作歹之人。在泰族先民看来,如此巨大而神圣的天神,为世界创造了生命,人们应对其敬畏,时常供奉。

在泰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天神信仰,认为天神是世界的创造者。人类能与天神通灵,人一旦遭遇厄运,便可以举行仪式祭拜天神,祈求天神让自己摆脱厄运。在素可泰时期,泰族的本土原始信仰认为君权神授,天神和君王是混沌一体的,由于泰族中有天神造人的传说,对祖先的崇拜因此延伸为对天神的崇拜。在蒙昧时代,国王与天神一体的观念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起来。

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指以崇拜氏族、民族或亲族祖先为中心的原始宗教文化。在泰国,泰族相信村村寨寨或各府都由神灵庇护着。当人们遭遇困难时,都要祈求家神、寨神的保佑,以求得精神上的寄托。泰族认为祭祀家神、寨神是最重要的仪式,这种祭祀是为了祈求人们生活的安宁、富足,摆脱厄运,是对已故祖先亡灵的祭拜。

受原始人类的世界观——万物有灵的影响,泰族认为虽然祖先已死,但灵魂还在,并与子孙后代生活在一起,一直守护着家里的子孙。泰族相信家鬼是与自己存在血缘关系的祖先鬼魂,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子孙后代要秉持对祖先的敬畏,严格遵循祖先传承下来的家规家风,确保家族传统世代相传,并经常祭拜家鬼,这样才能得到家鬼的庇护,给家庭带来平安、吉祥;否则会给家庭带来灾祸。

从泰国的各种碑铭和史料记载来看,祖先崇拜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例如:

刻于1292年的“兰甘亨碑”(泰国博物馆编为第一号碑),是当今世界上最早的泰国文献,其中提到“当任何一个百姓或贵族死去后,其房屋、金子一般的社、象、谷仓、家庭仆役、槟榔园、蒌叶园,全部由子嗣继承”。碑文里“金子一般的社”,就是指由已故祖先变成的保护神。

由此可知,泰国历史上存在着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这不仅是出于对祖先的崇敬,更为重要的是对血缘家族的重视。泰族的祖先崇拜对于加强同一宗族的团结,规范人们的行为,发展宗族的族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腾崇拜。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形式。当人们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和生存环境产生惊奇和恐惧时,氏族群体便产生了对各种图腾精灵的神秘崇拜。

对于泰国的泰族来说,象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图腾崇拜。大象与很多佛教故事相关,大象也是泰国历史上身经百战的“功臣”。如在泰国北部流传的《卡帕纳》故事中,有一段故事情节是这样叙述的:“有一位农妇在去田埂查看秧苗时,喝下了象脚印里的象尿,过了不久这位农妇生下了一个象儿子,给他取名叫“卡帕纳”,儿子长大后得知此事,便踏上寻找象父亲的路,路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才最终找到象父亲。”可见,在泰族人心中象是一种勇敢而又有智慧的代表,既充满力量,又温顺易人;同时也认为本氏族与大象有亲属或其他特殊血缘关系。目前,在泰国的东北部地区泰族还会举行隆重的“象节日”祭祀象神,并以此希望得到象神的庇护。

巫术崇拜。泰语把“巫师”称为“磨没特”,“巫术”称为“塞雅萨”。巫师被视为具有特殊能力的群体,其宣称具备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能与神灵沟通,能庇护村社的人畜,能替人预卜吉凶祸福,驱除妖邪,治疗疾病。巫师依靠手舞足蹈、画符念咒施展巫术,并携带辟邪物和护身符等驱魔降鬼。泰国的农村有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相关的巫术。当地人有一种对天神的信仰,认为天神能驱鬼治病。每当有人生病时,人们就会去请巫师医治。巫师举行仪式请天神附身,只有成为天神的替身才能为病人驱鬼治病。泰国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着请巫师给人治病的现象。他们这样做也许只能求点心理的安慰,祈求神灵的庇护。巫师在泰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遇到困难时总是向巫师求助,求巫师卜卦来了解自己的前世和来生,这也体现了巫师的重要作用。

泰族原始崇拜产生的原因

“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这两种观念对泰族原始宗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传承观念的潜在支配作用。在原始状态中,宗教文化在社会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再也没有比社会成员能遵守传统更为重要的了。人们必须传承并坚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文化,以维持秩序与文明。泰族也同样如此,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是有其独特的感情的,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都表现出对古老文化的继承。

对自然界的畏惧和依赖感。客观存在的自然界需要我们去探索,而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无法被正确认识和理解时,人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人格化的超神灵,由此产生崇拜和信仰。泰国宗教信徒之所以崇拜神灵,就是因为希望从神灵那里得到保护和恩赐。泰族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于对生存、生活、利益、幸福等方面的需要,产生了对神灵的依赖感,以及对超自然力的恐惧、感激和崇拜,并幻想借助神秘力量摆脱自然界的威胁,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

自身发展愿望产生的重要作用。从泰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泰族传统的宗教意识中人们为求得更好的生活资料和避免遭受更多的灾祸,都希望通过祈求天神来获得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而泰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其实是带有功利性的,总是在求得自身的发展基础上来信仰宗教。在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泰国,在发展宗教的意识方面人们的态度是积极而强烈的。

由此可知,泰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宗教信仰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人们的现实能力比较弱小,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和前途的时候,为了族群的生存、发展和传承保证群体延续的规范、准则、观念、习俗和制度,人们选择信仰原始宗教文化,以借助神灵的名义加以推行和实施,这对于建立牢固的文化心理,使人战胜因生命和主体力量的有限性而带来的焦虑、紧张和恐惧,从观念上和实践上突破当下的有限存在,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