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

作者: 崔颖

跟着书本去旅行0

2023年末,我们全家决定前往哈尔滨游玩。在筹备旅行用品时,正在观看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儿子突然问:“妈妈,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钥匙,瞬间为我打开思路——为何不在出发前,与儿子共探哈尔滨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为他勾勒一幅生动的旅行画卷呢?

第二天,我精心挑选了几本关于哈尔滨冰灯艺术和城市特色的图画书带回家。儿子一见到这些书,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伴随着阅读,儿子对这个城市的好奇心愈发强烈,对于书中未解答或是我也不清楚的问题,他就一一记录下来,期待去哈尔滨实地寻找答案。

两周后,我们踏上了这场既熟悉又陌生的冰雪之旅。说熟悉,是因为我们已经通过书本对哈尔滨有了一定的了解;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还未曾亲眼目睹它的风采。抵达哈尔滨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冰雪大世界。瞬间,图画书中的二维画面仿佛被激活,变成了眼前的三维景观,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儿子在冰洞中尽情穿梭,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晶莹剔透的冰雕,反复体验着滑冰滑梯的乐趣,感受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奇妙。

漫步在哈尔滨的街头,儿子指着路边的摊位,大声喊道:“妈妈,你看,这里的雪糕竟然就这样放在外面!”摊主热情地向我们解释:“哈尔滨的冬天,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柜。”说着,他递过来一个圆滚滚的黑色水果让儿子猜测。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冻梨!”这正是他在图画书《这就是大中华美食》中读到过的内容。

这次旅行,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巨大魅力。旅行前,书籍点燃了儿子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旅行中,他亲身体验了脑海中的奇妙世界,将知识转化为生动而深刻的记忆;旅行后,再次翻开那些书籍时,曾经的体验让每一个字句都焕发出新的光彩,引发他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共鸣,引领他走向更加广阔的知识与情感世界。

在为孩子准备旅行书籍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地理类图书。这类书通常以地区为单位,详细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节日习俗、自然地理以及珍稀动植物等。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低龄段儿童阅读。如,《幼儿趣味中国地理绘本》《幼儿趣味世界地理绘本》《和爸妈游中国》《跟爸爸一起去旅行》《地图(人文版)》《八分钟漫游中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桌游《山河之旅》也很适合亲子出行前玩。它有多种玩法,我和孩子常玩的是,根据目的地规划路线,谁先到达则为胜利。每次出行前,我们都会一边玩一边了解目的地周边的城市。旅行回来后,再一起玩,帮助孩子回忆旅行路线。

当行程中包含了参观历史遗址、文物展览及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时,提前阅读历史类书籍能够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旅行的意义与价值。如,《漫话国宝》以“国宝访谈+百科漫画”的形式,生动地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书中还设计了打卡路线和互动游戏,适合在参观博物馆时携带,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此外,《给孩子的国宝档案》《手电筒里的博物馆》《你不可不知的32件国宝》《我们的国宝》《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揭秘博物馆》等书籍也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旅行绘本还涵盖了建筑、美食等不同类型的主题。这类绘本拥有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可读性强,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与想象空间。如,《你好!中国》和《如诗如画的中国》通过一个个充满温情与共鸣的小故事,讲述了一座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这就是大中华美食》则介绍了各地的美食,语言风趣幽默,能够激发孩子对当地美食的兴趣;《放假!去旅行》这本无字书让孩子在阅读中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开车出发系列”则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旅行带来的快乐与自由。

阅读旅行书籍时,最好亲子共读,分享彼此的感悟与见解。这样的互动不仅能让旅行前的准备过程充满乐趣,还能让孩子在旅途中更加主动地寻找和发现新知。

当然,旅行的意义远不止获取知识,更在于触动心灵与开阔视野。旅行归来,不妨与孩子一起动手,将旅途中的照片、门票、纪念品等,精心编排成旅行手账。不仅能重温旅途的美好记忆,巩固新知,还能基于孩子在旅行中展现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拓展阅读,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心灵的旅行伴侣,而旅行则将书中的文字与想象转化为亲眼所见的现实。

上一篇: 游晋祠,见成长
下一篇: 别样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