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

作者: 刘钰琦 胡晓艳

【摘要】图画书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媒介,支持早期儿童发展。本研究基于国内外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以CNKI核心期刊的726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89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学者形成了各自的合作网络,围绕图画书进行了合作研究。国内外研究均关注技术与文化元素,致力于多途径促进儿童发展。国外研究聚焦电子图画书、分享阅读以及多元文化图画书等研究方向;国内研究则关注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图画书的跨文化传播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图画书未来的研究应不断向多样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本土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图画书;早期阅读;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2)07/08-0009-07

【作者简介】刘钰琦(1998-),女,山西晋城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晓艳(1972-),女,吉林大安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一、引言

早期阅读是当前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效应。早期阅读指幼儿借助图画、符号、文字、成人的讲述以及多媒体试听信息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以促进其掌握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读写经验并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其掌握文学语言、形式和想象等文学经验的一系列活动[2]。图画书作为重要的阅读媒介,通过文字和图画信息互补,以图辅文协调表达语言,实现语义传递,帮助早期儿童在阅读中进行意义和篇章结构的解读,在符号与意义的关联式完成中实现自我发展[3]。

人们认识到图画书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早期阅读推广活动,如英国的“阅读起步走”运动(Bookstart)、美国的“阅读从出生开始”计划(Born to Read)、德国的“阅读测量尺”活动等[4]。随后,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学者展开了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大量研究证实图画书阅读在儿童的语言、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5][6]。近年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发展为图画书阅读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的力证。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政策层面肯定了图画书阅读的教育价值,指出要为儿童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并且贴近儿童生活的图画书,为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打好基础。

图画书促进儿童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当前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出发,利用脑科学技术探究图画书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7]。因此,本研究基于国内外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对比分析,借此为我国图画书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近年来科学与信息计量学等领域兴起的研究方法,它利用“图”和“谱”的双重特性来表示某一领域知识间隐含的复杂关系,并借此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8]。本研究使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5.7.R1),主要利用该软件中的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以及共被引分析等功能。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英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研究者采用了两次主题检索后取并集的方法,以保证数据更加全面和准确[9]。第一次主题检索式为TS=(“picture book*” OR “picture e-book*”),文献类型为Article OR Review,时间跨度为2000年到2020年,共得到1447篇论文。第二次主题检索式为TS=(“child*” OR “kid*” OR “toddler*” OR“infant*” OR “baby*”),文献类型和时间跨度同上,共得到2060251篇论文。之后,研究者在高级检索中对先前两次的检索结果进行AND组配,共得到1102篇文献,经过筛选查重,最终将891篇英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中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检索式为主题=(图画书+绘本)*(儿童+幼儿),时间跨度为2000年到2020年,共得到778篇文献。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查重并人工剔除了一些资讯和征稿等无关文献,最终得到726篇中文文献,并以此作为研究样本(数据下载时间为2021年1月16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外图画书研究总体概况

1. 发文量年度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2012年到2016年,发文量连续几年急剧增长,国内从每年40篇逐渐增长到每年82篇,而国外则从每年29篇增长到每年97篇,迎来了该领域研究的爆发期。然而,2016年至2018年国内外发文量都逐渐下降,国内下降幅度较大,约为40%,国外约为12%。随后2019年发文量又重新增长,至2020年仍呈现上升趋势。

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图画书领域的研究发展较晚,2011年之前国外发文量高于国内,但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国内发文量超过国外。国内发文量虽在2018年较国外有大幅度下降,但之后也迅速回升,2019年之后与国外相差不大。总体来看,图画书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其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

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0

2. 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

本研究对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分析,以期聚焦该领域表现突出的作者及其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往往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CiteSpace中的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将时间设置为2000年到2020年,并将其划分为每7年一个时间切片,每个时间切片中提取排名前50位的作者,最终通过对原始网络做Pathfinder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裁剪,得到国内外作者合作网络(见图2、图3,下页)。图中节点的大小可以代表作者的发文量,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1

如图2所示,国外学者Patricia A. Ganea与Gabrielle A. Strouse形成了较大的合作网络,他们合作研究发现,纸质图画书比电子图画书更有助于儿童将书中的知识推广并迁移到现实环境中[10]。So Jung Kim和SuJeong Wee研究发现,在阅读和讨论多元文化图画书之后,让儿童进行诗歌创作有助于他们对种族多样性和平等的理解[11]。Lynne Vernon-Feagans等则对分享阅读中母亲的语言进行了研究[12]。

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2

如图3所示,国内学者刘晓晔、周兢、谭旭东、韩映红形成了各自的合作网络,重点聚焦于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和图画书阅读两个方面。在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研究中,刘晓晔等研究了我国原创图画书的跨文化传播情况[13];谭旭东等则对我国图画书出版的特点、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14]。在图画书阅读的相关研究中,周兢等提出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会经历“从图画到文字”的能力转变,逐步成为一个初步的文字阅读者[15];韩映红等则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无字图画书时的特点展开了研究[16]。

(二)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可以认为是在某个领域中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或者多个话题[17],本研究采用英文文献的共被引分析聚类以及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别作为国外和国内图画书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 国外图画书研究热点

本研究将CiteSpace中的时间切片设置为1,每个时间切片中提取排名前50的被引文献,并且对原始网络做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裁剪,最终得到的图谱节点为558,连线为1276,网络密度为0.008。本研究选择运用LLR算法对被引文献进行聚类(见图4),得到的聚类图谱模块值(Modularity Q)为0.878(大于0.3),表明聚类效果良好。图谱的平均轮廓值为0.394(小于0.5),小于0.5是因为有很多小聚类存在,拉低了平均轮廓值,我们只需取排名前四的大聚类对其进行分析即可,如表1所示,这些聚类的轮廓值是非常高的。本研究将结合图4和表1中的标签词及相关文献对国外图画书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3 近二十年国内外图画书研究热点与趋势4

一是电子图画书对儿童阅读的影响。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的发展,一些拥有叙事互动功能的电子图画书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聚类0触摸屏的影响(Touchscreen influence)中引用最多的施引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人与儿童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成人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APP的操作上,并没有充分利用电子图画书中的叙事互动动画[18]。然而,也有研究持相反观点,认为有叙事功能的电子图画书对父母的提问发挥了积极作用[19]。因此,关于电子图画书的叙事互动功能仍需要在不同阅读情境下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分享阅读对儿童口语发展的影响。由于聚类1分享阅读(Shared reading)与聚类2口语发展(Oral language development)的关联性文献较多,本研究将其作为一个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在亲子分享阅读中,复杂的故事可能会促使母亲表达出故事文本之外的更多和更丰富的语言,进而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影响[20]。分享阅读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学科化,并纳入了多种评估方法。有研究者从生物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分享阅读与口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分享阅读是导致口语发展中个体差异的主要驱动力[21]。

三是多元文化图画书的应用(Using multicultural picture book)。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多元文化图画书作为各国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儿童的跨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借助图画书能够感受书中传递的价值观和跨文化体验[22]。

此外,从图4的其他聚类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图画书研究还涉及了大量的叙事研究,如关于叙事线索(Narrative cue)、母亲叙事语言(Maternal narrative)以及儿童叙事读写能力(Narrative literacy)等的研究。

2. 国内图画书研究热点

本研究将CiteSpace中的时间切片设置为3,每个时间切片中提取排名前50位的作者,对原始网络做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裁剪,最终得到的图谱节点为163,连线为195,网络密度为0.015。之后,本研究运用LLR算法对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聚类(见图5),得到的聚类图谱模块值(Modularity Q)为0.842(大于0.3),平均轮廓值为0.904(大于0.5),表明聚类结果质量较高。排名前四位的聚类分别为自主阅读、“走出去”、绘本、发展(见表2)。本研究将结合图5和表2中的聚类及相关文献对国内图画书研究热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