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

作者: 倪妮

一个巳巳如意的新年结束了。作为一年中最长也是最重要的假期,春节历来是中国消费旺季。某种程度上,前一年大家过得怎么样,新一年又有什么新的消费趋势,都可能反映在春节消费上。

这也是3年疫情后的第二个农历新年。经历了2024年的休整,进一步回归真实生活,大家的荷包究竟恢复得如何,消费信心有没有变得更好?春节这个当口,也能给予较为贴近真实的回答。

平安证券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全景》(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梳理蛇年春节期间旅游出行、商贸零售、房地产、电影等方面的多维数据,试图探究2025年国内消费需求的韧性与潜力。

出门的热情

报告显示,蛇年春节的出游人数和出游总体消费规模都已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5年春节假期8天,中国国内出游人次5.01亿,同比增长5.9%,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更是增长26%。其中,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较2019年同期增长15.2%。《携程春节旅游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跨省游订单占比达62%,游客出行半径也进一步扩大。

不过,出游人数与出游消费的增速仍未完全恢复。2019年的出游人数同比增速、出游花费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8.2%。个人在旅途中的花销意愿也没能回到疫情前水平。2025年春节的平均旅游客单价为1351元/人次,尽管相比2024年微微增长,但距离2019年同期仍有差距,仅恢复到了2019年的91.5%。

旅途中关于花销的克制态度,其实贯穿了整个2024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24年几个重要的小长假节点中,只有清明和中秋的人均旅游花费回归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其余如五一假期和端午假期,客单价均未达2019年同期的90%。

2025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出行人数及旅游收入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0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这种克制还体现在出行方式上。根据航旅纵横数据,2025年春节日均民航输客量达到228.6万人,同比增长了1.6%,但增长主要依靠机票降价支撑。据航班管家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民航经济舱平均票价为959元,相比2024年春节同比下滑16.6%。携程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则显示,春节期间的国内目的地机票价格,超过3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机票在临近航班起飞日期时甚至直接下调约70%。消费者不愿意为高价机票买单,航空公司只能选择降价,向市场妥协。

当火车票抢不到、机票仍太贵时,顺风车成了新的热门出行选择。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顺风车因共享座位、分摊路费的经济性,及在乡镇可以做到“门到门”直达的便利性,在此次春运期间需求增长近80%。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需求量最大,增速排名前三的区域包括海南、京津冀、川渝地区。

旅行地购物也不太讨喜了。海南离岛免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海口海关2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0.94亿元,同比下滑15.9%;免税购物24.05万人次,同比下滑了19.2%,仅人均消费的数值较去年有所提高。

2025年春节假期民航日均输客量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1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航班管家

而在旅行目的地上,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2025年春节,探寻“非遗”文化成了新潮流。“非遗”热门目的地如河南开封、福建莆田、广东汕头、安徽黄山等城市春节期间的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幅达20%至40%。携程平台上,“蛇年春节灯会”搜索量同比翻倍,热度较高的新春灯会包括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南京秦淮河灯会、山东济南趵突泉灯会、上海豫园灯会、西安长安灯会、承德避暑山庄灯会等。

与此同时,出入境也逐渐恢复繁荣。中国人更愿意在春节走出国门,外国人也更愿意此时来中国体验不同的文化。携程的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假期中跨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去年增长3成。出境游方面,赴日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翻倍;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长线游目的地也颇受欢迎,分别增长53%、82%、56%、50%。入境游则更为惊人,订单同比增长203%,入境游客门票订单、酒店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80%、60%。

对于旅游业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爆款”难以预测的时代,2024年春节火热的目的地如淄博、大同、延边,今年的热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如何把“泼天富贵”转化留存,是各地旅游业从业者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政策带动的大幅增长

“国家补贴”“以旧换新”是今年春节消费最热的话题之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汽车、家电家居,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和手机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主要电商平台春节期间消费品以旧换新搜索量超过4000万次,订单量同比增长40%以上。

其中,手机是“国补”消费中的主力军。春节期间,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量突破450万台,占消费品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45%。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参与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和数码产品中,手机的销售额占比近70%。不过,家电与数码之外的品类消费增长便不是很显著了。

餐饮方面,春节到店吃饭的人更多了,但每个人花的钱更少了。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餐饮企业的预订量同比增长25%,客流量平均增长了18.7%,但是客单价出现了下滑,同比平均减少了5.3%。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春节销售通常很火爆的白酒,在2025年春节却表现不佳。中国白酒行业仍面临库存过高、价格倒挂的问题。春节期间,白酒销量整体下滑了10%左右。

总体来说,春节整体的商贸零售数据不俗。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相关数据显示,除夕当天(2025年1月28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0.54亿笔,较去年除夕增长25.74%。

但“国补”不可能年年有,消费者也不可能年年“以旧换新”,唯有长线利好居民消费的改变落地,靠“国补”释放的消费需求在未来才有可能被稳定承接。

房地产看到曙光?

已经颓废了近两年的房地产业仍然没有迎来增长。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百强房企1月销售总额同比下滑了16.5%,不过下滑速度已经较2024年的30%大幅减缓,这种颓势不再那么值得焦虑了。

2025年甚至有一些地产指标优于2024年同期。根据数据服务商Wind的统计,今年春节假期30个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为1.2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3%;春节前一周30个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为20.5万平方米,同比提高了4.6%。

房地产市场缩量的趋势也很明显。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中国各级城市推出的住宅用地规模都在大幅减少。1月,一线城市推出的住宅用地同比减少了30.5%,二线城市同比减少了25.2%,三四线城市同比减少了23.7%。

不过有趣的是,在土地供应减少的前提下,一线城市1月的土地成交面积居然同比提高了9.7%,这显示出,地产开发商们对一线城市的地产市场仍有相对较强的信心。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地产开发商们愿意以更高的楼面均价拿地了。1月,一二三线城市的楼面均价分别同比增长83.4%、35.7%、41.7%。

不过,这样的变化仅仅是房地产颓势的“中场休息”,还是预示房地产新周期的起点,还有待观察。

电影市场踩上“风火轮”

电影,是这个春节假期不容忽视的领域,我们迎来了一个踩着“风火轮”的春节档。8天春节假期的票房达到95.1亿元,同比增长18.6%,较2019年7天春节假期的票房增长了61%,日均票房则达到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较2019年同期更是增长41.67%。

“哪吒”是这个春节最大也是唯一的爆款,春节8天,它斩获了48.39亿元票房,春节后票房更是一路上涨突破百亿,接连揽获中国影史第一、全球票房前十、全球票房最高动画电影等纪录。

然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部电影就占据了春节8天假期50.9%的票房,给行业带来的影响也并不都是正面的。

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幅度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2
数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平安证券研究所

2025年春节假期房产成交面积及销售总额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3
数据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中指研究院

2025年1月各梯队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情况同比对比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4
数据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中指研究院

近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收入(含服务费)

2025年春节消费,是个好兆头?5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不确定的态度至少已经作用在了投资圈。投资者们对“哪吒”系列与电影市场的分歧态度,让《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幕后出品公司光线传媒的股价在春节后大幅震荡,先是开市后连续4天涨停,随后又经历跌停。

围绕“哪吒”的电影消费,也可能是2025年春节消费中最不克制的。2025年春节电影票均价为50.8元,同比增长了3.3%,但日均观影人次依然创下了历史新纪录,平均每天有2338万人走进电影院,较2024年农历同期增长14.7%,较2019年同期增长24%。即使票价上涨,消费者仍然愿意涌进电影院,为“好故事”以及“国产动画复兴甚至中国电影复兴”的期望买单。

而在哪吒之外,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让中国股市在春节后迎来了一拨火热行情。

当然,总体上,克制和理性仍然会是2025年的消费大趋势,但新年伊始,中国经济至少展现出了新的动能—这总归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