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登顶外贸第一城

作者: 张馨予

深圳:登顶外贸第一城0
深圳盐田港。图/视觉中国

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耳机,为2024年的中国外贸进出口画上了句号。1月13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展示了2024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一款“深圳制造”的同传耳机,它支持40种语言及93种口音间的任意两种语言即时互译,而它背后的深圳品牌在北美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在整个2024年,深圳的外贸都颇受关注。从一季度开始,深圳的进出口金额就出现了超越上海的迹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反转变得不再有悬念。时隔9年,深圳再度登顶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全国高11.4%,较全省高6.6%。

这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深圳一直是外向型经济城市,截至2024年,出口已经实现32连冠。不过,迈入2025年,在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出口可能面临总量和份额的双重挑战时,摆在深圳外贸面前的难题无疑会变得更多。想要维持前一年的高增长,绝非易事。

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

在总结2024年中国外贸成绩时,王令浚指出,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这也正是深圳外贸的重要特征。“无论是‘老三样’‘新三样’,还是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产品,越来越多高科技属性的产品加速出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出口“老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774.3亿元,增长6.8%,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出口“新三样”产品出口996.9亿元,增长11.5%。前者仍是重要的压舱石,后者则是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动能。

在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欧阳仁堂看来,深圳外贸成绩背后,是深圳的产业支撑,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GDP比重达到4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深圳的提前布局。

2022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每一个集群出台了相应的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

到了2024年3月,深圳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欧阳仁堂表示,这其实就是深圳“20+8”产业集群2.0版。《实施方案》新增了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还将“20+8”产业集群进行细化分类。

其中,深圳重点关注三大产业。2024年10月,深圳设立了三个重点产业办公室,分别是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和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三个产业办公室均由深圳全市选调干部组建,相对独立运作。许多专家认为,此举可以实现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认为,近十年来,深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极好的政策,比较近的是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比亚迪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截至2025年2月,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累计签约投资已经超过315亿元。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小漠国际物流港,有深圳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新能源汽车从这里成排成列登船,发往全球。

新能源汽车也为深圳出口回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据深圳海关提供的数据,2024年,深圳出口电动汽车18.18万辆,同比增加59.7%,价值307.8亿元,同比增长52.8%。

除了政策引导,深圳的高科技属性产品加速出海,重要的内生动力是民营企业的持续创新。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3.16万亿元,增长24.2%,快于深圳市整体7.8%,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70.1%。

王振指出,民营企业的灵活性较高,能够随时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研发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核心还是要靠创新,深圳历来也是鼓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的带动作用。”

深圳:登顶外贸第一城1
2024年1月,比亚迪“开拓者1号”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驶往欧洲。图/新华

无人机作为2024年深圳出口的新加速器,是深圳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代表产物。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无人机出口145.7亿元,增长19.6%,规模全国领先。

道通智能是一家无人机研发和制造企业,该公司市场总监刘国正说,深圳已经形成了低空经济的聚集效应,在产品研发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大疆、道通智能等低空经济领域的大企业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优秀专家,也有南科大、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院校向企业输送科研型人才。

在深圳,民营企业的创新创造周期正在不断缩短。南山区商务局副局长张利安说,早期,深圳发展出一个百亿规模企业,可能要花10多年,例如在南山区发展起来的大疆,但现在时间大幅缩短,可能5年左右就可以成长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百亿规模企业。

以拓竹科技为例,这是一家成立于南山区的3D打印企业,创业团队成员曾在大疆担任重要职位,公司2020年成立,2022年就实现盈利,2024年营收已达几十亿元,并且在海外市场有突出的销售成绩。张利安说,像拓竹科技这样的企业,发展之初就有国际视野布局,比如市场定位在欧美,在设计企业架构时就考虑了外贸进出口、未来企业上市等问题,“一开始就准备好在国际市场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产品、新品牌,跨境电商等贸易模式的新业态对深圳外贸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

深圳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9%,进口同比增长近3倍,进出口额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据统计,深圳是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主体最多的城市,数量达到15万家。

不少跨境电商从业者总结,跨境电商之所以能在深圳发展起来,除了产业的自然聚集,还因为这里有足够好的营商环境。

赛维时代是深圳14家上市跨境电商企业之一,位于深圳市跨境电商企业最集中的龙岗区。赛维时代董事会秘书艾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些年,深圳针对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深圳市商务局还专门设立了电商处,电商处工作人员会定期走访企业,与企业深入交流。

艾帆说,以往一旦发生可能冲击跨境电商行业的负面事件,深圳市商务局电商处的反应总是十分迅速。“往往新闻才刚传出,电商处的电话就打过来了。他们会仔细询问事件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了解企业是否已有应对措施,还会深入探讨事件对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冲击等问题 。”

他回忆,如果是比较重大的事件,市商务局还会组织大中小型卖家的座谈会,看政府能否协调解决一些问题。大批中国跨境电商被亚马逊平台关停一事发生后,市商务局就在调研后出台了针对海外仓和独立站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

深圳:登顶外贸第一城2
深圳道通智能无人机工厂内的电机生产线。图/新华
深圳:登顶外贸第一城3
2024年5月,深圳会展中心无人机展会上的大疆展区。图/视觉中国

“综合成本是最低的”

多家企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无论是新产品、新品牌还是新业态,这些推动深圳外贸增长的要素,都离不开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产业链的整合。据统计,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与此同时,深圳也已有31个制造业大类,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基本形成了梯次型现代制造业体系。

“珠三角地区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优势。”刘国正说,以无人机为例,“电池、电机在深圳有许多生产厂家,机体的复合材料在珠海和东莞有许多供应商,螺旋桨也在深圳和东莞有很多供应商。选择多,并且生产效率很高,今天提需求,隔一两天就可以把样品拿出来”。刘国正说,从珠三角产业链中诞生的无人机产品性价比极高,相比之下,国外同类公司生产的无人机价格是深圳制造的7—10倍。

跨境电商在深圳的迅速发展,也有赖于强大产业链的整合。

邓志强创立的深圳拉米酷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智能设备支架产品,主要市场是北美和欧洲,他说在龙岗区,只要有了一个创意,从找人做产品的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到做模具设计和开模,再到制造生产,整个过程在方圆1.5公里以内可以完成。

如今,深圳还可以做到电子产品的“柔性生产”。邓志强说,如果说广州服装产业的优势是“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几十件就可以成批、一周内就可以交货,按需生产,那么在深圳,这种特点就反映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上。“我们可以根据客户反馈快速调整产品设计,同时采用小批量多批次的配货策略。”邓志强说,以拉米酷的产品为例,生产是按周来计划,每天发货,这样可以大幅度下降库存风险、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这种柔性生产在很多地方是难以做到的,不少厂家往往只能接一笔较大的集中生产的订单,而不能每周接一笔小订单、每天交货。

“为什么深圳跨境电商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供应商和我们品牌是一体的,整个地区对跨境电商的理解都很深入,供应链理解品牌的诉求,也愿意配合去做。”邓志强认为,如果只看生产成本,深圳或者珠三角并不一定就比国内其他地区或者东南亚的成本低,但是综合来看,如果算上时间成本、沟通成本等,深圳的综合成本几乎就是最低的。

在计算外贸的综合成本时,物流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多家企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深圳的几个港口有多种运输方式和丰富的航线选择,出海的物流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海关的高效和便利也具有竞争力。

深圳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通关、物流、仓储、资金等服务的供应链企业,该公司关务副总监冯智奇说,在进口环节,通关效率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国内生产企业有时就等着进口的紧急物料来了才能生产,如果通关耽误一小时,则面临着产线生产停滞,导致订单交付延后,部分客户会拒绝收货或提出高额赔偿,给国内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冯智奇认为,一直以来,深圳口岸通关都高效、便利,深圳海关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跨境企业的通关效率。

深圳海关方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24年,深圳海关出台了12条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以其中的“推广ERP智能化联网监管”为例,深圳海关推出了智能化联网监管平台,企业和海关对相关数据实现共享,“企业的一些核心系统都在ERP系统里,海关通过系统对接,提取监管所需要的数据”,这样既能够减少海关监管时的人力,也可以节约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