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体验“速度与激情”

作者: 冯璐 张琳佳

在中国体验“速度与激情”0
2024年12月,布蒂塞姆·达可妮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会客厅,布蒂塞姆·达可妮正对着电脑回复工作邮件,专注又干练。这里是北京国贸大厦38层。站在落地窗旁俯瞰这座城市,众多地标建筑一览无余,熙攘与繁华尽收眼底。

两年多前,布蒂塞姆跨越半个地球,从“北非花园”摩洛哥的经济心脏——卡萨布兰卡,搬到了万里之外的这栋摩天写字楼。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此前,布蒂塞姆已在摩洛哥阿提佳瑞瓦法银行总部工作了近20年,这一次她带领着团队来中国北京开设代表处。如今,布蒂塞姆出任该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并负责集团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业务。

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布蒂塞姆“如鱼得水”。今年1月,北京和卡萨布兰卡开通直航,布蒂塞姆在总部和代表处之间的往来更便利了。“中国的生活丰富多彩、十分有趣,回到摩洛哥我反而会想念这里。”布蒂塞姆说。

“来北京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2022年11月的一天,北京正值寒冬,刚刚落地的布蒂塞姆兴奋不已。“一切非常顺利,来北京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阿提佳瑞瓦法银行是北非第一大银行和非洲第五大银行。近10年来,该行与包括一些国际组织、非洲多国政府和中国金融机构在内的合作伙伴都保持着密切关系。

“我自2005年起就在这家银行工作。”布蒂塞姆说。她拥有财务管理学士学位、保险与风险管理硕士学位,曾是该行外汇、大宗商品和固定收益业务的全球销售主管。2019年,布蒂塞姆担任阿提佳瑞瓦法银行亚非部负责人,并为该行在中国成立分支机构做准备。布蒂塞姆表示:“在中国成立分支机构是阿提佳瑞瓦法银行国际战略的一部分。我们从2020年4月开始申请落地中国的手续,当时得到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即使在疫情期间,很多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回应。当时出差不便,我们在线上远程办公,顺利走完了所有流程,最终在中国的实际落地时间是2022年。当年年底,我来到中国,实现了银行在中国的实体化落地。我为自己能够成为第一个真正启动这项工作的人而感到自豪。”

成为阿提佳瑞瓦法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后,布蒂塞姆致力于为摩中双边贸易与投资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对于工作,我始终充满激情。如今,我的激情投向了中国。”布蒂塞姆说。

在中国体验“速度与激情”1
位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阿提佳瑞瓦法银行总部。

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亲近感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中国,我首先会选择活力与创新。”布蒂塞姆说,这些感受来自于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我亲眼看到,中国的多家金融机构在共同努力下促成项目。其他领域也一样,比如一些中国大型工程建设公司在海外承接项目时,彼此的合作也非常默契。”她还跟《环球人物》记者细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我在上海看到了无人数字化工厂,在北京喝过由机器人送来的咖啡,还体验过支付宝、无人驾驶、线上购物……中国的数字化水平令人叹为观止。我现在根本离不开微信。使用这个软件时,我可以随时启动自动翻译功能,这样我也能看懂中文了。”

提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朋友,布蒂塞姆也疯狂“点赞”。“我很佩服中国人民努力工作的劲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一个中国人都卯足了劲。而且他们都很爱自己的祖国,为自己工作也为祖国工作,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谦逊是中国人的另一大特点。我接触过许多职级较高的合作伙伴,他们都很低调。对于我这个不会说中文的外国人,他们十分理解,并且真诚友好。”

事实上,在周围人眼里,活力、创新与勤奋也是布蒂塞姆的性格特点。到中国的第一天,布蒂塞姆就全身心投入了工作。她说:“我一直有一种使命感,希望开创新的事业。”喜欢新鲜事物、不惧自我挑战的布蒂塞姆迅速融入了中国。“这里的一切都是动态的,总有新的事情发生。”

在布蒂塞姆看来,摩中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重视亲情、尊重长辈。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拥抱国际文化,展现出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和谐交融。“这体现出中国人强大的适应性。”布蒂塞姆说,“或许正因如此,我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中国体验“速度与激情”2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非洲客商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选购商品。

和布蒂塞姆一样,她的丈夫和女儿来中国后,也对中国一见钟情。布蒂塞姆说:“我的丈夫来中国的第一天就适应了。他一回摩洛哥就念叨‘想念中国’,迫不及待地想回来。现在,我丈夫正在备考汉语水平考试三级。”布蒂塞姆的女儿莉莉亚今年14岁。“她在国际学校上学,除了英语和法语,还学习中文。她最好的朋友也是中国人。”令布蒂塞姆惊讶的是,北京的环境让女儿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了。“她经常和朋友一起参加活动,自己支付,享受生活。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北京的治安和数字化发展都太棒了!”

今年下半年,全球妇女峰会将在北京召开,布蒂塞姆对此十分期待。她说:“我相信该峰会将放大各界女性的声音,成为对话的关键平台。我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发挥潜力、实现梦想,共同为全球做出贡献。”

为中国企业提建议

受邀出席北京的金融街论坛、去浙江谈非洲的可再生能源……回忆两年多来在中国参与的活动,布蒂塞姆如数家珍。不过,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24年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至今想起来,我都十分激动。”在布蒂塞姆看来,这是一次决定中非未来合作方向的历史性事件。“我记得那次习近平主席演讲中的每一个字,尤其是结尾——非洲有句谚语‘同路人才是真朋友’。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面对中非合作的“大机遇”,阿提佳瑞瓦法银行一直参与其中。布蒂塞姆说:“我们是北非首家推出人民币结算服务的银行,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公司在跨境活动中使用人民币。阿提佳瑞瓦法银行已经参与到一些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并正在寻找更多机会。”

在谈到对中国金融环境的看法时,布蒂塞姆表示:“中国的金融行业在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吸引了大量外国金融机构进驻。”阿提佳瑞瓦法银行的目标是与中国金融机构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支持中国公司在非洲的发展。

作为行业专家,布蒂塞姆还“毫不客气”地为中国企业提了一个小建议:“在非洲开展业务时,与当地企业合作非常重要。”她解释道,中国企业在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而当地企业对本国市场的了解更深刻。双方携手合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非关系的未来充满光明与机遇,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工业和新技术等领域。“希望见证非中关系越来越好,非中合作不断深化,也希望为非中关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布蒂塞姆说。

编辑 毛予菲 / 美编 苑立荣 / 编审 张培

布蒂塞姆·达可妮

1975年12月出生于法国马赛,毕业于巴黎第九大学,现任摩洛哥阿提佳瑞瓦法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