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2025年第6期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2025年第6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环球人物》通过依托国内外强大采编团队,广泛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事件,突出全球视野的视角。透过社会的各色人物解读当今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经济、政治领域是不可获取的刊物。

目录

外刊摘要 | 特朗普的经济幻觉

英国《经济学人》 在本月的国会演讲中,特朗普用他招牌式的夸张语言宣称:如今的美国梦“史无前例”“更大更好”。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美国重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并对欧盟、日本和韩国发出威胁。在他嘴里,加征关税不仅可以守...

言论 | 中国两会,政策“风向标”牵动全球

刘正曦,中国外文局外籍专家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早已不再仅仅是中国人自己的盛会,而是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事件。今年的中国两会,吸引了1000 多名境外记者报名参与。作为长期观察中国的埃及学者,我在与各国同行交流后发现,今年世界关注的中国两...

言论 | “息屏24小时”,关乎未来之基

崔传刚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姚明提出的对未成年人开展 “息屏24小时”行动的建议引发热议。事情虽小,但焦虑的舆论折射出,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摆脱青少年的“虚实失衡”危机,守护孩子们触摸真实世界的能力,已然成为引发全社会反思乃至关乎民族未...

封面人物 | “旋风”雷军

2025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雷军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发言。 文字统筹 许陈静...

封面人物 | “能跑”又能聊

2025年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图为雷军(前排右三)在会上发言。 “来了来了!”“雷总好!”“雷总看这里!” 3月5日,临近上午8点,人民大会堂一阵热闹。《环球人物》记者循声望去,原来是雷军来候场了。他...

封面人物 | “舰长”逐浪

2025年2月27日,北京,雷军在小米SU7 Ultra汽车发布会上发表演说。 和今年两会上“言必谈造车”截然不同的是,2021年之前的几年里,“造车”在小米集团内部一度不允许被提起。 “那时我已经在想着怎么退休了。”后来接受采访时,雷军说...

封面人物 | 极客之火

2023年6月20日,雷军在武汉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雷军在发言中说,他的每次决定都是武大给的勇气。 1987年的一个夜晚,武汉大学操场上,一个清瘦的身影正在一圈一圈地走着。 这个名叫雷军的男生来自湖北仙桃,是刚入学...

封面人物 | “超级IP”

雷军个人照。(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学霸”和“创新”,光有这两个词,你未必能在企业家里搜索到雷军。但如果加上第三个词“网红”,那十之八九,答案会有雷军。 打开各平台,搜索雷军,流传甚广的是网友们写的一个段子:老婆是初恋的,头发是不掉的,身...

图说世情 | “植未来”

中国 · 江苏 三月春风至, 植绿正当时。每年这个时候,我国从南到北渐次掀起植树、造林、绿化的热潮。3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家幼儿园在植树节期间开展植树活动。两个可爱的小朋友拿着粉色的小水桶,正在给一株刚栽下的小树苗浇水。这正应...

图说世情 | “灵魂的药物”

学生们为当地一家疗养院的病人演奏贝根纳。 学生们在艾曼贝根学校学习演奏贝根纳。 学生在琴上刻上了图案。 埃尔米亚斯·海莱(右)与学生在课间交流。 学生们为当地一家疗养院的病人演奏贝根纳。 埃塞俄比亚 · 亚的斯亚贝巴 贝...

图说世情 | “彩色海洋”

当地时间3月10日,在印度乌塔尔省,信徒们在拉达巴拉夫寺庆祝胡里节。 3月11日,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地方市场,女人们互相涂抹彩色粉末。 3月11日,新德里的学生向同学涂抹粉末。 3月10日,信徒们在拉达巴拉夫寺庆祝胡里节。 印度 洒红节,也叫...

科技 | 院士吴义强,“较劲”甲醛38年

2025年3月,吴义强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受访者供图) 见到吴义强院士,《环球人物》记者像是误入了科普课堂。 人造板制作的关键材料是什么?如何降低胶黏剂中的甲醛释放?采访提纲上的每个问题,都被吴义强当作试题一样给出了“标准答...

财经 | 冷友斌,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2025年3月,冷友斌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开栏的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环球人物》特开设“总裁访谈”栏...

财经 | 在中国体验“速度与激情”

2024年12月,布蒂塞姆·达可妮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会客厅,布蒂塞姆·达可妮正对着电脑回复工作邮件,专注又干练。这里是北京国贸大厦38层。站在落地窗旁俯瞰这座...

财经 | 零基预算

咱老百姓过日子,最操心的就是“钱从哪儿来,又该花到哪儿去”。就像我邻居小李,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开始盘算:房租水电、柴米油盐、孩子补习班……这些开支能省则省,就怕月底剩不下几个子儿。这和国家财政是一个道理——钱要花得明白,花得值当。过去20多...

社会 | “当个好工人,要用一辈子来回答”

2024年12月,许振超在山东青岛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当第一缕阳光划破海平面,山东港口青岛港的“钢铁森林”已苏醒,港口边一字排开的桥吊正忙着将成批的集装箱装上货轮。 桥吊又称桥式起重机,是港口作业的主力军...

社会 | 反华“神棍”郑国恩,翻车又断粮

郑国恩 把“满勤奖”听成“新疆”,把“超天数奖”听成“朝鲜”,近日,“反华专业户”郑国恩重回大众视野,却因为不懂装懂,在镜头面前丢尽了脸。 从“强迫劳动”到“人权迫害”,郑国恩针对中国的所谓“研究成果”一度在西方媒体中掀起波澜,甚至被部分别...

人民文·娱 | “没有回忆的城市是可怕的”

王澍 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建筑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2012年成为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 要找到王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联系采访时...

人民文·娱 | 《那兔》作者林超 创造可爱的“种花宇宙”

2025年3月12日,林超在成都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 话相工作室 妃小爱 / 摄) 和林超聊天超过半小时,大概就会知道他为什么能创作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下文简称《那兔》)。前10分钟,他是个黑眼圈略重的创作者,正处在为大电影剧本...

人民文·娱 | 那尔那茜,有女铮铮

那尔那茜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演员那尔那茜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条视频,画面中的她正在练习拳击,直拳、摆拳、勾拳,手上的动作干净利落,脚下的步伐进退从容,一双粉红色的运动鞋格外醒目,加上她那标志性的小麦色皮肤,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

人民文·娱 | 沈友友,做中国经典的“摆渡人”

乔治·西内迪诺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的办公室里有一面书墙,书架上塞得满满当当,从诸子百家著作到唐诗宋词,从鲁迅到郁达夫,有古代经典也有现代小说。其中有一排书,封面上中文汉字与拉丁字母交织,正是他本人的翻译作品——《论语·葡语...

专栏 | 学霸秘书长,任上遇难

达格·哈马舍尔德(1905年—1961年) 1961年9月18日凌晨,一架飞机在非洲北罗德西亚(今赞比亚共和国)坠毁,时任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遇难。他当时正乘坐这架向瑞典航空公司租用的飞机前往刚果(今刚果民主共和...

专栏 | “两次殉国”的英雄团长

罗芳珪。(AI修复照片) 1937年8月,中国军队血战南口18天,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当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高度评价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战斗中,...

专栏 | 此物最相思

唐末范摅的《云溪友议》中有这样一段伤感的故事: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陷落,天下动荡,梨园弟子四散流落,李龟年流浪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后来,诗人杜甫从巴蜀之地漂泊至此,二人见面,杜甫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

专栏 | “五绝之臣”虞世南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是与欧阳询同时代的书法家,后世将二人与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比欧阳询小一岁,两人经历也颇相似:欧阳询少年丧父,14岁时被父亲的挚友收养;虞世南4岁那年父亲去世,7岁时过继给叔父;成年后,...

专栏 | 岛国寻豹

去斯里兰卡雅拉国家公园“Safari”不是第一次,但我每一次出发前的兴奋都丝毫不减,这次也一样。我们一行人凌晨4点起床,乘坐疯狂吉普车在沉睡的乡野小道上一路狂奔,只为在天亮前赶到雅拉。 自然旅行爱好者一定对“Safari”一词不陌生。它原本...

专栏 | “状元之师”找鸡蛋

杨缵绪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杨缵绪升任陕西按察使。当时,皇上给予他先斩后奏的权力,许多人对他都敬怕三分。 杨缵绪的母亲饶氏贤淑善良,早在儿子年纪轻轻进入仕途时,她就曾一连几晚彻夜难眠,深怕儿子滥用权力,不慎制造冤案,乃至草菅人命。思...

专栏 | 无人接听的电话

道格·麦克米伦 道格·麦克米伦是全球大型连锁商店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每当新的中层管理人员就任时,他会给他们发一封邮件,讲一个故事,提醒一句话。 邮件里的故事是这样的:麦克米伦小时候遇到过一次危险,他和伙伴们去玩水,不小心...

专栏 | 梁实秋学做汤

梁实秋 1927年,梁实秋凭借杂文集《骂人的艺术》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由于广受赞誉,年纪轻轻的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已跻身一流作家行列。 有一天,赵元任邀请梁实秋去家里做客。天生“吃货”的梁实秋早就听闻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排骨萝...

专栏 | 为垃圾拍照

曼迪·巴克 曼迪·巴克是英国一名专业摄影师。2018年的一天,她和朋友到海边游玩。她惊讶地发现,海边已不像儿时记忆中那样漂亮,到处是塑料袋,甚至还有冰箱、电视机等废弃物。这些巨大的家伙到底是怎么漂到海边的? 巴克意识到,...

专栏 | 万物皆可“接”,你在接个啥

时至今日,仍有专家担忧汉语的衰退。依我看,汉语不仅没有衰退的趋势,反而正朝着大道至简的方向进化:5年前,每当视频里出现吉祥话,弹幕飘过的全是“借你吉言”四个大字;3年前,这四个大字被简化成俩字——上岸;去年,你看到的几乎只有一个字——接。 ...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