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湿地

作者: 方小白

西昌邛海湿地0

“这里的珍珠,忽必烈大汗不许人采。”1298年,马可·波罗被关押在热那亚的监狱中,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和狱友说起他在中国西部看到的那个大湖。燥热难闻的监狱气息,似乎也在这一瞬间消失,马可·波罗和狱友的眼前,似乎都出现了那片接天连地的碧波。

它三面环山,唯有西面望去是平坦的绿原。大湖如同一颗翡翠,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而入夜之后的千盏渔火,更是热闹了玲珑剔透的人间。巨湖之畔,是绒绒水草随风摇曳,万千水鸟在湖与陆之间款款而行,埋首随意一钳,便有银白色的渔获。湖畔人家并不与鸟争食,找合适的弯道刨开水草,细长的渔船想要寻找的肥美大鱼,毕竟早在十世纪的志书中便有记载,说“湖水深百余丈,多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然”。

这渔人荡舟之上的,便是川西明珠,四川第二大淡水湖泊——邛海。而水鸟群居的区域,便是如今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邛海湿地。

安宁河谷中的天赐之地邛都国和忽必烈的珍珠

湿地,并没有它的名字看起来那么简单易懂,而人类也是近几十年,才真正了解到湿地的珍贵和重要。虽然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但人类关于湿地的研究并没有前两者那么长久,甚至到1971年2月2日才有了全球第一个关于湿地的国际公约。

作为蓝色星球上分布非常广泛的自然环境,广义上的湿地便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过渡的土地和水域。倘若一定要加上数据的规定,不管是沼泽、湿原或者浅水区域,以及其连接的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都能被称为湿地。地球上所有的湿地加起来有8亿多公顷,只占陆地面积的6.4%。然而,就是这不超过1/10的湿地,却为地球上1/5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之境,并且为周边环境净化了大量的空气和水。因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湿地又被赞为“地球之肾”。

西昌邛海湿地1

在所有湿地之中,城市湿地更是难能可贵。一是因为湿地这样原生态的生态系统,大都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才会得以保存,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少之又少;二是倘若在城市区域内还能保留下一块湿地,那这座城市一定会拥有得天独厚的小环境。邛海湿地,便是西昌城的福祉所在。在当地的宣传中可以看到,西昌人深为这片湿地而骄傲:幅员面积达2万亩的邛海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距离西昌城区不到5千米。如今它的名字叫作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它被誉为国内“四颗湿地明珠”之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更入选了联合国聚焦湿地保护项目示范点。

讲邛海湿地的故事,自然要从邛海讲起。邛海不是海,却也曾经历沧海桑田,毕竟它已有150万年的“高龄”。今天能从史书上找到的最早的故事,是这一带在春秋时期曾有过一个“邛都国”,到西汉经略西南,开通南方丝绸之路,这里又是大汉王朝越巂郡的治所中心。《西昌县志》曾记载这样一件大事:元鼎初地震,县陷为汙泽。讲述的便是汉武帝元鼎年间,西昌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以前的城镇建筑陷入“汙泽”之中。

西昌邛海湿地2

汙泽,古指积水的洼地,正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湿地。湿地必然依附于大量的水源而生,对于邛海湿地而言,那便是邛海。很多人因为史书上对元鼎年间大地震的记载,而以为邛海便是此次地震诞生的湖泊——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现代地质学家则用同位素测年方法,测出了湖底沉积物年龄约为150万年,清晰地判定了邛海的年龄。与此同时,地质学家还发现,在诞生之初,邛海的大小是今天的1500倍——几乎像一个真的海了。

和横断山脉的其他高山与湖泊一样,邛海的诞生,依然是来自青藏高原隆升的力量。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本有新特提斯洋的存在,然而大洋也无法阻止两块大陆的相遇。板块的强烈挤压,造成了地壳的断陷,水流堵塞汇聚成新的湖泊。随着山系的形成,巨湖的萎缩,邛海渐渐成形并稳定下来,并在湖的周围自然形成了高原湖泊湿地。

西昌邛海湿地3

站到更高远的角度来看,邛海湿地这个小的地理单元,属于“安宁河谷”这个地理系统的一部分。安宁河谷,是四川省内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自古以来便号称“川西南粮仓”,是“插根筷子都能活”的膏腴之地。整个河谷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相较四川盆地,这里光热资源更丰富,无霜期更长,且降雨充沛,四季分明。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西昌成为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高原“小春城”。这座城市既位于安宁河谷之中,又有邛海湿地专门为它的小气候做调节,才成就了这福地的温暖冬季和凉爽夏季。据今天的考古发现,我们知道,早在四五千年前,便有人类发现了这湿地的好处,在邛海之畔的西昌地区定居,以种植和渔猎为生。再到后来,便是有历史记录的邛都国、越巂郡,再到马可·波罗来到西昌,看到的已经是富庶繁茂的人间了。当马可·波罗被关押在热亚那的监狱时,他这样和狱友提起邛海湿地附近的城镇:金珠富产,谷粟丰盈,民足衣食,通商殖货……而关于湿地和大湖本身,马可·波罗清晰地回忆到:其中珍珠无数,然大汗不许采取,若许人采取,珠价将贱,而不为人所贵矣。惟大汗自欲时,则命人采之,否则无人敢冒死往采。

在与人类相伴的漫长时光中,邛海的水位并不是固定的,加上几次地震,沿岸的聚落建筑时有损毁,于是几千年下来,邛海的水域和湿地也有了自己的神秘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水下古城的传闻。一些古籍上记载了这一带曾有古城的传说,后来又因地震“水涌地裂”“府城陷地”,却一直没有被考古所证实。

西昌邛海湿地4
西昌邛海湿地5

十几年前,西昌人曾开展过一场“邛海水底是否有古城”的大讨论,有花甲老人站出来说年轻时潜泳亲眼所见水底有建筑,也有专家专门组织过邛海海底的声呐探测工作,发现探测异常,却始终找不到实物。目前暂有的定论是,邛海湿地沿线自古有人居住,随着水面的升高降低,有的建筑或许就被水淹没,或者被湿地掩埋,很自然,现在的人们就能在湿地或者水下发现一些古建筑,但不代表邛海湖底就有一座古城。

与人类紧密相关涅槃重生的邛海湿地

和身在荒野当中的湿地不一样,城市湿地一大特征便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邛海湿地的命运尤其典型。

今天人们站在邛海湖畔打量湿地,就是走进了最美丽的风景画,湖光山色因湿地自然过渡,相映成趣,丰茂的植物随着水波和湖风荡漾摇曳,抬眼望各种鸟类云集,翼翼飞鸾,翩翩跹跹……谁能想到,这颗明珠也曾蒙尘,也曾徘徊在崩溃的边缘。就在过去的几十年,更有无数人为了邛海湿地的重生,奔走忙碌,用青春换来了它的新颜。

千百年来,邛海湿地一直是西昌的“母亲湖”“聚宝盆”和“专属空调”,西昌因它而成为天上人间的小春城。

城市湿地对周边的气候调节作用是极为明显的。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西昌本身就处于气候良好的安宁河谷之中,但和河谷中的其他城市比较起来,它还有自己专属的邛海湿地。邛海的水域能缓和陆地的剧烈温差,昼夜的湖风与陆风的交替,给西昌城造就了冬暖夏凉、夜暖昼凉的小气候条件。

西昌邛海湿地6

与此同时,湿地还是附近城市的“饮水机”和“过滤器”。邛海为西昌提供了大部分的发展和生活用水。邛海水有三个来源:地表、降雨和地下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周边数条山溪河流如鸟爪状注入,最大的两条是官坝河与鹅掌河。两条河流在横断山区奔腾而下,流域沟壑纵横,山岭的岩石风化严重,伴随河水每年有大量泥沙被带入邛海。与此同时,河流沿线农业用地中的有机质、氮、磷和农药等农业污染物也会被带入湖区。倘若没有湿地的过滤,就会造成水质污染。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30年,因围海造田、填海造塘,以及网箱鱼养殖和农家乐的无序发展,加上邛海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原来的邛海湿地中有近2/3遭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基本消失,湿地植被大面积消亡,水生植物分布深度退缩,水鸟和本土动物减少。最严重的时候,邛海水域加湿地面积一共缩减至不足27平方公里,水质从Ⅱ类降至Ⅲ类及以下,连饮水安全都受到威胁。同时,邛海周边的小气候也发生了变化。

当美丽的母亲湖不再美丽,生活也开始受到影响。“想要保护邛海,首先是要恢复周边湿地”,这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共识。生态系统的重新恢复,不会像建筑高楼那么容易,也更考验人们的决心和韧劲。

1997年9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颁布实施。随后,西昌市高标准编制《邛海流域环境规划》《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等数十项规划,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保护、建设、利用规划体系。凉山州、西昌市累计投入50余亿元,实施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的“三退三还”工程。无论是环保工作者还是当地群众,每个人都为邛海湿地的恢复在努力付出。最终,新的邛海湿地涅槃重生,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

西昌邛海湿地7

随着湖泊湿地和湖滨带的逐渐恢复,通过系统修复与保护,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从2006年不足27平方公里恢复到34平方公里,整个邛海的35公里湖滨带得到修复,环湖林草覆盖率达到92%,湖滨带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恢复,为水鸟、鱼类、昆虫、微生物的生息繁衍营造了良好的生境。邛海水质稳定达到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邛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果,成为国家林草局《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典型案例》中47个典型案例之一。

如今的邛海湿地,由6个不同风格的湿地部分组成:观鸟岛湿地、梦里水乡、烟雨鹭洲、西波鹤影、梦寻花海,以及梦回田园。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主题特点,或观赏鸟群,或看芦苇盛放,有的是漫长绝美的踏波栈道,有的是菖蒲、鸢尾和鹭鸟的野趣之地。因为邛海湿地的存在,每年都会有无数游客到来,让西昌成了旅游界的热门目的地。与此同时,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也让西昌成为马拉松的天选圣地。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赛,这也是我国首个以城市湿地命名的马拉松赛事。这项比赛不但荣获中国田径协会认证最高殊荣“金牌赛事”,2021年又被国际田联认证为“精英标牌赛事”。而这条全程30多公里的赛道,也被评为“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良好的空气环境,让许多马拉松爱好者心向往之。

西昌邛海湿地8

邛海湿地一步步重生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湿地保护过程中,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积极融合科普宣传,他们邀请中小学老师一起编制了《自然教育》系列课程和宣传片,推动邛海成立湿地学校。保护中心还积极参加西昌爱鸟协会的活动,将爱护动物和爱护湿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邛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活动,已经成为西昌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湿地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新篇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