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东风重组,问鼎中国车企“销冠”?
作者: 姬婧瑛汽车央企的合并重组来了!
2025年2月9日晚间,长安汽车(000625)发布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兵装”)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同时,另一大汽车央企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由此,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正在筹划重组事项快速冲上各大媒体头条。两大汽车集团2024年合计销售汽车516万辆,二者重组后将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
这意味着,在中国汽车走向智能化时代之际,通过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大幕已拉开。
电动化率不足30%,远低于46%的渗透率
2024年,长安汽车的汽车销量为268.4万辆,东风集团销量为248万辆,二者如若合并,则总销量将高达516.4万辆,超过“销冠”比亚迪的427.2万辆,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
但是,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主要销量来自于诸多子品牌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足30%。
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仅73.46万辆,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27.4%。
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算是新能源转型路上的“难兄难弟”。2024年,东风集团核心公司东风集团股份销售汽车189.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9.5万辆,占比不足21%。
两大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均不足30%,远低于2024年中国电动化渗透率46%的平均水平。
在电动化上半程的马拉松中,新能源车占比不高的背后,是两大集团多年打造的新势力子品牌,在如今一众新势力品牌中的竞争力不足。
其中,长安汽车自主打造的深蓝汽车2024年交付约24.4万辆,与宁德时代等合作伙伴合资打造的阿维塔2024年销量为73606辆。而东风集团打造的新势力岚图2024年销售85697辆。
在新势力头部选手们已将周销量推升过万辆的竞争中,没有比亚迪的全产业链缔造的极致性价比产品、没有理想冰箱电视大沙发的舒适标签、没有问界借力华为智驾的品牌跃迁、没有小米后发的供应链与营销优势……长安与东风麾下的新能源汽车,未能拿下更多市场份额。
智能化追赶难度更大
电动化上半程的竞赛中,两大汽车集团已然落后,下半场的智能化,追赶难度还将指数级上升。
在中国市场,智能化已成为汽车的关键卖点,2024年畅销车型TOP榜单上的产品,均是智能化优势突出的车型。
2024年被汽车行业视为智能化元年,L2级辅助驾驶功能已下沉至10万元级车型。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L2级以上的新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5.7%,业界估计全年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将超过1700万辆,L2级新乘用车渗透率也会超过60%,而2023年这一渗透率是47.3%。
渗透率超越50%这一关键节点,意味着汽车智能化已势不可挡。而智能化,也将进一步拉开车企之间的差距。
正如2024年度最佳分析师汽车行业第一名东吴证券黄细里所说,电动化渗透率在50%之前靠电池技术创新,渗透率在50%―80%甚至到达90%的阶段要靠智能化,这个能力在未来三年将是最重要的。
黄细里提到,在电动化竞赛阶段,无论技术、供应链、产品定义还是渠道营销,车企均有快速缩减差距的办法,但是智能化阶段,软硬件闭环能力是竞争的核心要素。这意味着,拥有软硬件闭环优势的车企,优势更为突出,而车企的差距也更容易拉大。
在电动化阶段跃升中国汽车“销冠”的比亚迪,已全面发力智能化。2月10日晚,比亚迪Allin智能化的“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战略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比亚迪宣称要让每一个人都畅享高阶智驾,开启智驾新时代。
据悉,比亚迪2025年的智能化目标是,产销总量中60%以上的车型都搭载高速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avigateOnAutopilot)及以上的智驾技术。按500万辆的产销目标推算,比亚迪2025年将产销超过300万台搭载智驾能力的新能源汽车。
我们看到,在电动化这一步遥遥领先的车企,在智能化阶段也拥有游刃有余的布局能力。
对比之下,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筹划整合,合两大集团之力,同步加速推进电动化和智能化,应是主要目标。
东风集团股份陷入亏损,长安汽车创历史最佳业绩
东风集团在电动化阶段的落后,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是净利润亏损、负债率攀升。
东风集团股份财报显示,2023年其净亏损39.96亿元,同比下降1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亏损55亿元。这是其自2005年港股上市后首次亏损。2024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录得6.84亿元,同比下滑48%,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亏损2.89亿元。
其毛利率更在2022―2023年间掉至历史低位,仅为9.53%。
东风集团股份的亏损,一方面是由于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萎缩,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其合资业务销量下降16%;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业务处在战略投入期,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就是处在烧钱阶段,品牌、渠道、新品研发等投入仍在增加。

而长安汽车则在2023年创下历史最好业绩,其营收达到1512.98亿元的历史高点,净利润录得95.02亿元,为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长安汽车的毛利率也达到了历史最佳,2022年毛利率为20.49%、2023年为18.36%。
历史最好业绩的另一个表征是,长安汽车账面货币资金大幅增加,2023年末达到648.7亿元,2024年9月末攀升至700.05亿元,比同期比亚迪663.2亿元的账面现金还要多出37亿元。
同处在新能源破局艰难期的两大车企,长安汽车创历史最佳业绩,而东风集团股份则陷入了亏损境地。由此,二者重组后,长安汽车或有机会成为主导方,助力东风集团扭亏或是重组后需要攻克的困难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旗下新势力品牌深蓝汽车、阿维塔均处在亏损阶段。2023年,深蓝汽车实现营收258.8亿元,亏损29.99亿元;而参股公司阿维塔录得营收56.45亿元,亏损36.9亿元。
由此可见,新能源产品线是拖累长安汽车业绩表现的“包袱”之一。未来,随着新能源子品牌独立融资、上市,长安汽车可望大幅减负。
2024年末阿维塔“减负”动作不断。12月12日,阿维塔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支持阿维塔打造下一代系列车型,共同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出行及生活体验,试图借助华为在智能驾驶赛道的点石成金术飞升一把。12月17日,阿维塔宣告完成C轮超过110亿元的融资,其中长安汽车增资45.51亿元,持股比例维持40.99%不变,仍为其第一大股东,阿维塔同步开启上市准备工作,拟于2026年IPO,以公开募资维持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东风岚图2024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其2024年共交付了85697辆车,同比增长70%,创下历史新高。12月份的交付量为12136辆,同比增长21%,实现了连续四个月月销量破万辆。其中,订单均价近39万元的全新梦想家,连续两个月登顶高端新能源MPV市场“销冠”。
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重组如若顺利进行,总销量有望超过比亚迪,央企重组后能否改写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无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