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时可以将散光一起矫正吗
作者: 石颖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病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一些白内障患者同时罹患散光。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做一次手术,能治疗两种疾病吗?
白内障、散光
分别是什么疾病?
1.白内障
白内障属于晶状体浑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晶状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透明度下降或颜色异常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视力。常见病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等,其中年龄增长引起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晶状体透明度会逐渐下降,易形成白内障。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色觉改变、复视等。由于晶状体浑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会导致患者视物模糊。尤其是在强光下,由于瞳孔收缩,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患者的视力可能会低于弱光环境下。此外,浑浊晶状体会增加光谱中位于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导致患者的色觉敏感度下降,出现色觉改变。
2.散光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性眼病,患者的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度不规则,平行光线经过眼睛屈光系统后,无法准确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单一的焦点,而是形成焦线,导致视力模糊。
散光与遗传、角膜疾病、外伤、眼科手术、不良用眼姿势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不清,患者常感到视疲劳,长时间用眼后眼睛会出现干涩或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到事物,可能会不自觉眯眼或斜视,影响外貌。
一次手术可以解决
两种问题
白内障手术可以通过制作角膜缘松解切口、调整白内障手术切口、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等方式矫正散光,从而显著提高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视觉质量。
1.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针对白内障,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是先利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将浑浊的晶状体打碎吸走,再植入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具有手术安全性高、愈合速度快、术后反应轻等优势。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可以先进行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改变角膜形态,然后再进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术中调整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要制作透明角膜切口,便于摘除浑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可以在白内障手术中调整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大小等,矫正角膜散光。
3.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术前角膜散光度数较大的患者,利用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调整透明角膜切口等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并不理想。这类患者可以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增加了矫正散光的柱镜设计,可有效矫正角膜散光,为患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觉体验,改善散光所致的视力模糊和视觉疲劳症状。
根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适用于术前规则性角膜散光≥0.75D的白内障患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术后无须配戴眼镜以获得远视力的患者。不过,角膜不规则散光,如角膜瘢痕、角膜变性、圆锥角膜等患者不宜使用这种治疗方式。白内障伴有可能影响晶状体囊袋稳定性的眼病患者,如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轻度离断、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等患者,应慎用该手术方式。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需依据患者散光度数和轴向定制,手术时需确保晶体位置和轴向精准,对手术精确性要求严苛,价格也相对较高,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及经济条件做出选择。
手术治疗能彻底
“治愈”散光吗?
不同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最终所取得的散光矫正效果可能存在差异。比如,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精确度会影响手术结果;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散光矫正效果存在差别。如果手术后患者的角膜形状发生变化,比如发生了角膜水肿、角膜瘢痕、眼部感染等情况,或者人工晶体位置发生偏移,均有可能影响散光的矫正效果。因此,手术不能100%的“治愈”散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术后患者残留的散光情况比较轻微,一般不会明显影响视力。
在手术前进行全面且专业的眼部检查,在医师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积极配合手术,重视术后注意事项,做好个人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散光的矫正效果。如果患者在术后仍存在明显的散光问题,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其他方式进一步矫正视力。
散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的
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做好眼部护理
术后当天患者应采取仰卧位休息,避免压迫眼睛,不要长时间弯腰、低头,以免影响手术创口恢复。术后一周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注意控制每次用量及用药时间间隔。不要揉搓眼睛,以免导致眼部感染、晶状体移位。洗漱时避免水溅入眼睛,外出时可佩戴眼镜,保护眼部免受灰尘、风沙的刺激。如果眼部出现明显疼痛感,合并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清淡饮食,避免过度用眼
术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类食物,禁止吸烟、饮酒。不要长时间用眼,控制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阅读书报的时间,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促进眼部恢复。
3.注意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要定期复查,便于医师掌握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保证治疗效果。复查时间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建议在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满1年时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