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乐队
作者: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讲人:周海宏
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行走的乐队——大学生音乐通识实践课”,是周海宏老师教授的、一门面向音乐零基础学生开放的音乐通识课,从五线谱识读到西洋乐乐队、民族乐乐队、戏曲乐队等各类乐队的配置,从曲式和声配器知识到音乐作品赏析……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将成为开启音乐素养进阶之路的第一步。
同时,这更是一门充满挑战的乐器演奏实践课——“行走的乐队”的教具是周海宏老师潜心设计研制出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子琴”,这是一台可折叠的、既可肩背又可平放演奏的便携电子琴。该琴由两块可以自由组合的键盘组成,并且集成了几十种常见的中西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色,可以很方便地切换。“便携式多功能电子琴”既可以一个人独奏,也可以双人合奏,几个人即可以组成乐队。
学期之初,这件别具巧思的新型乐器被发放到每一位选课同学的手里,在接下来的整个学期中,它将见证学生们在音乐上迸发的灵感。这门课会教授学生们学习演奏一件新的乐器,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模拟乐队”演奏,乃至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或改编。
谈及开设本课程的初衷,周海宏老师说:“感性思维和审美素养直接关乎一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生活品质。在清华开设这门课,通过一件乐器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深度进入音乐艺术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产生合作、交流、创造、分享的意识,能够培养学生除了审美素质之外的综合的修养。”理论知识与赏析方法的传授能催生具体而生动的音乐感悟,演奏和创作实践则更能激发对音乐的想象与创意。这样具有创新与实验性质的课堂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新颖的体验。
选修课上的饶铖同学在课后分享了他的感受:“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一些音乐美学和审美原理方面的知识,感受到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的魅力。”乐器的练习也成为学生们调节生活节奏、平衡学业压力的放松剂。学生朱芮含说:“如果我拿起琴弹奏起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就感觉十分放松与快乐。练好这件乐器以后,也可以在班级活动或学生节上进行演奏。”
责任编辑: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