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竟是胃病惹的祸

作者: 张海芳

“烧心”竟是胃病惹的祸0

心内科医生可能经常会遇到患者指着自己的“心窝”(医学上常指剑突下或者胸骨后),对他们倾诉:“医生,我心里难受,感觉火烧火燎的,麻烦您帮我看看是不是心脏出了毛病。”再仔细询问是什么时候发作的,患者可能会说:“稍微多吃了点,吃甜食之后,或者喝点酒就烧心,睡觉的时候也烧心。”这时心内科医生心里大致有了一个判断,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及心脏CT 血管造影(CTA)等检查,确认了心脏一切正常后,患者通常会被推荐到消化内科门诊,此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很疑惑,“烧心”和消化道有什么关系呢?

烧心 烧的不是“心”

其实,这些患者所说的“ 烧心”,烧的不是“心”,而是食管。正常情况下,胃部会持续地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贲门闭合不严时,就会出现胃酸及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黏膜,造成食管糜烂、溃疡,从而出现烧心、反酸以及胃烧灼感等,即胃食管反流病,故“烧心”其实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除了胃食管反流病,“烧心”也可能是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幽门梗阻、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等疾病导致的,但最常见的病因还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这个名称,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是一类由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功能障碍,贲门口松弛所导致的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口咽、呼吸道,从而造成食管损伤,引发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症状的疾病。正常人的食管下段和贲门连接处关闭时是良好的,胃酸不能反流到食管。当出现胃食管反流病时,胃酸会反流到食管,导致反酸、烧心这些典型症状。

除此之外,胃食管反流病还有以下不典型表现:患者多于餐后和平卧时症状明显,因此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睡眠障碍;长时间的不适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此外,胃食管反流病还会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食管腺癌等其他严重疾病。

“烧心”竟是胃病惹的祸1

如何尽早识别胃食管反流病

当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时,可以通过胃食管反流病自测表(GerdQ 量表)这一简单、有效的工具进行初筛。请根据自己的症状,在量表对应选项中打钩,做完6 个问题后将分数相加得到总分,若总分≥8 分,则很有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胃食管反流病自测结果显示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建议前往医院进一步就诊,做胃镜检查。

如果存在反酸、烧心等症状,但又畏惧胃镜检查,或者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第一,可以进行短期质子泵抑制剂的诊断性治疗;第二,可以采用24 小时食管pH 监测/胆汁检测,根据24 小时内食管中pH<4 的次数或胆汁反流的情况来判断。

“烧心”竟是胃病惹的祸2

如何防治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若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以下药物: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这类药物为新型抑酸药物,可同时抑制静息及激活的氢钾三磷酸腺苷酶(H+/K+ -ATP 酶),从而减少胃酸分泌。主要包括富马酸伏诺拉生和替戈拉生,疗程为4~8 周,每日早餐前或早餐后服用1 次,或根据反酸好发的时间决定服药时机。

质子泵抑制剂(PPI)。此类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烧心症状,例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疗程为8~12 周。需要注意的是,同时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患者,建议选择泮托拉唑,因其他类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会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同时竞争CPY450 酶,从而影响其抗血小板的疗效。

碱性药。该类药物可以中和胃酸,如胶体果胶铋、铝碳酸镁。

促胃动力药。这类药物可以促进食物排空到肠道,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服用。

●改善生活习惯

养成睡前3 小时不进食的习惯;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吃到八分饱,忌暴饮暴食;不饮酒,不喝浓茶及咖啡,尽量不吃巧克力、酸辣生冷刺激性食物、酸性果蔬(如柑橘类、葡萄)、高糖高脂食物等。这些食物不仅会刺激胃酸分泌,还会延迟胃排空。

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可有效减少反流现象;饭后半小时内避免平卧;尽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提重物、系皮带、下蹲等。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紧张、焦虑、失眠也可能加重烧心的症状,要尽快放松心情,改善睡眠,以便更好地缓解烧心症状。

最后,将以上内容总结成一段口诀,方便大家记忆:烧心非“ 心病”,消化来治病;抑酸促动力,疗程两三月;少食抬上身,忌甜减腹压;若要不犯病,事项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