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父母推出“家庭日”,亲子间最深情的陪伴
作者: 周文平人们常说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很多父母并不清楚怎样陪伴才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在高怡俊夫妻看来,通过“家庭日”深度有效地陪伴,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深情的告白。
2025年1月25日是高怡俊家庭每周一次的“家庭日”,这次的主题是包饺子。“我来剁肉馅!”丈夫廖飞兴奋地说。“我负责包饺子!”高怡俊边说边看向一双儿女。子熙和铃铛一人拿着一把小勺子,齐声道:“妈妈,我们帮你放肉馅!”全家动手,互相协作,其乐融融。作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高怡俊夫妻通过“家庭日”活动,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带动更多家庭走向幸福。
用心陪伴,给孩子最好的爱
高怡俊和廖飞是研究生同学,两人结婚后定居上海。2014年12月,儿子子熙出生。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夫妻俩决定每个周末固定拿出一天时间作为“家庭日”。
在“家庭日”,夫妻俩约定把家庭放在最高优先级。两人放下工作,不看手机,共同参与亲子活动和家庭聚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子熙小时候不喜欢睡觉,总想往外跑。所以在“家庭日”,他们经常陪儿子到户外玩耍,推着婴儿车到公园散步,骑着自行车到广场遛弯,开着汽车到湖边野餐……
2017年10月,女儿铃铛出生。夫妻俩商量:要平等对待两个孩子,不能因为二孩的到来而忽略老大。2024年12月30日是子熙的生日,因为正日子是周一,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征得儿子同意后,夫妻俩把子熙的生日提前一天过,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日”。
为了给儿子制造惊喜,高怡俊跑了两趟超市买材料,然后精心准备了爆炸盒作为生日礼物。子熙一层层打开盒子,各种小礼物从盒子的四角露出来。最后,他从盒子中间一点点抽出一串祝福语和钞票。他的表情从平静渐渐转为惊喜,最后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看着哥哥有生日礼物,妹妹有点儿失落。细心的高怡俊早有准备,她从背后拿出一个同样的盒子递给铃铛:“这是给你的新年礼物!”铃铛没想到哥哥过生日,自己也有礼物,开心地蹦了起来。夫妻俩索性带着兄妹俩一起动手制作爆炸盒,孩子们都玩儿疯了!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廖飞也很给力。无论多忙,每到“家庭日”,他一定会抽出时间陪孩子。暑假期间,上海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夫妻俩便在一次“家庭日”带孩子们一起去体验。因为个子小,两个孩子无法从窗口观看。廖飞便一手抱着一个,让他们观察用数控机床打磨的“宝葫芦”。“为什么会发出‘嗞嗞’的声音?”“为什么能做出葫芦的形状?”两个孩子好奇地开启了提问模式。“那是金属之间摩擦产生的声音。”“想做什么形状都可以,这些机器都是被人控制的。”廖飞耐心地解释。虽然他们现在还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但好奇的种子一旦埋下,探索世界的欲望就会被激发。
“陪伴孩子不是简单地陪着,而是你的心要和他的心在一起。”哪怕是和孩子一起行走,高怡俊感觉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一次“家庭日”,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参加妇联组织的大学路行走活动。“那么远,我为什么要走?”子熙感觉行走既累又浪费时间。高怡俊告诉儿子:“行走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认识更多小伙伴。”铃铛是个“社牛”,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看到有老师在讲解相关建筑的故事,她挤到最前面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提问时,铃铛举手抢着回答,赢得一片掌声。“你看妹妹多勇敢,你也可以举手啊!”廖飞鼓励儿子。“黄浦江在什么位置?”老师话音刚落,子熙第一个举起手。看着腼腆的儿子越来越勇敢,夫妻俩相视一笑。
陪伴孩子,也是自我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接触大自然,2019年,高怡俊和廖飞在崇明郊区买了一栋带小院的房子。“这个‘家庭日’,我们去郊区的家吧!”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田园生活。
“爸爸,这是什么虫子?”子熙拿着铲子挖土,发现一种虫子就会大呼小叫。“这是地老虎,专门咬食植物的根茎,快把它消灭!”廖飞拿起铲子就要铲下去。这时,铃铛跑了过来:“让我看看!”她边用小木棍扒拉边念叨:“比毛毛虫还肥呢!”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夫妻俩兴致勃勃地和他们一起探索。
“妈妈,这是什么草?”铃铛发现了一株不同的草。“妈妈也不认识,让我们一起查查它叫什么名字。”高怡俊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在网络上一对比,才发现这株杂草名叫香附子。“它虽然是杂草,但也是有意义的,茎块可以入药。”她顺便给女儿普及了一下相关知识。让她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女儿还能准确地认出香附子。
“我们从来没有刻意去教孩子知识,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好奇,自己想了解。”高怡俊感觉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他们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交了不少朋友。
一次“家庭日”,全家人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一不小心把球打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因为刚搬过来,两个孩子不好意思去邻居家捡,高怡俊便带着他们去按门铃。没想到门刚打开,便冲出来一只小狗。小狗在家闷得太久了,好不容易见识到外面的世界,一溜烟跑出很远。邻居赶紧去追,两个孩子也跟着去追。一会儿,三个人带着小狗回来了。高怡俊笑着说:“你们这是去遛狗呢!”子熙气喘吁吁地回答:“哪里是遛狗呀,是狗遛我们!”邻居看两个孩子喜欢小狗,便让他们带回家去玩儿,子熙和铃铛开心极了。
“你们不仅认识了邻居,还拐回来一只狗。”廖飞也非常喜欢小狗。全家人围着小狗,一会儿喂它,一会儿逗它。之后,两个孩子经常到邻居家借狗玩儿,两家人因此成了朋友。
“说是陪伴孩子,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带我们成长。”高怡俊感慨道。她在公司兼任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妇联主席等。因为有养育二孩的经验,她非常乐于与备孕或怀孕的同事分享育儿和母婴用品采购的经验,还专门组建了公司内部的家长群,大家一起探讨科学育儿经验,分享家庭闲置物品。
“这个学步车我不用了,谁用谁拿。”“我家宝宝需要!”高怡俊家的学步车被5个孩子使用过。公司专门有个小仓库用来放置小推车、安全座椅、玩具等各种闲置的儿童用品。同事们各取所需,不仅节约了开支,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高怡俊把妇联推荐的亲子活动引进公司,有孩子的同事便带孩子来参加。小朋友们自由组合,一会儿便熟悉起来。原来见面没话聊的同事,通过孩子渐渐熟络起来。亲子活动促进的不只是亲子关系,还有同事关系。
寒暑假,公司允许把孩子带来。一位男同事的女儿很黏人,让他无法工作。他向高怡俊求助:“你儿子明天来不?让他和我女儿一起玩儿。”于是,高怡俊便将子熙带到了公司。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大人安心工作,真是一举两得。
不管谁的单位有亲子活动,高怡俊和廖飞都会带孩子去参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忙到没有时间进行社交,有时候,孩子成了大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助人利他,收获更多欢乐
因为孩子,高怡俊夫妇和同事、邻居都相处愉快。谁有困难他们都帮忙,还主动跟更多家庭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2022年,高怡俊成为杨浦区“邻家妈妈”,与监护缺失儿童开展“一对一”爱心结对帮扶。她结对了比子熙大一岁的男孩明明,希望通过同龄孩子的玩耍交流,拉近与结对儿童的距离,同时自己的孩子也能参与爱心奉献并有所成长。
从那以后,高怡俊每个月至少邀请明明参加一次“家庭日”。因为明明小时候患有轻微脑瘫,平衡能力弱,不会骑车。在“家庭日”进行滨江骑行时,为了不让明明孤单,两个孩子轮换陪明明玩儿。“明明哥哥,你给我讲一下这个故事吧。”机灵的铃铛总能让明明找到价值感。“妈妈,这支点读笔送给明明哥哥吧!”子熙有什么好东西经常想到明明。在弟弟妹妹的陪伴下,内向敏感的明明越来越开朗。高怡俊经常带两个孩子一起跟明明视频通话,电话打着打着,她就被孩子们“挤”走了。看着三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说笑,高怡俊很是欣慰。
助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成长得很快。2025年1月18日的“家庭日”,全家进行年前大扫除。廖飞清洗床单被罩,高怡俊打扫房间,两个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这个玩具可以送给弟弟妹妹。”“这本绘本可以捐赠,其他没用的书本可以卖废品。”两个孩子认真地挑选,生怕浪费,高怡俊不禁偷笑。孩子们之前连用水、电要花钱都不知道,和明明哥哥相处后,才知道很多小朋友生活困难,更加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件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物品。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家风不能忘。”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高怡俊一家都展现了最美家庭的风采。2023年,她的家庭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当年5月,高怡俊组织大学同学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滨江家庭文化节,在亲子活动中向更多家庭推行“家庭日”的做法。夫妻俩传授陪伴孩子的方法,同时,廖飞也成了爸爸们的榜样。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同样重要。”2024年5月,高怡俊被五角场街道聘请为家庭教育讲师。5月12日,杨浦区妇联邀请她作为公益妈妈参加演讲。“我的孩子,在无知无觉中献出爱心,从小履行社会价值;我的明明,收获来自父母辈的关爱,明亮自信,向阳而生;而我,也在带娃的过程中思考人生,强化自身。”高怡俊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向更多家庭传递正能量。
2024年11月,高怡俊提交的《关于监护缺失儿童家庭扶助的建议》被推荐为2024年度上海市妇女代表十佳“好建言”。她不无感慨地说:“不只是监护缺失的儿童需要关爱,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但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样爱孩子。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最高级的付出是愿意花时间在孩子身上。”
“只要父母愿意花时间,任何时间都可以是‘家庭日’。”廖飞微笑着看向妻子。夫妻俩希望继续发光发热,将他们的教育理念分享给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