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儿子给好朋友投了反对票
作者: 米花好朋友竞选,儿子却用一张反对票让大人看到了孩子友谊观的独特之处。
傍晚时分,我从托管班接到孩子,他一路蹦蹦跳跳,心情不错。原来,今天是全年级集体入队的日子。
“妈妈,我们班今天还选了班干部。”“是吗?都选了什么委员呢?”
“有文体委员、学习委员、组织委员……还有中队长,我选上学习委员了呢!”
“那要祝贺你啦!”原以为我们会针对学习委员展开讨论,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子奇被选上中队长了,不过我没有投票给他。”
儿子和子奇是好朋友。前段时间子奇过生日,邀请同学去他家做客,儿子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两人约着又去了一次公园,可以说是“铁哥们儿”了。想到这儿,我感觉眼前这个小人儿让人捉摸不透。
看我眉头紧皱,儿子继续说:“老师说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站起来发言,讲讲原因。”
“所以你站起来啦?”
“是啊,我站起来说,因为我觉得每次选什么都是子奇,应该给别的同学一次机会。其他3个投反对票的同学也都发言了。”儿子振振有词地回答道。
回到家,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孩子爸爸听。他一怔,笑笑说:“这小子还挺有想法。”
“我只是担心影响他和子奇的友谊”,我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晚饭后,我俩试着跟孩子聊天:“你选学习委员的时候,子奇给你投票了吗?”
“投啦!”儿子清脆地回答。
“他投你了,你不投给他,不担心他会生气,不跟你玩儿了吗?”
听到这里,儿子吃蓝莓的动作似乎放缓了一下。但很快,他把蓝莓塞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不会吧,子奇要是生气了,我就去向他道歉。”
我和老公对他这般能屈能伸的态度颇感兴趣:“你会对子奇说什么呢?”“我就说你别生气,我没选你不是觉得你不好,是想给别的同学机会。”
“你觉得子奇会怎么回答?”爸爸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我觉得他会说—我心里有数。”
第二天,孩子回家后,我试探性地问他白天在学校的活动,他说和子奇一起玩儿扔沙包了。我以为他跟人家道歉去了,没想到儿子说:“子奇没有生气,我们很自然地在一起玩儿呢。”
我觉得应该再展开沟通一下这个话题:“妈妈想采访你一下,当时没有投票给子奇,你还想到了什么?你的选票后来投给了谁?”
“我投给了李菲,她是我们班女生里的第一名,我只是觉得之前很多活动都是选了子奇参加,这次想给李菲一个机会,不过他俩都是很好的。”
“妈妈问你,如果李菲没有报名,只有子奇一个人,或者其他报名的同学没有子奇优秀,你会投给谁?”我又拓展了问题。“当然投给子奇啊,老师说要投票给适合的人选。”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也就是说,你认为子奇和李菲都适合当中队长,只是你觉得之前子奇已经被选为代表参加过许多活动,所以这次可以把机会给李菲,是吗?”我跟他再次确认。
“是呀,妈妈,我是做错了吗?”儿子突然反问我。
“不,你做得很对,非常坦诚,勇于发言。”
“老师也是这么说的。”他转忧为乐跑去客厅玩儿玩具去了。
后来,我和子奇的妈妈也交流了这件事,她跟我分享了更意外的消息:子奇回到家后也说了关于投票的事,对于几位投反对票的同学,子奇都觉得很有道理,一点儿都没有生气。子奇的妈妈也对我儿子勇敢做自己,直抒己见的行为表示了赞许。
希望这对好朋友在成长过程中能一直拥有这份坦诚,父母要做的,就是悉心守护孩子袒露真实想法的那份赤诚和勇气,陪伴孩子跨越成长的山川湖海,让他们长成有主见、有担当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