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是一场代际合作

作者: 王冬雪

育儿是一场代际合作0

女儿出生后,我获得了新职位——全职宝妈。刚开始当妈妈的我,每天都手忙脚乱。于是,我将老妈接过来帮忙。

老妈来的第一天晚上,便全权负责照顾女儿。三个月来,我第一次睡了个整觉。第二天早上,我洗漱完,像往常一样喂女儿吃维生素。看到老妈走过来,我拿着维生素的盒子对她说:“每天早上要给孩子吃这两样,交替着喂。”老妈接过两个盒子,眼神中满是不解,问:“这么小就喂药,孩子身体能承受得住吗?”

我急忙解释:“妈,你放心,这是维生素。现在每个孩子都要吃的,对视觉发育、提高免疫力很重要。”“哪有那么多病,就是坑钱。你们小时候没吃这些,不照样健健康康长大。”老妈抬高声音说道。我叹了口气,心想,慢慢来吧,毕竟刚开始。谁知,我们的第二次争执来得猝不及防。

第二天午饭后,我哄女儿睡觉。老妈在整理她带来的行李包。等我刚将熟睡的女儿放在床上,老妈便拿着一块红布和两个宽木条走进卧室。她将女儿的腿分别用木条固定住后,再用红布缠绕着绑起来。女儿的双腿被突然束缚后,突然哭了起来。我惊讶不已,立即将木条拆下,抱起女儿轻声哄着。

我原本打算哄好孩子再跟老妈沟通,然而,她很快板起脸说:“你真是不懂事,这是老家留下的方法!”看老妈还要继续绑,我赶紧用手拦住,说:“妈,现在育儿观念变了,真的不能给孩子绑腿!这会阻碍孩子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 老妈一听,满是不以为然,指着我的腿反驳:“你和你哥小时候都绑腿,腿不都长得挺直的?”我大声阻止道:“你这根本就是胡闹!”最终,老妈没有再坚持给女儿绑腿。表面上,我似乎在这场争执中占了上风,但焦虑却如影随形。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涉及女儿的各种事情,我经常与老妈发生争执。家里仿佛弥漫着火药味,我们的关系降到冰点。我曾尝试与老妈沟通解释:“现在带孩子,与我小时候不同,很多老观念老思想都已经被摒弃,现在讲的是科学育儿。”老妈每次都摆摆手,示意我住嘴。

日子在尴尬的沉默中悄然流逝。一个月后,女儿打完疫苗回到家,我发现她的针眼有些红肿,再加上疫苗反应大,当天晚上她就发起高烧。我先给女儿喂了儿童退烧药,又进行物理降温,一阵手忙脚乱后,女儿终于退烧,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看着我一通操作,老妈在一旁絮叨:“这室外气温30℃,室内23℃,孩子今天是不是一下子凉到了?空调调得太低,孩子不怕热,怕冷。”我一边铺床一边说:“妈,跟空调没关系,就是疫苗反应,最多三天就好了。”“你总是对的?每次都是这样,我也是关心孩子。”老妈扭过头不看我,我下意识想反驳,一看到女儿红彤彤的小脸,将话咽到了肚子里。

第二天中午,女儿又高烧到39℃,我立刻打电话咨询社区医生。按照医生说的,我切了一片薄薄的土豆贴在针眼上,掐着时间喂退烧药。等女儿体温降到37.5℃,我松了口气。老妈看着熟睡中的女儿,眼中满是心疼地对我说:“我看咱们还是抱孩子去医院吧,这明显就是感冒高烧,别在家硬撑,早看早吃药。”我说:“孩子没有外出,咱俩都没感冒,只有疫苗反应这一种可能。”

我换好衣服,打算下楼多买几盒退热贴。刚走到客厅,老妈就跟出来,她不自觉地提高声音:“你和你哥都是我一个人拉扯大的。孩子现在这么遭罪,必须得去医院。你这个妈妈是怎么回事,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吗?”

我常常熬夜并过度担心孩子,致使情绪极其不稳定。听到老妈说我不担心自己的孩子,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泼妇般冲老妈咆哮道:“你说话能不能注意点!我怎么可能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这是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还要我说多少遍!”那一刻,老妈愣愣地站在原地。

我没有再说话,独自出了门。每下一层楼,我的无力感便愈加强烈。走出单元门时,我再也忍不住了,蹲在地上泪如雨下……想到老妈和女儿还在家里,片刻后,我擦掉眼泪,起身直奔药店。到了药店时,我发现旁边新开了一家冰糖葫芦店,门口柜台上摆着一串串冰糖葫芦,我不由得停下脚步。

小时候,一到冬天我就很容易感冒生病,没胃口的时候,老妈便会买冰糖葫芦回来。那时候,只有山楂冰糖葫芦。老妈总是举着冰糖葫芦哄我吃饭。等吃完饭后,她便将山楂一个个摘下来,去掉籽,再递给我吃。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泪眼蒙眬中,我突然发现,老妈用心带大我和哥哥,对比我这个新手妈妈,确实称得上经验丰富,而我每次表面上是解释,但没有拿出什么让她信服的东西,更多的是否定。我否定了老妈呕心沥血的过去,更否定了她深入骨髓的母爱。老妈责怪我不担心自己的孩子,我尚且如此暴跳如雷,更何况早已年近花甲的她。想到这里,我走进那家店,特意挑选了几串老妈喜爱的冰糖葫芦,并买了退热贴,急匆匆地朝家走去。

踏进家门,我发现特别安静。我轻手轻脚脱下鞋子,朝卧室走去。推开卧室门,老妈正握着女儿的小脚丫,睡在床尾。我心头一暖:世界上能如此不跟我计较的,大概也只有我的妈妈了,而我,又做了什么……

退出房间后,我将退热贴、冰糖葫芦放入冰箱,开始下厨,准备给老妈做她爱吃的炖豆角。40分钟后,我做好饭菜,轻轻将老妈叫醒。饭桌上,我注意到老妈眼中的疲惫,头上隐约可见的银丝,心中酸楚不已,心想:不能再如此粗暴地和老妈沟通了。

饭后,我拿出手机,找了一些关于疫苗不良反应的科普视频,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俏皮地说:“妈妈,小时候你不是经常教育我,不要停止学习吗?来,咱俩一起学学!”老妈的眼里满是疑惑,我笑着解释说:“你看,专家教我们带孩子呢!”一听是专家在讲,老妈很认真地看起来。

视频结束后,我无比温和耐心地说:“妈妈,你看到了吧,发烧真的是正常反应,孩子明天就会没事的。”老妈点点头,表情里有放心的感觉。我很踏实,接着说:“妈妈,我并不是说你以前带孩子的方式不对,更没有否定你的付出,以前生活条件不如现在,所以有些育儿方法才会不一样。”

我又找出一些育儿视频,从宝宝几个月开始教抬头翻身爬行,到宝宝肠胀气要怎么处理等。老妈边看边点头,并说:“之前我以为你是跟风,完全没当回事,没想到真要注意这么多,现在带孩子不容易啊。闺女,以后妈就听你的,咱俩一起学习带孩子!”

此刻,我突然想起冰糖葫芦,立刻打开冰箱,拿到老妈面前。那一刻,老妈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她笑着说:“现在确实比以前好,你小时候,要冬天下雪后才会开始卖这个……”第三天,女儿没有再高烧,老妈抱着女儿,开心不已地说:“姥姥真是跟不上时代了,还是得科学育儿啊!”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逐渐明白,育儿是一场代际合作,是爱的传递。产生分歧时,我们需要从父母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用更多的耐心去回应和解答他们的疑惑,就像他们曾经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一样。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