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鼓戏“一姐”出圈:那年也曾“丑拒”盲爹
作者: 绿萝95后戏曲小花赵月红初登舞台便崭露头角,人们都以为,她出自家学渊源的戏曲世家。她却说,家里有个反拉胡琴跑江湖卖艺的盲爹——
贫寒戏迷之家:小花初长成
“爸爸妈妈,我应聘上了长沙市花鼓戏剧团了!”2019年,赵月红打电话给父母报喜。隔着手机屏幕,一家人喜极而泣,爸爸声声应和:“好好好!不愧是我们老赵家的伢子!”
1999年,赵月红出生于湖南邵阳农家。爸爸幼时因高烧致盲,以倒拉胡琴的绝活在街头卖艺谋生,邂逅戏曲迷妈妈,成了家。
2000年,弟弟出生,日子更加紧巴。好在父母都想得开,即便下顿炒菜没油下锅,也不耽误妈妈一边干活,一边和着爸爸的琴声,来上一段邵阳小调。
2004年,妈妈被路过的拖拉机弄伤了手,司机不仅拒不承认过失,还拒绝赔付医药费。爸爸被惹毛了,拉着一家大小赶赴省城长沙打官司。
为了既能谋生,又能照应到孩子们,眼盲的爸爸腿上绑着红绳,另一端绑着赵月红的腰部,背上背着小弟弟。他倒拉着胡琴,脚下还打着拍子,仰头唱曲。耳濡目染,有副清亮嗓子的赵月红也会唱歌,行人忍不住围观,赞叹。
赵月红上学后,既是爸爸的眼睛,还要帮忙照看弟弟。放学后,她就在地下通道临时支起的折叠小桌子上写作业。同学经过地下桥洞,指指点点,说她是个“讨饭娃子”。爸爸再邀她表演时,她千方百计地推托。
性子急的他嗓门大起来:“凭本事挣钱,不偷不抢不扒,有么子怕丑哩!?”他随手抄起绑行李的皮带闷头就抽过来。久了,赵月红为躲开爸爸的鞭子,反应越来越灵敏。
因为身段敏捷,也因着对电影《黄飞鸿》的热爱,赵月红很想学武术。那阵子,家乡的老屋被雨水冲倒,父母正在节衣缩食准备重建房子,她没敢跟父母提想要额外花钱学武的事儿。
没想到,那天在学校门口,有个跆拳道馆在派传单。妈妈看她心痒,第二天便带她去报名,交了一千多块的学费。那可是爸爸用粗粝的手,一个一个钢镚儿攒起支撑生活的钱!
阳光下,妈妈笑容温煦:“你爸说再没钱也要支持你。”看似粗糙、暴脾气的爸爸也有如此细心、大方的一面,赵月红湿了眼眶。她养成了凡事刻苦、认真的性子,考入贺龙体校跆拳道专业队,出落得身材高挑,英姿飒爽。
一次开家长会,她迟迟没等来爸爸妈妈,着急的她打电话问,妈妈支支吾吾:“你爸说,我们就不去了,免得,免得给你‘出丑’……”
父爱如山似海,粗犷却也深沉,赵月红百种滋味在心头。眼下的境况只能靠自己改变,年轻的她唯有刻苦训练。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在跆拳道这条赛道上狂奔时,她却突然迷上了越剧。爸爸没考虑之前他们和女儿付出的“沉没成本”:“想学戏可以,但只能是湖南省以内的学校!”
最终,她凭借姣好的形象和天生的好嗓子,考上了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又以优异的表现,应聘到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家里有个正牌子唱戏的呢!”爸爸妈妈欢喜得合不拢嘴。爸爸催婚:“既然都工作了,你就早点结婚生伢,趁我和你妈还年轻,还可以帮着给你带。”
赵月红哭笑不得,“爸爸,我有我的追求!”
20岁的她干劲十足,为练一个口含扇子走台的动作,扇柄拿下来时,她唇上已磨出不少又红又大的血泡,再走上一圈,血泡磨破了,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每一滴汗水可能就是未来的甘霖。国家一级演员王萍力荐她出演朱买臣休妻的故事《马前覆水》的女一号崔氏。这个角色要求很高——演员舞台功夫必须十分了得,才能用丰富的动作、眼神表现崔氏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初出茅庐,赵月红竟有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王萍老师的帮助下,她没日没夜地排练了一个多月,严重超支的她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身上多处软组织伤,密密麻麻贴满了膏药。
妈妈打电话关心赵月红时,一旁的爸爸声如洪钟:“年轻没得事,我当年学戏,一天才睡两三个小时呢!”
星光不负赶路人,赵月红扮演的崔氏走步、台风、唱腔、样貌都给观众耳目一新又不乏老道功底的感觉,演出非常成功,她也一炮而红!
她高兴地拿着自己的演出视频给爸妈看,妈妈满脸欣慰,“伢子唱得真好!”爸爸扬眉:“你这段,严格意义上来说拍数不足,还有,你调子要再高点子,声音再尖些……”
赵月红不甘示弱:“这一段是故事情节高潮,不能光靠‘炫技’,是要投入情绪的!”“那不能这么说,我也唱一段你听听……”父女俩互不相让,从讲理论到切磋,热闹非凡。
走过风霜雪雨:带盲父触网
赵月红爽朗而有朝气,队友都称她为“赵公子”。在单位,她不但成了王萍老师的徒弟,还成功考上单位的编制,更多挑大梁的机会纷至沓来。而另一边,弟弟大专毕业后也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父母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2019年7月,赵月红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弟弟自尽了!原来,弟弟已受困于重度抑郁症不可自拔。
父母痛哭不已,赵月红也很内疚。弟弟自幼就较内向,近年来,不愿与人沟通,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家人们以为这是他的个性使然。当她了解到抑郁症患者的轻生念头具有隐蔽性,更是心痛不已。但,她现在是家庭的顶梁柱,不能倒。
赵月红一点点开导着自己,同时也很关注父母的情绪。父母吃不下,睡不着,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当年8月,她向单位告假,并对父母谎称:“单位给优秀员工奖励,可以带家人出门‘免费’旅行,你们从来没有外出旅游过,可别浪费咯。”
父母半推半就跟着女儿前往桂林。
青山绿水最抚人心,沿路的啤酒鱼、螺蛳粉也对他们的胃口。赵月红还特意买了墨镜给爸爸戴上。原本长相周正、英武的老赵,被女儿一捯饬,颇有几分明星气质。“难怪我妈对你一往情深。”说起往事,父母打开了话匣子。
夜里,漓江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恢宏气势又打动了戏剧迷老爸。紧凑温馨的桂林之行,让父母从强颜欢笑到慢慢眼中有了光,赵月红紧绷的心才稍稍好转,准备启程回长沙。
经过弟弟之事,再让二老孤独在家,她实在放心不下。因工作繁忙,她每天只能吃外卖,父母也揪心,干脆和她一道回了长沙。
家务不多的二老闲下来,想起儿子的事,他们还是会伤心。妈妈找了份环卫工的工作,爸爸说:“我还是喜欢热闹点的日子,回乡里,我还可以继续表演。”
赵月红怎舍得盲父独自在家。可她亦了解爸爸,他不习惯城里寂寥的生活,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更加会有负面情绪。她知道,爸爸更不想加重自己的压力。
赵月红每月给爸爸转生活费,保证他的衣食用度,还请周边邻居帮忙照应。工作之余,她学声乐知识、练字静心,还开了抖音账号,爸爸时刻关注她的动态。
赵月红所在的剧组一年要下乡演出160多场,要是演出安排在邵阳老家,爸爸广而告之,吆喝乡亲们:“我家女儿要来演戏哩!”
总有乡亲和她说:“只要你回来表演,你爸比当年他在村里花鼓剧团唱主角还带劲。”
岁月压弯了爸爸的腰,消耗了他的体力和精气神,不知何时,声如洪钟的他也有些气短了,遑论再有走街串巷表演的劲儿头。但她知道,他永远值得拥有自己的舞台。
赵月红给爸爸开了抖音账号。最开始的时候,由她录制并简单剪辑、上传视频。视频被不少同城粉丝认出他就是曾在邵阳街头游走、卖艺的“高人”,路转粉的人不在少数。
“爸爸,你点赞率很高呢!”爸爸来劲儿了:“那我再录一段!”
有了抖音这个舞台,爸爸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又元气满满。他主动学习如何录制、上传视频(可以通过手机的语言阅读功能),还不时和评论区的网友交流互动。
成花鼓戏“一姐”:亲情是后盾
父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赵月红慢慢放下心来。不料,2020年的一天,她突然接到电话,妈妈被闯红灯的汽车撞了。
赵月红赶往医院,万幸的是,妈妈没有大碍,只是右臂骨折打了钢钉。她陪坐在病榻,心有余悸眼眶发红。“莫担心,只要命在,都是小事。”爸爸的声音忽起。
她眼眶更红了:“您怎么来了?”爸爸眼睛不便,赵月红一再说,自己陪着妈妈就好。哪知,爸爸独自赶来长沙,还去医护处详细了解了妈妈的伤情。
“你照常上班,有我就行了。”赵月红突突跳动的心瞬间安稳下来,原来,爸爸才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
有爸爸稳住大后方,赵月红在事业上更加努力。
2024年,队里接到新任务,要排练一部反映当下年轻人返乡助农的花鼓戏《花猪司令》,讲的是女主朱花花原本在城里开减肥养生机构,被家里人忽悠回来养猪,从嫌弃到热爱,不惜与富二代男友翻脸,后成功造福乡邻的励志故事。这次,赵月红又当选了女一号。
导演提出新要求:这是一台面向年轻人的现代戏剧,必须添加尽可能多的新鲜元素,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的喜爱。
唱现代戏,赵月红心里没有底,只能一步步摸索。她反复研读剧本,从中找到了自己和朱花花的性格相似之处——两人都有不服输的劲儿,她这才抓住了表演之魂。赵月红不断排练,累到靠打营养针维持体力。
2024年7月,抵抗力下降的她发起了高烧,左耳间歇性失聪。但辛苦有了回报——《花猪司令》融入长沙方言Rap,并加入现代化舞台,再现知名手游的场景,不少90后00后被打动,成了新一代戏迷。
捷报频传,《花猪司令》作为地方戏代表作,两次受邀前往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展演,获得一众专家的好评和认可,被评为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这亦是20年来,她所在剧团再次获得进京演出的殊荣。
赵月红一下出圈了,媒体和自媒体博主纷纷采访她。得知她的励志故事,有的还要去老家找赵爸爸。赵月红日常时间紧张,就把老爸的联系方式给了记者。记者给出的回馈是,对方非得要她女儿先给他打个电话。
赵月红乐了:“哈哈,这就是我爸,他总担心被骗。”赵月红只好跟老爸打了声招呼,结果,记者第二天就给了反馈:“赵老先生说发语音,怕思路不清晰,愣是把语音变成文字,发了4000多字的文稿。”忙活了一个晚上,凌晨两点多赶发过来。赵月红一听,眼眶一热。这就是爸爸,为了她,他可以不睡觉。
每次知道她要回乡下,爸爸总会请隔壁邻居帮忙检查下家里的卫生,生怕她住得不习惯。赵月红每次回家也会给周边乡邻买礼物,送红包,感谢他们对父亲的照顾。
爸爸在乡下日子舒心,赵月红很欣慰。
传统戏剧出圈了,“赵公子”赵月红有了她的后援粉丝团。而此时,赵月红已磨砺出耀眼的光芒。她先后获得了湖南省最高艺术奖——“田汉表演奖”,并连续四年获得青年戏剧大赛的最高奖项“杜鹃花表演奖”,还成为长沙花鼓戏传习基地的导师。
2024年12月,赵月红忙着全国采茶戏汇演,妈妈却意外在工作中被一堵坍塌的围墙压倒。经历过风雨的赵月红比从前心态稳了许多。白天,爸爸负责陪床。晚上,赵月红去医院,爸爸还强拉着她要录一段视频发抖音。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抖音账号,我女儿赵月红是长沙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也欢迎大家关注她……”爸爸大方坦然,赵月红自叹不如。在完全没有舞台气氛的病房,她酝酿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感觉。
清冷的病房变得好欢乐,在医护颔首默许的情况下,父女俩又接连表演了几段。
有一天,赵月红发现爸爸的抖音粉丝突破一万,这可都是实打实的铁粉呢,“老爸,你真了不起。”
2025年春节,赵月红身着大红色的拜年服,簇拥着爸爸妈妈,在镜头前给大家唱戏拜年。余音绕梁的歌声和着爸爸洋洋盈耳的二胡声,旋即收获一帮老铁的点赞。
“把苦难当作垫脚石,堂堂正正做人,靠手艺吃饭。”爸爸的话至今仍然掷地有声,激励着赵月红追随心爱的戏曲演艺事业,走向更远。
编辑/余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