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车”大改造

作者: 史墨

“火星车”大改造0

随着中国航天实力不断增强,我们这一代小学生非常幸运地见证了许多航天大事件。在教室里,我们跟着“天宫课堂”的航天员学习科学知识;通过电视直播,我们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的一次次升空与着陆;……这些经历让我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科学课上,我了解到火星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生命遗迹的星球,未来,人类或许能移居火星!于是,我想制作一个火星车模型,为未来的“火星移民”做准备!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查阅资料后发现,以往的火星车存在供能不稳定、无法载人等问题。于是,我决定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一款全新的“火星概念车”。

为了解决太阳能电池供能不稳定的问题,我设计了一套以太阳能板为主能源、核电池为应急能源的“双供能系统”。

为了实现载人功能,我设计了“水氧生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有废水净化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设置了农作物生长区,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火星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满足人类呼吸所需。

此外,考虑到火星表面崎岖不平,我设计了装有独立驱动的大车轮,并将前四个轮子的支撑杆设计成可单边活动的直角结构,为火星车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

动手实践,反复尝试

根据设计图纸,我找来纸盒、玩具车、塑料瓶、雪糕棒、吸管等材料,开始动手制作。

首先,在瓦楞纸上绘制火星车各部件的轮廓和尺寸,再用美工刀沿轮廓切割下来,拼装成车体。

然后,将玩具车拆解,得到车轮、马达等零件。在火星车的车体上钻四个孔,插入车轴,安装车轮、马达,再用导线将马达、电池、电路板、车灯连接起来。

最后,挑选一块较轻且承重较好的板子作为顶板,将其他部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这样,“火星概念车”就大功告成啦!它配备了能自由转动的“雷达”、灵敏的遥控系统、明亮的LED车灯和灵活的机械臂,真是太酷了!

老师看了我的作品后,对双供能系统的创意给予了肯定,同时提醒我要考虑火星车的载质量等实际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也许等到我们这一代人长大追梦航天时,星际远航真的能够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