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微小的喜悦创作手记
因为眼疾,今年,我有小半年时间无法展开正常的阅读和写作。但是,工作在继续,生活在继续。在宏大的时间场景面前,这微弱的卡顿被现实一遍遍撞击、漂洗,仿佛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
事实上,这前所未有的障碍,时刻都在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三餐之外,来自视网膜的干涩、畏光症状,随时都在干扰我的视线,让我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世界的真实性。在反反复复的确认中,电脑显示屏变成了一个微妙的物体,时不时地,就会提醒我必须在一些细节性的辨认中,找寻疾病侵蚀肉体时对抗内心焦灼的方式。
于是,在断断续续的探索中有了这组散文诗。
写这些文字没有目的性,甚至都没有预设题目和容量。只当是留给自己日后反刍时间与记忆的素材或佐证,抑或只是证明一种习惯的坚持。写多少,算多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像对待日常琐事的更新,不勉强,不敷衍,保持一种行走的状态,即可。
习惯了以往散文写作的随心游走,面对困境,我只能放弃无数语素在键盘上跳跃的开阔感。从格式到构思,从纷繁到简洁,在身体和时间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我选择节制的语言去表达和叙述。
某种机缘下,散文诗对语言的内控性,巧妙地暗合了眼疾对我书写的限制,也拓宽了我的思路和语境。很多时候,我只需追随捕获的意象,看它们由近至远、由远至近,经历过滤和沉淀,再辅助它们跃上指尖。
表面来看,这似乎是无奈之举,但却又是深深的缘分。
上一篇:
生物学笔记
下一篇:
勘探一份来自女性诗人的 “生物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