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这片山水的底蕴(组章)
作者: 玉车青狮潭水库,飞跃龙门的鱼
水库清空,父辈的梦想跌落,剩下一艘空船。
俯瞰的盆地。东江、西江与公平江深陷船底,底石仰起头颅,断碑俯下身子,随处可见的鱼刺与骨头。四十年大坝挺直身躯,喷薄屹立的礼赞。
慕名而来的人,越野车队开进来这里打卡。奔驰,要留下这个秋天。我俯身聆听水库的呼吸,庞大的躯体在晃荡,无风三尺浪,不愧为桂林的肺腑。
此刻,深秋的太阳风吹来,扬起公平湖的纱卸去波澜。要不了多久,崭新的大坝将升起。我跟着夕阳爬上大坝,偌大水库沐浴在夕照的光辉。
瞬间的灵感:蜿蜒起伏的水库灿烂而灵动,金色的鲤鱼飞跃更高的龙门。
横山村如是
去过名山古刹的人,眼里装着大山。横山低矮却云雾萦绕,我走进古村落重温旧时光。
陈氏府邸,千年的底蕴只剩下几块门槛石与两具石狮。陈氏宗祠还在,祖宗的灵牌密密麻麻的,一代名儒陈宏谋与“三元及第”陈继昌赫然在列,我在他们的注视中轻轻走过。
龙华古寺与道观在建,仅存的石柱撑起寺观的虚门。踏过虚门,千年的佛光洒落我身上。横山村三教合一九百多年,多少世事沧桑在梵音袅袅中。
走出横山村,道路两旁的石马与石碑整齐排列,这才感觉到宏大而珍贵。还有开阔的荷塘,一塘的绿荷仙子,没有起始,也看不到尽头。
在墙上走的象棋
象棋在墙上走,儿时的楚河汉界。
菜市场内挤满了人。冠亚军决赛在古墙上,汤碗大小的木制象棋在墙上布局,在长竹竿上行走。
对弈在古镇硝烟四起。每一步棋,都是智慧的碰撞。每一次落子,都让人惊心动魄。
记得有一年,父亲与叔叔争夺冠军,三局过后握手言和。棋手们怀疑父亲谦让叔叔了,哥俩的情谊在镇上传为佳话。
下象棋与唱彩调等娱乐活动一直在罗锦镇上延续。街头巷尾有人在围观,走近了一定是老街坊在唱彩调,或是下象棋。
两千多年前,是谁把楚河汉界搬上棋盘?“楚汉之争”成了棋盘文化中的和谐。象棋在墙上走,只是镇上民间娱乐活动的一大特色。
汉界是搬不走的邻居,楚河是隔海的岛屿,区区的“楚汉之争”,化干戈为玉帛实在太难!
海菜花,在古城河之上
你寄居一隅,为谁而笑?
在百寿古镇,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清流小溪,天空是透明的,水草是绿色的,水下根茎叶,水上海菜花,星星点点地飘摇。
在百果河之下,在古城河之上,有自己的领地,无愧这片天空。寄居一隅,不逆上,不顺流,只为古镇盛开。
你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那么清纯可爱。穿洁白的连衣裙,穿黄色的超短裙,手拉着手,脸贴着脸,心连着心,秀出壮乡的身姿,跳起寿字的舞蹈,在时光中吟诗,与流水欢唱。
寄居乌石河上,光鲜亮丽地活着。不知由来,你比乌石屯还早。不问去向,没有谁能把你带走。
来到河边淘米、洗菜、打水的阿婆,在河中洗衣、洗澡的阿姐,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盛开的海菜花。
是的,她们是那么纯朴、洁净与美丽。
桂林,有着蓝色底蕴的山水
漓江南下,湘江北上。水是绿色的,情到深处即为蓝。灵渠的开通,秦时的明月照进岭南,湘江漓江姐妹情深,湘水漓漓,漓水湘湘。
湘江是绿色的,也是红色的。在长征路上,五万红军将士血洒湘江,赋予一条河特殊的意涵。漓江则不同,从桂江到西江珠江,直到大海,始终保持绿色,一路走向深蓝。
山是青色的,喀斯特地貌也很蓝。在岭南大地,越城岭横亘南北,猫儿山高高挺立。喀斯特地貌成了古今文人墨客的打卡地,其厚重不言而喻。爬一座山,钻一个洞,游一条河,不妨做一回桂林人。
一座城不仅山水美,有了“蓝墨水”,才更为厚重。在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众多的历史名流,比如王正功、范成大、徐霞客、柳宗元等曾留下足迹,两千多幅“桂海碑林”石刻上,有他们的诗文与墨宝。
走在桂林街头,累了吃一碗桂林米粉就好,倦了闻一闻桂子飘香就好。或坐在漓江边喝喝茶,吹吹风,也很惬意。
置身这片山水中,站成一座山,或俯身为一棵草。我的心由蓝色的负氧离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