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鹰潭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倪华山
2024年以来,鹰潭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部署,坚持调结构固基础、重改革强质量、优服务促发展,推进职业学校高水平建设,服务区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站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鹰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职业教育工作,深入学校一线调研,要求在解决“校不知企、企不知校”“校企联合育人留人难”等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调度会,并深入全市三个园区企业开展调研,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印发《2024年鹰潭市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行任务管理清单化、项目推进责任化,建立日常推进机制,开展周协商、月调度;建立产教对接机制,推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激发内生动力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结合;建立督导考评机制,落实各区(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和职业学校工作责任,把产教融合工作纳入对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
坚持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
优化学校布局,适度扩大规模。新增民办卫生类高职学校1所。2024年7月20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置鹰潭卫生职业学院,这是省政府在鹰潭设置的第三所大专院校。根据全市“十四五”时期教育规划安排,新增设置中职学校1所,新增学位2000余个。全市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14所,其中7所中职学校达到省级中职学校办学标准。
优化专业设置,侧重重点产业。为服务鹰潭“1+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铜产业、电子信息、眼镜及智能制造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鹰潭统筹全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引导职业学校围绕重点产业开设相关专业。2024年,中职学校专业缩减到8大类57个专业点,新增中高职涉铜专业点5个,2024年秋季招收涉铜专业学生1200余人。以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学科专业设置为引领,推动涉铜专业中高本专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技能人才学历贯通培养。
优化政策激励,突出扶需扶强。鹰潭市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带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坚持高标准转变育人模式
实施思政育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班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加强思政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安全教育水平。
实施共同育人。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自2024年以来,全市职业学校新增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39人,派驻31名教师进驻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红旗集团江西铜业、江西太空服务机器人、江西云泰科技、洪达轴承等50家企业建立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签订“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订单协议企业4家。
实施以赛育人。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学生在竞赛中见真知、学真技。2024年,全市职业院校参加全省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一等奖5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4人。举办鹰潭市新时代第五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1621名师生对76个项目展开角逐,产生一等奖108人、二等奖183人、三等奖296人。
坚持高要求强化师资建设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职业学校教师创先争优,以“红色育人有作为”“产教融合有作为”“心润党建有作为”“校园安全有作为”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引导党员教师亮身份,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创建的“应有贡献”党建活动,鼓励学校党员教师把党旗插在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带动教职员工在一线建功立业。
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加大编制、资金和政策等支持。近三年来,全市引进职业学校教师高层次人才110余人,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3人。
强化职业学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自2024年以来,安排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600多人次,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坚持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全市目前成立鹰潭高新区铜基新材料、贵溪铜产业、余江眼镜产业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家。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江西鑫铂瑞科技公司校企合作有色金属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级引进优质外部资源专项行动重点项目。
打造高端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平台。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与国内科研院所、铜企业成立先进铜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联盟;联合省内铜产业头部企业投资1亿元成立江西省先进铜功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实践实训平台14个,开展项目14项,参与学生达60余人。
建立校企联合育人常态机制。突出工学结合一体化,就业实习本地化,开展本地中高职“3+2”长学制培养项目7个,开展“千师万生入企 ”实践实习和“千师访企”大调研活动。目前,全市各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共组织教师入企598人次,组织学生入企实习见习8361人次,其中在本地企业实习见习4573人次。
下一步,鹰潭市将围绕服务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鹰潭市“1+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优化职业学校布局,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