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心灵契合“四部曲” 走好学校发展“三条路”
作者: 李淑琴 杨淑贞
抚州市东乡区第四中学原为东乡磷肥厂的子弟学校,2003年起纳入地方管理。作为东乡城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如何把这所企办薄弱学校,办成一所拥有自身特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学校?
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坚持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教学、教研、管理的各个角落,全力奏响师生心灵契合“四部曲”,走实弱校提升前行路、走暖师生携手温情路、走亮校园文化特色路,实现以党建引领“破题”、用工作成效“答题”的新途径。2022年,学校以第一名的综合考评成绩获得东乡区教育系统“2021—2022学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也相继被东乡区委、抚州市委教育体育工委评为“模范党支部”。
感染学生,奏响高尚师德主题曲
近日,东乡区第四中学教师和区关工委“五老”帮扶帮教人员与学校留守学生结对帮扶,为150多名学生送上“微心愿”礼物。这仅仅是学校开展关爱学生活动的一个缩影。
“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我们班,每个学生都会被班主任关注,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在评价自己的班主任罗燕菲时,九年级一名学生这样深情地说。
如何推动教师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党支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一方面,强化日常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勤廉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勤廉文化征文、勤廉书法、勤廉手抄报等活动;另一方面,不断细化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坚决杜绝体罚、有偿家教等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教师隐形失范行为对照检查单》,引导教师把爱洒向每个学生。
成就学生,奏响品质教育进行曲
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确定“五育并举,分层推进,全面发展,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教学比赛、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养,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让教学从任务型向品质型转变。同时,健全“双培养”机制,分别创设党员成长为骨干教师的积分制度,探索将优秀教师培养为党员的目标路径,激励广大教师创优争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
学校积极创建“先锋教师在线”“名师传承室”“师徒结对”等平台,构建“教师技能共同提升、教育智慧多元分享”链条。“更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更高品质的课堂,更高品质的课堂才能成就更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做实品质教育,我们的自我价值才能实现。”在一次师徒结对活动上,党员教师熊英武这样告诉他的“徒弟”。
激励学生,奏响特色文化交响曲
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着力推进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激励党员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学校坚持以红色校园涵养学生的正气,经常组织师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三月学雷锋”“清明祭扫”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坚持以书香校园涵养学生的灵气,建立党员教师导读制,要求党员教师定期通过读书论坛分享读书心得、推荐阅读书单,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每周一瓣书香”“传承书香校园,弘扬廉洁文化”主题征文等活动。二是坚持以快乐校园涵养学生的朝气,在校内组建书法、美术等多个社团,组织党员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开展打糍粑、灌香肠、写春联、品茶等体验活动,开设学生第二课堂,挖掘学生更多潜能。
温暖学生,奏响优质服务圆舞曲
盯紧贫困学生需求。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不断加强“暖心工程”建设,认真听取贫困学生心声,通过开展“微心愿—小篮筐”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小心愿。
盯牢留守儿童需求。学校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建+校外建家”活动,动员党员教师采取“1+N”结对形式当好学生的“校爸校妈”,认真做好留守儿童的家访评估、关爱服务等工作,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
盯实上班家长的需求。学校针对一些低龄学生的家长忙于工作难以及时接送的现象,及时组织党员教师提供“额外延时照管”和“同路顺风护送”服务。“我和学校的卢老师同住在一个小区,这几年,好多次下雨天,我的孩子都是坐她的车回来的。”一个电话打过去,孩子就被安全送到家,每次提起卢老师,这名学生家长总是忍不住啧啧称赞。
紧握奋斗之楫,走实逐梦之路。东乡区第四中学党支部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努力促进师生共同幸福成长。◆(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六中学、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