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别样的新长征

作者: 王进冬 廖肇银

跑出别样的新长征0

“爸爸,我们今天跑步比昨天远,对吗?”

“嗯嗯,参加学校‘象征性长跑’活动以后,你跑步越来越棒了。”

“嗯,我得赶紧把今天跑的里程记录下来。”

…………

日前,赣州市文清路小学环城路校区三(3)班一名学生与家长的对话让记者耳目一新。

“自学校开展‘象征性长跑’活动以来,家长和学生一起锻炼的意识更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了。”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党委书记周玉玲告诉记者,“象征性长跑”是学校党委开展领导干部“五带头”的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最初由环城路校区党支部发起,随后在其他三个校区推行,是一项深受师生喜欢、家长积极参与、社会广泛点赞的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学校党组织发起“象征性长跑”活动,并动员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年级确立一个主题,再选择与该主题相关的城市作为长跑的接力点,形成年级专属的城市路线;将学生每天的运动里程数累加起来,到达一个接力点城市就了解、学习该城市的红色文化,进而开展思想教育。各班级按年级制定的城市路线,以“火炬”传递的形式展开长跑竞争,最先到达“终点”城市的班级为优胜班级。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始建于1929年,是章贡区办学历史悠久的知名学校,现有环城路、豪德路、叶坪路、梅江路四个校区,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一校四址的集团化管理。

“‘象征性长跑’活动从2008年启动,已连续开展了17年,成为学校党员干部争先锋、教师队伍铸师魂、德育引领润童心、教学改革强基础的‘四大工程’品牌的特色亮点之一。该活动在学生同教师、家长一起跑步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政教育。”校长赖静怡介绍。

2024年11月19日上午,以“七十五载著华章 砥砺追梦再出发”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在环城路校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后,每班由一名旗手手举班牌,与班主任一起站在班级队伍前列。一声令下,各班从学校操场进入校内环形跑道,场面蔚为壮观。

环城路校区德育处主任肖楠告诉记者,本届“象征性长跑”活动,每个年级都设计了主题,分别是“青春铸国防 热血写忠诚”“山河壮丽千秋盛 岁月峥嵘万世兴”“追逐榜样光芒 焕发时代力量”“七十五载辉煌路 共绘时代新篇章”等,活动持续开展31天。

学校为每名学生准备了“象征性长跑”活动个人卡,并在个人卡上标注该年级的活动主题和城市路线,卡上还会登记每天个人所跑里程数和班级长跑累计总里程数。

“本次活动我们年级的长跑主题是‘追逐榜样光芒 焕发时代力量’,从浙江杭州出发,经过安徽怀宁、广东揭阳、天津宁河……江西九江、吉林辽源,最终到达江苏无锡,全长21787千米。”五(1)班学生王若伊兴奋地告诉记者,“我非常高兴,可以一边跑步一边了解沿途城市的文化和风景名胜。”为了能早日到达目的地,王若伊每天坚持跑步,并邀请其父母一起加油助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这次我们年级长跑的主题是‘重走红军长征路 不忘初心担使命’,从江西瑞金出发,最终在甘肃会宁会师。”四(1)班学生温倚川激动地向记者分享。他非常流畅地介绍,91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从“长征第一山”云石山开始,踏上了一段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苦征程,红军战士们勇攀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胜利会师,共同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史诗。

“我们用长跑丈量红色历史,用汗水感知坚持与毅力。在查找、收集历史资料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也更加明白新长征赋予我们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责任。”四(2)班学生韩子延说,他爸爸是一名现役军人,从小教育他要勇敢面对挑战,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放弃。

学校突破校园场地限制,把这项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陪着学生一起参加校外跑步打卡活动。

“跑完第一圈,我感觉轻松自在;跑完第二圈,我有些气喘吁吁;跑完第三圈,我筋疲力尽,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似的,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二(2)班学生宋芷潼在感言征集中这样写。“在每天陪着孩子跑步打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融洽了亲子关系,家庭更加和谐了。”宋芷潼的妈妈说。

十七年如一日地坚持,“象征性长跑”活动已成为学校党建引领、校家联动、健体铸魂的群众性活动。课余时间,随处可见教师在操场上陪同学生、家长在公园里陪同孩子跑步的身影。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十送红军》的歌声从教室里传来,歌声原汁原味、情深意长。这是学校党建引领下“五红”进校园、进班级的“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

“学生‘跑过’每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城市,都会挖掘该城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歌曲大家唱、感言征集、长跑微电影、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跑中学、学中乐、乐中长’,已成学校、校区、年级、班级常态化开展的项目活动。”谈起“象征性长跑”,肖楠娓娓道来。

学校党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品质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党建实效,获评赣州市中小学“党建示范点”“红旗党支部”,以“激活‘制度引擎’ 赋能‘百年大计’”为主题的党建工作案例入选2024年度江西省50个党建工作优秀案例。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张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统计图表,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呢?”在六(2)班的教室里,青年教师徐燕婷正以饱满的热情讲授一堂生动的数学示范课。党员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徐奕,正带领数学教研组的同事们在一旁认真听课观摩。他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思考点头,对教师徐燕婷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诊断与评估。

徐奕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也是豪德路校区党支部书记,她始终走在教研创新的前列。她积极引领数学学科教师参加项目化学习,创造性地组织开展盲盒式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讨等活动。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卓越的专业素养,她成功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校新发展的党员教师邹子琦,是一名工作热情高但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在学校构建的教师“三格”(入格、升格、风格)培养体系下,她迅速成长,从普通教师走上了行政岗位,从课堂新手变成教学能手。她感慨地说:“学校的党员就像一面面旗帜,引领我不断前行。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教师‘三格’培养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专业的指导和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党员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学校青年教师在“三格”培养体系下快速成长,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1200余人次,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600余人次。

学校的每个角落,都闪动着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引领师生成长的身影,学校还把党建品牌辐射到更多的帮扶学校。叶坪路校区党支部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环城路校区党支部的校家社联合“象征性长跑”活动、豪德路校区党支部的“共享教师”活动、梅江路校区党支部的“校企联建”活动,纷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周玉玲回忆起在结对校——沙河镇华林小学送教时的场景:她被一名身为留守儿童的学生拉到家中,学生为她送上了自己种的红薯。从初次送教帮扶时的羞涩拘谨,到如今眼中满是期待的喜悦,这名学生的变化党员教师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深知,这样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农村留守儿童贡献更多力量的决心。近3年,学校与结对校联办活动50余次,党员教师送教下乡100余节,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将党建融入教育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激励师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历史上的长征已经远去,新时代的长征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