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为中心”理念下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策略探析
作者: 曾佳蓉
摘 要 学习任务有助于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任务是连接核心素养与具体知识点的桥梁,通过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任务目标、构思结合真实情境的任务内容以及开发合理的评分规则来设计和实施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导”学、学生“主”学和评价“促”学来发挥学习任务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为中心 学习任务 设计与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逐步发展核心素养。[1]86-87“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备受关注,“学习任务”成为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词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基于“学为中心”理念设计与实施学习任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探索与思考在“学为中心”理念下如何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和实施,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学为中心”和学习任务的内涵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中的“学”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二是学习。[2]首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够基于原有的认知经验,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建构新知识。为此,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展开,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一致。其次,“学为中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性。“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品质。因此,“学为中心”是一种指导教学实践的教育理念,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任务的内涵
学习任务,即有关学习的实际任务,如作业、实验、练习等。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对“学习任务”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分别为:(1)学习任务是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中的一种,如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2)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依据,它是连接核心知识与具体知识点的桥梁;(3)学习任务是一种评价要素,评价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度。[3]28由此可见,学习任务是指向课程内容学习与核心素养培育的一种实践活动,体现了学习从认识活动向实践活动的转变。
数学学习任务是学习任务的一种,是教师为了实现数学学科的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而设计与实施的课堂实践活动。从特征上看,数学学习任务是一种有情境、有活动、有知识、有目标的学习任务。从本质上看,数学学习任务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调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学习任务与过去“教为中心”理念下的学习任务存在如下不同:(1)在目标设计方面,“学为中心”倡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2)在实施方面,“学为中心”倡导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3)在评价方面,“学为中心”倡导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二、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学习任务
根据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和理解,其设计思路如下:
(一)确定任务目标
以数学课程目标为导向,设计课时学习目标,依据目标确定学习任务,使任务与目标相一致,这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任务目标指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在知识、技能、方法、思维培育过程中促进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在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时,需要全面兼顾任务目标的各个方面,以保证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元、角、分》一课可以设计如下任务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面值人民币特征的活动,对人民币的面额和价值进行识别,初步形成观察辨别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基于人民币的面额进行简单计算,感悟人民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设计任务内容
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主题、情境和指令三部分。
1.拟定任务主题。任务主题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起到“指南针”的作用。教师需要思考如下问题:任务的主题是什么?学生需要运用哪些数学知识和技能?任务的形式是怎样的(如问题解决、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等)?同时,教师在拟定任务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确保任务主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战性,为后续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支撑。
2.匹配真实情境。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思考等认知活动不只是发生在封闭的大脑之中,学习是一个通过与情境互动来重构个人思维结构的过程。“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下通过“观察”和“做”来认识、理解知识,从而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学习任务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真实情境,使学习任务更具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真实情境创设可以基于日常生活、科技发展时事、社会新闻现象、体育赛事等。将学习任务与真实情境相匹配,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
3.设计任务指令。任务指令是指详细描述任务的要求和步骤。清晰、明确的任务指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目标和要求,促使学生按既定目标完成任务。在设计任务指令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指令用语的简洁通俗性将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师要检测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可根据以上三部分内容设计本节课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首先,构思“会识认和使用人民币”的任务。其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这个任务拟定“小小欢乐商店”的任务主题,再进一步为任务主题匹配真实的商超购物情境。最后,制定出任务指令,如:小朋友们,学校要开“小小欢乐商店”啦!商店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具和玩具哦!今天,商店经理特邀请你们来当小小体验员,一起去商店购物啦。首先你要向你的好朋友(可以是同桌)介绍人民币面额。然后一起去商店选购喜欢的东西,算好要付的钱。最后用人民币付钱。如果能正确介绍计算过程和结果,商品就是你们的啦!快来试试吧!
(三)开发评分规则
评价是衡量任务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链条,确保评价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有效性。评分规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还要注重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此,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的维度和指标,评价主体多元化能有效地弱化评价的主观性。开发与制定合理的评分规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评分结果能客观、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表现,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元、角、分》一课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三、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学习任务
在任务实施方面,“学为中心”倡导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实施任务导学,借助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探索数学知识的支架。学习任务蕴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教学模式由教师传授知识转换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等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一)任务“导”学
在实施任务前,教师要向学生清晰地呈现任务,包括任务的目标、步骤、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预判任务完成获得的成果。同时,教师要提前为学生提供在任务完成阶段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学习材料、参考资料或技术工具等,帮助学生借助资源材料顺利完成任务。
例如,在《元、角、分》一课的任务实施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任务目标、任务主题以及任务评分规则。课前,教师应精心准备任务完成所需的学习用具,如各类文具、玩具、价格标签等,为学习任务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学生“主”学
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实施任务,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动手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再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可以通过口头汇报、展示作品或小组演示等方式进行。此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个别学生会出现计算速度缓慢或计算错误的现象。如一名学生要买一个1元6角的笔记本,付给售货员2元,找回1元4角。这时组内会有学生立马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A同学:不对,应找回4角,因为2元 = 20角,1元6角 = 16角,20角 - 16角 = 4角。B同学:也可以这样想,2元 - 1元 = 1元,1元 - 6角 = 4角。C同学:1元4角 + 1元6角 = 3元,超过2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充分交流探讨,顺利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发展了简单计算的能力。
(三)评价“促”学
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励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诊断和发展评价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活动展示。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前梳理,对不同任务表现进行提前备课。例如,在必备知识方面,从面额、颜色、正反面图案、盲文等特征进行识别;在关键能力方面,基于商品价格进行加法运算、使用合适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购物、在找零活动中进行减法运算等;在价值观念方面,认识到人民币在商品交换等生活中的意义、知道如何爱护和尊重人民币、能参与小组活动等。在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全面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不足和发展方向。最后,学生基于教师的补充情况进行打分评价。
“学为中心”理念下小学数学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是教师改变教学组织方式的关键一环。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从任务目标、任务内容、评分规则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以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然而,“学为中心”的学习任务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评价学习任务时要关注哪些要点、如何提高学习任务设计的质量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卢婷利,张妍妮,胡增存.“学为中心、教为主导”教学理念在混合式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46):1-4.
[3]崔允漷,等著.新课程关键词[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责任编辑:姜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