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引领,强化教研支撑力量
教研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双新”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州市实施“1+3”主题式融合大教研,推行教研主题榜单制,推进跨地域协同教研,让全市教研“课例共研、资源共享、测评共用”成为常态。此外,积极开展京沪穗三地协同大教研,开创了新的教研思路和格局。“这些做法为解决教育工作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协同问题做了有益探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说。
2022年12月6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联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广雅中学共同举办“新课程 新教材 新课堂”主题校本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市教研院九大学科教研员与广雅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大单元教学,分学科集体备课、研讨,并在活动当天展现了21节精彩的线上教学课例。省、市、校三级联动教研,借助云端,通过节点课、接力课、同课异构、说课等多种形式,直面在线教学、大单元教学等多重挑战,从课程到课堂,探索实施大单元教学,促进深度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广州市荔湾区则不断拓宽“双新”实施的范畴,积极打破校际界限,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2022年7月,荔湾区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科设置,建立了17个高中“双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广泛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各设两个工作室)、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及通用技术等学科。此外,每个工作室的成员规模均控制在5~15人。
荔湾区在组建“双新”工作室的同时,推进了17个“双新”微项目的实施,覆盖了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新教材使用研究、GGB新技术在高中数学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英语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深度教学研究、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等多个领域。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叶翠玲表示,这一系列举措不局限于实验学校的范畴,而是旨在将“双新”理念与实践推广到更广泛的学校群体中,确保每一所高中都能参与“双新”实践,共同促进全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与均衡发展。
建设区域教研体系,东莞市面临着现实挑战。全市4个城区、28个镇的教育均归东莞市教育局统领、管理,这样区域广阔、人数众多的管辖范畴使教研工作执行起来质效不高。同时,教研室属于市教育局直属单位,承担诸多除了教研之外的繁杂工作。
为破解难点问题,东莞市创新教研工作方式,以课程化的思路推进区域教研体系建设。通过应用北京海淀区进修学校“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以遴选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为依托,构建了“教研室—项目组—基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并通过市、片、镇、校四级联动的深度教研体系,建设了主题式、项目式、系统化的学科教研课程。
通过区域教研课程的推动,校本教研探索也初具成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在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不断丰富学校大教研机制。例如,语文教研组采用“研课坊”方式开展集体教研;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等教研组采用“说课坊”方式,提高备课实效;历史教研组构建了以教研网为学习平台、以深度教研为教学抓手、以高校专家为研修导师、以史料教学为教学模式的教研模式。
汕头市从构建三级教研体系着手,全方位激活教研的专业支撑作用,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在夯实教研体系根基方面,汕头市打造了1个市级教师发展中心、7个区级教师发展中心,并且大部分普通高中也设立了教研机构,逐步夯实了“学校—县(区)—市域”三级教研联动体系。
每年 8 月,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都会召集各区县和市直属学校教研工作负责人,召开全市中小学教研工作会议,印发新学年教研工作要点,以此发挥教研整体支撑作用,有效促进区县教研水平提升。
2023 年,汕头市龙湖区教研体系建设经验被省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各学科推进“划区联片多级联动”的教研机制,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组建了“金中教育集团”“汕头一中—汕头侨中—市实验学校”“潮阳—潮南”“金平—濠江”“龙湖—澄海—南澳”共五个区域学科教研协作集团,汇聚优质资源,实现学校间的紧密互动和资源共享,推动了学科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此外,汕头市共创建1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由区域内不同层次的高中学校之间组成教育集团或建立学科教研联盟,开展校际联动教研,如潮阳一中与海门中学的数学联合教研,为城乡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平台。区域协作层面则突破地理边界,依托粤东基础教育学科群“名师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研修,如高中化学学科单场活动线上线下观看人数累计超3万人,覆盖25个省,形成跨省域教研辐射力。
在示范区项目的推动下,珠海市以教研、科研、培训、监测、技术“五位一体”,通过举办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培训班、普通高中教师全员培训、教育管理和年级管理团队专题研训班、常规教研活动,构建起序列化、体系化的校长和教师素养提升课程体系,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切实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以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双新”工作有效落实。一方面,学校创新培训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深化校本教研,以学科组为单位,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双新”背景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作为“双新”实施省级示范校,河源高级中学积极完善校本教研体系,加强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邀请专家指导,组织教师参与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打造了30个项目式学习案例。同时,通过蹲点式、主题式、引领式和跨区域式教研,提升教师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