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快乐 成长

作者: 尹亚平

【摘要】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师教学及推动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业评价入手,论述在改变评价观念、尝试多样化学业评价等方面的尝试和体会,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使学生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业评价

作者简介:尹亚平(1974—),女,浙江省杭州市观成武林小学。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学业评价有了新的方向。评价对于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高涨、表现欲强的特点,思考如何通过美术学业评价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鼓励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学业评价中,应以鼓励为主。“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教师: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能量,能改变学生的行为。当学生获得信任、赞美时,能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能尽力达到教师的期待。鼓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学业评价中,应坚持以鼓励为主。

(一)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美术学业评价时使用适时、恰当的鼓励性语言评价尤为重要。

笔者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时,常使用三种不同时态的鼓励性语言。这三种不同时态分别是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此外,笔者还把这三种不同时态的鼓励性语言用在三种不同情况的学生群体中。

部分学生小学前期生活在国外;部分学生未参加早教,家长无意识对其加以引导;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笔者会较多地使用现在时鼓励性评价语言。例如:“今天,你的《神气的大公鸡》构图主体突出,如果你的用色可以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又如:“同学们请看,他的《美丽的盘子》盘边的花纹简单精美,使用红绿对比的色彩搭配,很有装饰美感。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色彩搭配方法,用学过的其他几组色彩搭配装饰盘边和盘面。”

部分学生的绘画基础好;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针对这些学生,笔者会较多地使用过去时鼓励性评价语言。例如:“他过去的绘画作业构图大胆、主题突出、画面丰富,相信他能选出自己喜欢的《大树的故事》,并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

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每一次作业,但他们习惯依葫芦画瓢,在构图、色彩等方面略显呆板。针对这些学生,笔者会较多地使用将来时鼓励性评价语言。例如:“你的《蘑菇家园》里的蘑菇真多。蘑菇有的长在前面,有的长在后面,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它们不是一个样的。如果你能把这些蘑菇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多好呀,在以后的作业中可要注意呀!”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类型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既有针对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建议,教师应认真地考虑使用鼓励性语言的场景。这样,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二)使用鼓励性行动进行评价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在意教师有没有关注他们的作品。有时,教师还没有走到学生的面前,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邀请教师欣赏他们的作品。笔者认为,这些学生是想与教师一起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开学初期,笔者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对班级板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接下来的美术学业评价中,笔者会开展一些鼓励性行动,如某同学的作品十分优秀,笔者将其展示在班级板报展示区内。

又如,笔者针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使用鼓励性行动作为评价,即将其作品展示在班级图书角,起到美化班级环境的效果。

再如,笔者针对学生造型丰富的作品,使用鼓励性行为进行评价,即与学生的作品合影,从而达到鼓舞学生的效果。

以上措施,既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又给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注重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美术学科的知识能力,还评价学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如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态度习惯、应用能力、探索创新等。此外,综合评价还应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学校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从而动态地评价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综合评价不仅需要美术教师参与,还需要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其他学科教师等主体的共同参与。当然,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一)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课堂学习,能够渐渐地积累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教师在开展美术学业评价时可以着重于引导其开展自我评价。

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口头评价:“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自己,可以说你今天学习后的心情与感受,也可以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还可以说你作业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二)学生互动式评价

互动式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还有助于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笔者引导学生使用互动式评价,并提出评价要求:“评价同伴美术作品的主体是否突出、是否有想象之处、是否有创新之处,并在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时先评价优点,再提出不足之处与建议。”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在使用互动式评价的基础上,尝试合作优化美术作品,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家长参与式评价

一方面,现在是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学校与家长普遍使用微信群和QQ群进行联系;另一方面,家长十分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情况,比较积极配合家校共育工作。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学业评价时,可以引导家长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参与美术教学评价工作。

以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亭子”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欣赏亭子的造型美,并用写生的形式描绘家乡的亭子。在课堂中,笔者教学生亭子的造型知识,并教学生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在课后,笔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户外写生,深入表现家乡亭子的特点。在学生完成写生作品后,笔者把学生的作品发到家长微信群和QQ群里,邀请家长一起欣赏,并请家长参与评价。有的家长评价道:“学生的观察能力不错,能表现亭子的特点。”有的家长评价道:“学生的作品结构清楚、线条流畅,十分不错。”可以看出,家长参与式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

又以浙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船儿出航”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了解船的基本造型,并尝试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船的造型。在课堂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船?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和造型特点?想一想怎样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能‘出航’的船?”在课后,学生先画出一幅船出航的想象画,再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船,并和家长一起“试航”。对此,有的家长评价道:“我和孩子试过了,孩子设计制作的小船真不错。”有的家长评价道:“孩子在玩中学习,效果十分不错。”可以看出,家长参与式评价不仅能够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

(四)其他学科教师评价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STEAM教学理念有效推进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STEAM指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中融合STEAM教学理念。

以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飞天”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敦煌石窟的形成及飞天艺术的特色。在课堂中,笔者融合信息技术学科,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敦煌莫高窟第四百零七窟的《三兔飞天藻井》壁画。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查找资料。有的学生发现:“《三兔飞天藻井》最中间的三只兔子,乍一看都有两只耳朵,但实际上,它们总共只有三只耳朵。”有的学生发现:“三只兔子转动的方向,与四周飞天的人物运动的方向一致。”基于此,笔者邀请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评价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以浙人美版艺术 造型·美术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为例。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融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创设问题情境:“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你发现了哪些春天的美?你如何把它们画出来?”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发现的春日色彩。有的学生收集春天的树叶、花瓣,制作“春的色卡”;有的学生用油画棒涂出春日的颜色;还有的学生用摄影表现缤纷的春天。其次,笔者提问学生:“苏东坡的诗中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诗句?”有的学生背诵语文教材中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最后,笔者邀请语文学科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以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水资源”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了解水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首先笔者融合科学学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水资源对人和自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你们能说说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吗?”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知道的科学知识。有的学生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有的学生说:“修筑水利工程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其次,笔者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再次,笔者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的水是如何循环的?怎样才能让水保持清洁?”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初步了解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增强了“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最后,笔者邀请科学学科教师评价学生的讨论成果,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学科素养。

三、注重个性化评价

学生受遗传、家庭、教育、兴趣爱好、个体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在美术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情,注重个性化评价。

首先,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区别于幼儿美术教学的评价。教师不再仅是进行简单的语言鼓励,而是抓住学生具体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

其次,个性化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人施评,不能“一刀切”。学生学习美术的起点不一样,教师应做到不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信地成长。

最后,教师的个性化评价要做到突出重点,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潜能,让个性化评价成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和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学业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信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永正.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