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立场的区域游戏探究意识培养

作者: 施华

【摘要】幼儿园区域游戏以其独特的自主探究性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为幼儿创造寓教于乐的成长环境,能够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针对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提出五点策略:一是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好奇心;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三是提供丰富的资源以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四是通过师幼之间的问答互动促进幼儿思考;五是组织团体活动促成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幼儿立场;区域游戏;探究意识

作者简介:施华(1980—),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万安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幼儿园区域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快乐成长,还可以促进幼儿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能力。教师精心设计游戏环境与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促使他们在自由玩耍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鼓励幼儿动手实践,与同伴相互配合,从而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应当注重多样化游戏材料的供应,并加强与幼儿的对话,从而让幼儿学会倾听与表达[1]。

一、区域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在自由探索与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性与探索性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核心在于其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在特定的空间,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这种选择权可以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学习过程更加自然且富有成效。例如,在“科学角”,幼儿可以开展“水的过滤”等简单的实验。这可以促进幼儿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此外,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同伴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有助于其语言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二)整合性与多样性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场所通常包括艺术创作区、阅读区、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这样的布局旨在为幼儿提供综合性学习平台,促进他们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幼儿可以模仿成人的职业活动。这不仅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又如,在建构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积木或其他材料搭建结构,锻炼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总之,通过多样化区域游戏,幼儿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均衡发展,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幼儿园区域游戏,注重幼儿探究意识的作用机制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游戏情境与兴趣激发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当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开始显现。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布置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促使他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促进幼儿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

幼儿园区域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在游戏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当引导者而非直接指导者,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幼儿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面对挑战时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三)促进幼儿合作学习与社会交往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往往需要与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例如,在角色扮演区或团队游戏中,幼儿必须学会沟通、协商甚至妥协,从而顺利推进游戏的进程。此外,幼儿不仅要理解和模仿扮演对象的职业行为,还要在角色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这种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同理心的发展。

三、整合区域游戏,挖掘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幼儿会感到新奇和兴奋,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冲动。例如,在科学区,教师可以用自然资源,如不同种类的石头、树叶、小昆虫标本等,创设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情境;可以准备简单的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从而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又如,在艺术区,教师可以提供颜料、各式各样的纸张及不同形状的黏土等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感受艺术的魅力。

当然,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创设游戏情境。例如,当观察到幼儿对植物特别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在科学区放置植物样本,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它们的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制作植物生长日记,鼓励其通过绘画或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植物生长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了确保区域游戏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适时指导,帮助幼儿认识正确的探究方法。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实验游戏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你觉得如果改变这个条件会发生什么?”这样的开放式提问有助于幼儿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总之,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的游戏情境和适时有效的指导,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让他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自主选择是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关键环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在自由选择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并增强自信心。当幼儿有机会自主决定自己的活动内容时,他们会更加投入,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需要构建支持性环境,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项,确保幼儿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水平的项目[2]。例如,在角色扮演区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场景和投放相应的道具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喜好与需求。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向幼儿介绍角色扮演区的特点及可以开展的游戏内容,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决定想要体验的角色。此外,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模式,并适时提供指导与建议。例如,如果发现幼儿总是倾向于扮演相同的角色而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其思考:“如果你是超市里的售货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此,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其走出舒适区。

教师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项,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将逐渐学会如何评估不同选项并进行选择,这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增强幼儿的探索欲

提供资源支持是确保幼儿顺利开展区域游戏的基础。通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准备与区域游戏主题相关的资源,并确保这些资源易于取用且安全可靠[3]。

例如,在美术区,教师应提供各种颜色的颜料、不同质地的画纸、大小不一的刷子及其他辅助性装饰材料,从而让幼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发挥创意。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情况,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克服难题,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能够增强幼儿的探索欲并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鼓励提问,促进幼儿的思考

鼓励提问是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观认为,提出问题是思维发展的表现形式。教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可以促进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形成批判性思维。为此,教师应积极回应幼儿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看似幼稚的问题也不应忽视,而应认真对待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幼儿自己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音乐律动区,教师要确保该区域配有足够的乐器及一些简单的音乐播放设备。在日常的游戏时间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也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某首歌曲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快乐或悲伤等问题。

当幼儿提出相关问题时,教师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给予积极反馈。例如,幼儿提问:“为什么敲这个鼓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呢?”教师可以先表扬其善于观察和思考,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中的原因:“因为鼓面下有一个空腔,当我们敲击鼓面时,它就会振动产生声音。”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如试着改变敲打的位置或力度,看看声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其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思考。

(五)组织团体性游戏,引导幼儿有效沟通

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社会互动来学习的。对于幼儿来讲,通过合作交流,他们可以学习新知识,并与同伴共享发现的乐趣[4]。教师需要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情境,鼓励幼儿共同参与区域游戏,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社交技巧,如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分享信息。这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还能加深他们对探究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积木建构区开展游戏时,教师应确保区域内有足够的空间供多名幼儿同时活动,并放置各种类型的积木材料,如木质积木、塑料积木及磁性积木等。接着,教师可以设计特定的任务或挑战,如建造一座城堡、搭设桥梁模型等,要求幼儿互相配合完成构建任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沟通方式,适时给予其指导和支持。当注意到两名幼儿因为谁该负责哪部分任务而争执不下时,教师可以介入并教导他们如何公平分配角色,或者建议他们轮流承担不同的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定期组织小组分享会,请每组代表介绍自己团队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如此,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从其他同伴那里学到新的想法和技巧。

总之,教师创设有利于合作交流的游戏情境并组织团体性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沟通技巧。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措施,教师能够为幼儿创设充满探索乐趣的区域游戏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场景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多样化的活动选择与充足的资源支持,不仅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求,还能够促使其进行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在师生互动中,幼儿能够多角度思考,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团队合作项目中,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社交技巧与合作能力。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将显著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维霞.幼儿园公共区域游戏实施策略与路径[J].早期教育,2022(52):38-40.

[2]张晓锋.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分析[J].知识文库,2022(22):70-72.

[3]刘潇娴.幼儿园自主区域游戏活动内容构建的探索[J].儿童与健康,2022(11):26-27.

[4]耿云娟.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探索[J].读写算,2022(2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