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路径研究
作者: 杨依帆【摘要】绘本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在早期幼儿教育中合理运用绘本资源,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探讨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路径,以期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
【关键词】绘本;语言能力;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杨依帆(1998—),女,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绘本不仅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窗口,还是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且效果显著的教育方法。绘本具有丰富多彩的画面与富有韵律的文字,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而有趣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轻松地学习词汇、句型结构及语言表达方式,这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在利用绘本进行教育时,教师应注重其内容及互动性。优秀的绘本应该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能够传递有益的知识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使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感知和思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教育机制
绘本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并阐述绘本是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的。
(一)视觉刺激与语言关联
幼儿处于成长初期,视觉是其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之一。绘本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视觉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助于幼儿理解文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1]。此外,绘本中重复的图案和词语能够加深幼儿的记忆,使他们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学习新词汇。
(二)情感共鸣与语言表达
绘本蕴含丰富的情感,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通过共情体验,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语言背后深层含义的理解。通过情感共鸣,幼儿会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独白,这有利于他们练习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和语气。这种情感层面的互动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能。
(三)思维拓展与语言逻辑
绘本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许多故事涉及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因果关系。通过听故事或自主阅读,幼儿能够在头脑中构建与故事相关的心理模型。这些心理模型能够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文化认知与语言背景
绘本往往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幼儿可以了解到多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这些跨文化的体验不仅能够拓宽幼儿的视野,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表达习惯和语境要求对于培养幼儿的双语或多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接触多元文化有助于幼儿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会尊重语言差异。
二、运用绘本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路径
(一)引导观察画面,激发幼儿兴趣
色彩丰富的图画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那些颜色丰富、对比鲜明的绘本,以便更好地抓住幼儿的眼球。这些视觉刺激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阅读绘本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关键元素,如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等,这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2]。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钱鼠来了》这一绘本,展示封面上的剪纸钱鼠形象,并提问幼儿“封面上的钱鼠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如钱鼠的动作以及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表情等,鼓励他们描述画面的内容,并大胆猜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通过细致观察绘本画面,幼儿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激发想象力,增强阅读兴趣。教师让幼儿观察绘本图画,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图片解释文字,加深幼儿理解
绘本中的文字与图画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在观察图画的同时阅读相关文字,可以加深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增加词汇量。绘本有助于幼儿将抽象的语言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使他们更容易记忆和复述。教师可以通过指读的方式,一边指着图画,一边朗读文字,帮助幼儿学习文字的正确发音和读法;也可以利用图画中的线索来解释一些较难理解的词汇或句子。这样既能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绘本《山丘上的约会》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观察图片,一边阅读图片旁的文字。由此,幼儿能将文字与图片直接联系起来,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一边指着画面中的元素,一边向幼儿解释较难理解的词汇,如“笔友”“英俊”等,通过具体的图像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加深他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复述绘本情节,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记忆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理解角色情感,培养表达能力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能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情商和道德观念至关重要。教师应选择那些以友谊、勇气、诚实等正面价值观为主题的故事[3]。当幼儿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波动时,他们会尝试理解角色的感受,进而形成同理心。这种情感上的投入有助于幼儿发展情感表达能力,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讨论,如果遇到与绘本故事相似的情况时会怎么做。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情绪感知能力。
以《石头小猪》这一绘本的阅读教学为例。在幼儿看到小猪勇敢地面对挑战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小猪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它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能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尝试站在小猪的角度,感受其勇气,从而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在读到小猪走到危险的路上去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你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促使他们思考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理解角色的行为。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延伸活动,增强幼儿对角色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绘本故事情境,模拟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要模仿角色的行为,还要揣摩角色的心理状态。这能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帮助幼儿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角色,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还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学习其优秀的品质。
(四)模仿绘本对话,促进幼儿表达
对话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利用绘本中丰富的对话内容,让幼儿模仿绘本的对话模式,从而学习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对话中的语气变化和表情动作,以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为此,教师需设计情景对话活动,鼓励幼儿在情景中自由发挥,让他们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模仿活动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狼大叔送煎饼、甜甜圈和大蛋糕到母鸡家时的话语和表情,尝试用不同的语调来说这句话,表现狼大叔的内心情感。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模仿狼大叔与母鸡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关注角色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让幼儿分组进行对话练习,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现角色的特点。通过观察细节,幼儿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提升表达能力。
(五)延伸故事情节,锻炼幼儿思维
绘本中的故事常常充满想象力,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对于情节有趣、富有创意的绘本,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脑海中延伸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未被明确解答的问题,或者鼓励幼儿设想不同的结局,以充分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4]。
以《穿雨靴的小鹅》这一绘本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创编新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选择绘本中的某个角色,设想如果这个角色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故事会如何发展;或者让幼儿为故事添加新的角色,并描述这个角色如何影响原有情节的走向。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想故事的不同结局。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谷希没有找到红雨靴,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设想出各种有趣的结局。
(六)适时提出问题,挖掘绘本内涵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这些问题可以围绕因果关系、人物动机等方面展开,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幼儿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预测,如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结构和发展脉络,增强他们的语言逻辑性和条理性。
以《摇摆的虫子》系列绘本的阅读教学为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阅读《嗡嗡叫的蜜蜂》时,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你知道蜜蜂工作的秘密是什么吗?它会用怎样的方式通知自己的伙伴?”这能鼓励幼儿深入阅读绘本,从绘本中探寻蜜蜂工作的奥秘。又如,在阅读《飞起来吧,瓢虫》时,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你从小瓢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这能鼓励幼儿认真阅读绘本,让幼儿学习小瓢虫身上积极的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结语
总的来说,以绘本为教育工具,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需要教师创造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配图,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文字内容,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认知;鼓励幼儿从不同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幼儿的同理心,促进其情感、智力的发展;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延伸故事情节,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造力;适时提出问题,提升幼儿的语言技能和综合素养。这些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情境教育理念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31):92-94.
[2]汤珍梅.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25):126-128.
[3]黄倩如.绘本阅读:架起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桥梁[J].文科爱好者,2023(4):220-222.
[4]李冬芳.幼小联合教研背景下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