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强国战略的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路径
作者: 张益铭 高鹏摘 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目标,亟需“精专项,会教学”的高水平专项型体育教师。立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愿景,对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时代价值、潜在可能、实现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专项型体育师资对于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及继承创新中华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双减”政策的出台和体教融合的持续走深、高等体育院校的深厚底蕴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实训资源为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好专项型体育师资培养,要加速“四个转变”,即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强化“一专多能”培养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培养机制,打造“本-研”贯通的师资培养模式。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教育;专项型体育师资;教育强国;体育强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5)02-0097-09
The training pathways for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ong nation strategy
ZHANG Yiming,GAO Peng
(school of Education,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well, diligent practice, and regular competi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high-level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ho are skilled in both their field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e vision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nation and a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ra value, potential possibiliti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high-quality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building a high-quality sports teacher workforce,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ntegrating national fitness with public health, and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Chinese sports cul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chool-sports integration, the strong foundation of higher sports institutions, and the practical training resources from schools with traditional sports characteristics all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he "four transformations," nam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tudent recruit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cept of "one specialization with multiple capabilities,"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involving multiple participants, and also creating a seamless teacher training model from undergraduate to postgraduate level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specializ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strong education nation;the leading sporting nation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体育为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成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体育“两个强国”战略的交汇点,应立足于培养“强国一代”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健康第一为理念,贯彻落实“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学校体育目标,为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贡献体育力量,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学校力量。
强教必先强师。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乎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成效,过硬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关键胜任特征[1],是其能否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却没有掌握1项运动技能”[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分离、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缺乏支撑[3]等情况。因此,面向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目标,应加强专项型体育师资供给,转变“重教学素养,轻专项能力”的传统体育师资培养模式,深刻认识运动技术专项在体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将学生习得运动技能作为“以体育人”的重要前提,继而以此为遵循,打造一支“精专项,会教学”的体育教师队伍。
1 服务“两个强国”:培养专项型体育师资的时代价值
在加快建设“两个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必须发挥应有的“支点”作用[4]。随着体教融合的持续深化,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刻认识体育师资培养方向与“两个强国”建设成效间的直接关系。
1.1 “两个支撑”:面向教育强国战略培养专项型体育师资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五个重大关系”的重要论述,其中就包括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5]。“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基石”,体育教师作为“筑基人”必须“在场”,也必须有所作为。
1)支撑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20年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将“四位一体”锚定为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6];2021年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新模式[7];随着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印发实施,体育的总课时数超越英语[8],成为“第三主科”;同年6月新修订的《体育法》更是将“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纳入其中[9]。上述政策文件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地位、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为学校体育创建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法理基础。要真正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看到并疏通现实中“堵点”。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现状来看,“三无七不”的体育课、“学生学了12年体育课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等已成为突出问题。归根到底,体育教师专项化程度不高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10]。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根本特征,而身体活动必须以运动项目为内容载体,可以说,运动项目中所包含的技能与知识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基本单位。基于此,专项型体育师资的培养势在必行,只有当体育教师具备扎实过硬的运动技术专项,才能够胜任超长学时、超大单元的专项化教学,落实“学、练、赛”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而支撑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实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体育学科力量。
2)支撑新时代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愿景的实现。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匙。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以中央发文的形式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11];近年来更是密集出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等配套政策,再到将“弘扬教育家精神”确定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12],其中无不彰显党和国家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人才培养诉求。上述政策文件为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体育教师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要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首要任务便是明确其的内涵,尤其是面临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要求,有必要重新定义“高素质专业化”的题中之义。按照国际教育界广泛运用的利伯曼“专业化”标准的定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1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普通高中、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统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达成对体育学科的高阶理解,即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2,14]。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来看,运动能力是排在首位的,而运动技能则是学生通往体育学科高阶理解的阶梯,运动技术专项自然就成为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能力。综上,体育教师“专项化”无疑是“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与关键表征,以此为导向,理应培养专项型体育师资,并且要认识到体育教师的专项化必须且只能在职前培养阶段实现,只有当体育教师满足“专项化”这一基本条件,建成新时代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的愿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