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舌尖发芽

作者: 晓萧

孩子不懂分享,也许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而是因为父母的过度“无私”。

一天,一位许久未见的好友约我吃饭。朋友多年前离异,独自一人抚养女儿,生活几乎被工作和照顾孩子填满,很少主动向我发出邀约。我们见面后,简单寒暄了几句,才知道她憋了一肚子的牢骚,就等着向我倾诉。

原本很爱美的朋友,在女儿上小学前一直没时间打扮自己。好不容易等到她入学了,朋友决定买一些化妆品和新衣服,犒劳一下自己。没想到,当朋友把这个想法跟女儿一提,女儿立刻劝阻:“妈妈你别浪费钱,买化妆品和衣服的钱都给我用。”女儿的话,瞬间刺痛了我的朋友。离婚后,她节衣缩食,尽一切努力维持女儿原有的生活水平。“没想到,孩子被我养成白眼狼。”朋友无奈又心酸地说道。

过度克己,养育出自私的孩子

听朋友讲述时,我想起自己与两个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告诉她,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我曾像她一样,把自己放在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位置上,却发现孩子们不但没被这份甘于牺牲的爱打动,反而习惯了我单方面的付出。

有些网友常常调侃那些把没必要的节省刻入基因的老一代。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家里“没苦硬吃”的长辈影响,我一味以“妈妈只爱吃鱼头”的标准要求自己。那还是我上学时,读过一篇名为《妈妈爱吃鱼头》的文章。故事中的妈妈,为了把好吃的鱼肉都留给孩子,谎称自己喜欢吃鱼头。文中说“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我不仅要求自己“喜欢吃鱼头”,还不自觉地希望先生也和我一样,克制自己的需求。

有段时间,孩子们特别喜欢吃烤鸡翅,每次不等到孩子们吃得心满意足,我绝不主动去夹鸡翅吃。而大大咧咧的先生一落座,便不假思索地和孩子们“抢”着吃鸡翅。凭着多年的默契,下一秒,我和先生视线交汇的瞬间,他就明白了我的潜台词,在孩子们放下筷子之前,没再主动吃鸡翅。饭后,先生主动和我聊:“老婆,我们家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早都实现‘鸡翅自由’了,我觉得不用特意为孩子节省什么。我们委屈自己,孩子也未必能体会这份苦心,反而可能变得自私。”虽然我回应着先生主动抛出的话题,但在内心深处,依旧固执地认为,为人父母就应该把最好的东西先给孩子。

一次,我们一家出门采购,买了一盒车厘子。回到家后,我先洗了一小盘车厘子,端到餐桌上招呼大家一起吃。两个孩子很快围了过来,我特意叮嘱他们,要给每个人都分享几颗。几分钟后,我忙完别的事,不经意朝餐桌上一瞥,发现盘子已经空了。这时,先生曾提到的“自私”二字不自觉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我耐着性子问孩子们,有没有给家里人分享。已经去堆积木的老大满不在乎地回答:“爷爷奶奶都不爱吃,我们和爸爸分享了。”我掩饰住内心的失望,继续问:“为什么不给妈妈留一颗呢?”“妈妈不爱吃好吃的呀。”老大头也不抬地回答。

孩子的答案让我惊愕不已,当即决定和孩子们好好谈谈。“没有人不喜欢吃好吃的,妈妈也是呀!”我坐在两个孩子中间,真诚地说。“可是,每次家里做的螃蟹、大虾、鸡翅,你都说‘不爱吃’,只有剩下时,才会勉强吃点儿。”老大盯着我说。

坦率表达,唤醒孩子的分享欲

听完老大的回答,我才明白,原来在孩子眼中,我的形象已经有些失真。这也能解释为何孩子自动将我排除在需要分享车厘子的对象之外。虽然眼前的两个孩子年幼,但我决定与他们真诚地分享我的想法。“其实妈妈和你们一样,也是个‘馋嘴猫’。我喜欢吃车厘子,当然还有哥哥刚说的那些好吃的。不过,妈妈以前总想把最贵的、最好的东西先给你们,有时候会忘记其实自己也很馋。以后妈妈想吃什么会告诉你们,你们愿意和我分享吗?”我的话音刚落,老大就“扑哧”一声笑了,说:“妈妈好笨,这都能忘记。”紧接着他使劲地点头,一旁的老二也似懂非懂地跟着点起了头。这时,老大突然想起了自己从绘本里听到的故事,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朋友越多越开心,懂得分享更开心!”

这次谈心让我意识到,原来避免让孩子变成“白眼狼”的诀窍很简单,就是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回自己。说来也神奇,自从坦诚地告诉孩子们妈妈是个“馋嘴猫”后,两个孩子开始把我列入分享对象了。而我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喜好,能坦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心安理得地接受来自孩子们的美食“投喂”。

过年的时候,还在忙着端菜的我,催促其他家人先吃。饥肠辘辘的孩子们一听到开饭了,都迫不及待地冲向餐桌。等我上桌后,发现两个孩子一人啃着一块鸡翅,再看看我的碗里,也躺着一块鸡翅。

“妈妈,我怕和妹妹忍不住吃完了,所以先给你们每人都夹了块鸡翅。你快吃吧!”老大骄傲地对全桌人宣布。孩子的爷爷奶奶虽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但他们又像往常那般,打算将鸡翅“还”给孩子。我连忙说:“爸妈,孩子乐意分享是好事,我们做长辈的,也要大方接受,这样才不会打击他们继续分享的积极性。你们说呢?”听完我的话,老人们总算欣然接受了孩子们的给予。再看看两个孩子,老大看上去很满意大家接受了他的主动分享,老二开心地示意大家,一起举着鸡翅“干杯”。

见证孩子们的改变后,我终于明白,孩子不分享,并非是因为自私,而是没有理由和看上去过度无私的大人分享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