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3期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3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婚姻与家庭》杂志以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贴心而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操、朴实而打动人心的深情、

目录

| 习语家风

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作为母亲,应该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3年10月31日 习近...

悦读 | 跟随水獭来一场礼貌养成之旅

在一次父母讲座中,一位妈妈分享的经历令我感慨万千。她4岁半的儿子被亲戚视为“不懂规矩”,被邻居称作“没有礼貌”,这让她苦恼不已。明明已经很用心地教育儿子了,可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他才这么小就没有规矩,以后该怎么办?” 这几年,孩子在公共场...

悦读 | 新书速递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作者:刘希良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推荐理由:今年爆火的电影《哪吒2》堪称是东方美学与现代AI技术的完美结合。AI是如何进军影视圈的,又能对其他行业产生什么影响?本书是写给11~18岁青少年...

悦读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要点解读

3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夏吟兰做客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妇女杂志社、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联合推出的“名家讲堂·婚育文化公开课”直播间,以“关乎你的孩子、房子和钱包—民法...

特别关注 | 家庭共育,在彼此的生命里修行

策划人小语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愿生娃时,一些育龄女性说:“妈妈既负责生,还得负责养,爸爸多半缺席,谁愿意生?”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愿生二孩时,很多年轻夫妻说:“自己带没时间,请保姆没有钱,谁帮我们带?”针对这些现实中的痛点,本刊提议“家庭共育”—...

特别关注 |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全家人的共同努力

分清主次,方可各司其职 一个小生命的降临,常常会唤醒全家人潜藏的十八般武艺。果果出生后,我的母亲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伺候儿媳坐月子,帮助她产后修复。我休了两周陪产假,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什么活儿都干。 果妈是独生女,而我家兄弟姐妹多,...

特别关注 | 家庭共育,给了我生三孩的勇气

在这个三孩家庭里,既可以看到家人之间彼此支持的温暖和力量,也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我是一个三孩妈妈,大宝6岁,二宝3岁半,三宝1岁。很多人惊讶我居然有勇气生三孩,其实这份勇气来自夫妻共育共担的理念和全家托举的行动。 我是陕...

特别关注 | 家庭共育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只有增进夫妻关系,化解代际冲突,才能实现家庭共育,赋能儿童成长。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作为一名深耕心理学领域多年的研究者,我常常被问到:“如何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在我看来,答案或许就藏在“家庭共育”这4个字里。 在家...

特别关注 | 走近中国首个性教育社区,用艺术敲开那扇敏感的大门

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碰撞的今天,性教育依然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 如何将性教育向前推进一步,让更多孩子免受伤害,让悲剧更少发生,任重而道远。 2025年2月,广西百色事件激起轩然大波。因遭受原高中班主任性侵,一个女孩患上了重度抑郁,最终自...

人物 | 李静:更年新生,活出幸福的底色

从主持人到出品人,李静每一次选择都是对未来的无畏拥抱…… 2025年3月7日,我国首部以明星视角展开的更年期科普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在抖音首发上线。纪录片共分5集,每集10~15分钟,芒果TV、腾讯视频等平台已陆续播出。本片由知名主持人...

人物 | 骆宏:真正的幸福得“向内求”

近年,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发布的《2024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12~18岁青少年中,32.7%存在轻度及以上抑郁倾向;焦虑检出率达28.4%。孩子高比例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高付出、高期待形成强烈反差。为什么...

婚家剧场 | “脐带”相连, 她为“星宝”逆天改命

她用满腔母爱为孤独症儿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以特殊“脐带”相连,在苦难中书写希望。 2025年2月22日,李海荣带着孤独症儿子瀚瀚去了云南。母子俩一起看美丽的油菜花,在海边喂鸟,朝海里扔石子,爬上海拔3530米的牦牛坪……每到一处,他们都会...

婚家剧场 | 母亲与小鸟

倘若长大的幼鸟能常回家看看,大鸟的守望也许就会少几分落寞吧。 “奶奶,我们回家看你来了!”刚一踏进老家大院,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喊起来。坐在火炕上的母亲高兴极了:“我就知道今天你们会回来,那只鸟儿刚在窗台外给我传递了信息。”在母亲的热情招呼下...

婚家剧场 | 我只愿她平凡幸福过一生

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放弃无谓的虚荣、莫名的攀比,让女儿在一个宽容和自由的环境中尽情成长。 女儿已经躲在卧室几天了。我每次过去敲门,传来的都是她有气无力的声音:“别担心,我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透过门缝看着女儿日益憔悴的脸颊,...

婚家剧场 | 带着女儿去追星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偶像,而每个母亲心中都有一个曾经的自己。踏着星光前行,母女俩共同开启了一段关于成长、勇气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女儿的小秘密 “晨晨妈妈,最近孩子上课总是走神,作业也经常不交。这次月考,她的数学成绩下滑得很厉害……”...

婚家剧场 | 爱在舌尖发芽

孩子不懂分享,也许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而是因为父母的过度“无私”。 一天,一位许久未见的好友约我吃饭。朋友多年前离异,独自一人抚养女儿,生活几乎被工作和照顾孩子填满,很少主动向我发出邀约。我们见面后,简单寒暄了几句,才知道她憋了一肚子的牢骚...

婚家剧场 | 烟火家事皆是人生课

家务劳动是每个人都应学会的技能。 小时候,家务都是母亲一人承担。我上中学后,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虽然是男孩儿,也要学会做些家务。”我想到煮饭在我们这儿被视为女儿的活儿,心中不免犯难。有一次,我帮母亲淘米,就遭到小伙伴的嘲笑“快成小媳妇了...

妇联行动 | 厦航助力,童享蓝天

给予留守困境儿童精神关爱、亲情沟通,让孩子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在福建省厦门市妇联的指导下,厦航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全面落实《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方案》,成立“爱心妈妈”团队,精准开展常态化关爱服务,多次...

家庭家风 | 《庭帏杂录》: 袁氏家族的家训宝藏

区别于其他家训,《庭帏杂录》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回忆有关父母的家训教育,真实而有感染力,便于将家训智慧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 《庭帏杂录》一书由明朝的袁衷、袁襄、袁裳、袁黄、袁衮五兄弟编写完成。书中详细记述了父亲袁仁与母亲李氏对五兄弟所进行的家训...

家庭家风 | 书香传爱,共筑童梦港湾

一家人、一所公益书院、一个属于留守儿童的书香天地……这是冠以知识与文化之名的传播之旅,更是关于爱与希望的接续传递。 “同学们好,明天上午书院正常开门,有作文的同学可以带来给我看看。”2025年2月的一个周末,汪国云早早就在大同书院的微信群里...

优生优育 | 龙凤胎宝宝历险记

孕育龙凤胎的过程充满艰辛,但因为有“贫嘴”老公的幽默陪伴,很多紧张和害怕都随着笑声不翼而飞。 梦想成真,龙凤宝宝成双 2023年10月1日,我和老公登记结婚。从那之后,他就天天念叨着要生个小崽崽,最纠结的是小崽崽究竟会长得像我还是像他。一天...

优生优育 | 双喜临门

怀孕的消息来得太突然,原本计划的婚礼和旅行都因此不得不作出改变,节奏还真有点儿乱…… “贝贝,你想吃啥?”打完电话,李浩轩终于想起我来。打从医院出来,他的电话就没断,打给公婆,打给我爸妈,然后又打给一帮朋友,满脸都是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他这么...

优生优育 | 四步法,解决多孩家庭冲突

在多孩家庭中,孩子们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在维护家庭和谐的同时,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是一个难题。 “你是姐姐,怎么一点儿姐姐的样子都没有?”“你要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你都这么大了,还和弟弟抢东西,太不像话了。”“你已经长大了,这些小事...

优生优育 | 当AI来了,我们该教会孩子什么

当AI可以轻松完成规则性任务时,我们是否还在用传统的标准化思维教育孩子?一场关于涂色本的争议,引发了关于未来育儿观念的深层思考。 涂色本引发两代人育儿分歧 一大早,慧慧老师就拿着一本涂色本找到了我:“小茱园长,可欣的奶奶今天又把这个涂色本带...

优生优育 | 养育之道,尽在自然

养育之路迷雾重重?不妨向大自然取取经。自然界藏着无尽智慧,教你如何爱孩子、育自己。 毫无疑问,年轻一代父母是更爱学习、更讲科学的,读育儿书、听育儿课、找专家咨询等。不过,有一位更好的老师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大自然”。 之所以说更好,是因为大...

优生优育 | 告别自动化教养,正念练习来救场

教育孩子时忍不住上头、发疯?很可能是自动化教养惹的祸。 送孩子上学时,你一边嘱咐他要在学校好好听讲,一边琢磨要不要给他报同事说的那个英语班、时间如何安排,对孩子满腹心事的状态毫无觉察。 下班回到家后,你一身疲惫,想督促孩子尽快写完作业,放松...

幸福成长 | 儿子不想再去见父亲 等

儿子不想再去见父亲 Q:去年我离婚,4岁的儿子判给了我。前夫倒是按时给抚养费,但从未执行过半个月探望一次孩子的规定。今年春节,他非把儿子接回老家不可。儿子这次回来后,说再也不想见爸爸了。我该怎么办? A: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出于...

幸福成长 | 家校社要共建信任飞轮

家校合作脱节,孩子成长遇阻,怎么办?达成共识、重建信任是关键。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一所城郊接合部的学校加入进来。当时,这所学校的生源96%是随迁子女,来自15个省份8个民族。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很少在孩子...

幸福成长 | 教孩子与短视频“合作共赢”

孩子足不出户,捧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玩儿一整天。在这样的短视频时代,父母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 要想解决孩子沉迷短视频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短视频为什么如此吸引孩子。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幸福成长 | 角色扮演,让孩子秒懂信用价值

从银行借贷到债券付息,从保险共担到股价涨跌,这些看似复杂的金融规则,实则是信用编织的网。它不是虚无的道理,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生活中,信用无处不在。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是因为银行有信用,即使有人没按期还贷款,自己存的钱也能取出来;购买债券,...

幸福成长 | 青春期异性交往,慎说“我愿意”

为什么涉及性时,我们就不懂得尊重对方意愿了呢?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尤其是恋爱阶段后,家长除了关注他的性决策、性安全,性同意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15岁的小芳和男友小强去郊区玩儿,小强想要更亲密地接触,小芳不愿意,但不好意思直接说,而是说自己还要...

幸福成长 | 治愈我和家人的飞鼠

在与宠物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付出爱又接受爱,一家得到了满满的幸福与治愈。 深夜,房间的一隅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毛茸茸的小脑袋探了出来,一只、两只、三只……它们的眼睛如玻璃球般清亮,在昏暗中滴溜溜地转着,警觉地打量着四周。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只...

幸福成长 | 一个冷得像冰窖的家

李玖菊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治疗师) 她不与爸爸来往,不与妈妈同桌吃饭,家里冷得像一个冰窖。这个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午后,一位身材娇小的妈妈带着女儿推开了心理治疗室的门。我一眼就看出妈妈很焦虑。在咨询谈话中,我了解...

幸福成长 | 唠叨的妈妈和不听话的儿子

儿子很厌烦妈妈唠叨,但妈妈觉得是因为儿子太不听话,自己不得不唠叨。两人的关系因此陷入僵局,该怎么办呢? 不听话的小根源 在一次家庭教育沙龙上,一位妈妈向我求助:“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她的儿子小天今年12岁,非常“不听话”。 在学校,他隔...

幸福成长 | 同居男友对儿子施暴,法院这样判

在爱的名义下,暴力悄然发生。当家庭不再是安全的避风港时,法律如何为孩子点亮维权的明灯? 林婷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自小跟着外公外婆生活。读高中时,林婷和纪锋恋爱了。毕业后,纪锋突然向林婷求婚,说想带着她去大城市打拼。彼时,林婷对“有一个自己的...

幸福成长 | 如何面对“爱告状”的爷爷奶奶

她苦恼的是,为什么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只相信“告状”的爷爷奶奶,但不相信她。 Q:“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经常向他们问起我的情况。爷爷奶奶总跟爸爸妈妈告状,说我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其实我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可爸爸妈妈更相信...

幸福成长 | 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内心

教育不是孩子要走进父母的世界,而是父母要走进孩子的世界。 最近,我收到了很多妈妈的来信,其中一封是这么写的: 老师,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孩子今年11岁,是个女孩。孩子从小就很听话,成绩也十分优异。然而,自从升入五年级后,她开始经常和我顶嘴,甚...

幸福成长 | 30年来,感谢你的一路护航

很荣幸,与《婚姻与家庭》结缘30年的我,既是忠实的粉丝,又是幸运的作者。 转眼间,我与《婚姻与家庭》杂志结缘已经30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婚姻与家庭》是在30年前。那时,我刚初中毕业,暑假去县城的小姨家玩儿。她家的书房很大,桌子上有一本...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