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还是促癌,请郑重投票

作者: 曾瑜

研究表明,近十年来,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其中30~39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增幅最大,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发病率的增长最为显著。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都在默默地为抗癌或促癌投票。

抗癌还是促癌,请郑重投票0

饮食篇

1.蔬菜、水果:抗癌“彩虹战队”

红彤彤的番茄、橙黄的胡萝卜、翠绿的西蓝花,诱人的水果……它们不仅好看,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比如,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西蓝花和甘蓝含有“战斗力”十足的硫代葡萄糖苷,其他蔬菜、水果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黄酮醇等,都是癌细胞的“天敌”。每天吃够蔬菜和水果,就像给你的身体装备了一支“彩虹战队”,随时准备击退癌细胞的进攻。

小贴士:蔬菜最好选择凉拌、水煮、快炒等烹饪方式,这些烹饪方式可以减少对营养素的破坏。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将各种颜色的蔬菜互相搭配好。水果虽好,切莫贪多,建议每天摄入200~350克,并且要注意,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2.加工肉和烧烤:促癌“快乐餐”

培根、香肠、火腿,还有香喷喷的烧烤食品,人们很难抵挡这些美味的诱惑。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很早就将加工肉列为1类致癌物了。加工肉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多环芳烃、杂环胺等,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容易增加肝癌、食管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烧烤虽然诱人,但油脂和蛋白质在高温烤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和杂环胺的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小贴士:想吃肉?不妨试试鱼肉、鸡肉、鸭肉等各种鲜肉。烧烤偶尔吃一次即可,同时注意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糖:癌细胞的能量来源

癌细胞就像一个贪吃的小朋友,见到糖就走不动路。高糖饮食不仅会让人发胖,还会给癌细胞提供“能量饮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日的精制糖摄入不能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喝下一杯全糖奶茶或者一瓶可乐,糖的摄入量就已经超标了。

小贴士:控糖不等于不吃主食,主食里的糖即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我们每天需要摄入主食250~400克,其中包括50~150克的全谷物和杂豆,50~100克的薯类。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糖,才是科学控糖的好办法。

生活方式篇

1.运动:让癌细胞“绕道走”

运动不仅能帮你维持身材、控制体重,还能让癌细胞“瑟瑟发抖”。每周至少进行5天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累计150分钟以上,能让人体免疫系统更强大。

小贴士:如果你觉得运动太累,可以试试劳逸结合,例如边看剧边骑动感单车,上班的时候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

2.熬夜:癌细胞“开派对”

熬夜一时爽,身体火葬场!长期熬夜不仅会让你变成“熊猫眼”,还会扰乱你的生物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降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让癌细胞有可乘之机。如果你睡得晚还吃夜宵,吃得多、动得少,那就是在给癌细胞“开派对”。充足的睡眠有助身体功能修复,早点关手机,才能睡得香。

小贴士:如果你是个“夜猫子”,试试每天早睡10分钟,慢慢调整生物钟,保持规律作息更重要。

3.烟和酒:癌细胞的“VIP通行证”

抽烟喝酒,简直就是给癌细胞发“VIP通行证”。而且,二手烟的危害不比一手烟小。

小贴士:如果你觉得戒烟戒酒太难,可以试试其他转移注意力的替代方式,比如喝茶、嚼口香糖,或者找个朋友一起戒,互相监督、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