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2025年第4期

大众健康

大众健康2025年第4期

月刊 家庭养生

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健康报社主办的、一份面向海内外各阶层读者的家庭医学杂志,风格严谨,通俗实用,

目录

环球封面速览 | 环球封面速览

《自然》2025.3新疗法能有效对抗蛇毒 蛇咬伤中毒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热带疾病,而三指毒素是蛇毒中的剧毒成分。目前,蛇咬伤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使用来自免疫动物血浆的多克隆抗体的抗蛇毒血清,但血清价格高昂,且存在不良反应。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

天下资讯 | 较晚经历更年期的女性血管更健康

好消息 GOOD NEWSS 较晚经历更年期的女性血管更健康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来看,与较早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相比,较晚经历更年期的女性血管可能更健康。与绝经前女性相比,正常更年期女性血管功能降低了51%,较晚经...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生活方式癌”

癌,这个沉重的字眼,通常伴随着恐惧和不安。有的人会认为,患癌是厄运使然或遗传造成,完全无法控制,但事实并非如此。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有的因素不可控,也有很多因素可控。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呢?主要是指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这种由不...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了解一下“生活方式癌”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经常有人问:“癌症能不能预防?”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是说能保证百分百不得癌症。癌症病因复杂,其中有的因素可控,有的因素不可控。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可控的方面做好,癌症的总体发病风险就会明显减少。 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呢?主...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被癌症“缠上”的一家人

诊室里,张先生面色苍白,将自己的家族病历递到了我面前。张先生的父亲因肺癌离世,两个兄弟相继被确诊为胃癌、肺癌,他也因为肺癌来到了我的诊室。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先生的心理显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颤声问我:“大夫,我们全家都是‘癌症体质’吗?下一...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带你见识不良生活方式的“狠辣”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还在吞云吐雾、借酒消愁,或是刷着手机迟迟不肯入睡?这些看似减压的习惯,其实正在悄悄地将你推向罹患癌症的深渊。香烟中的焦油、酒精的代谢产物、熬夜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都在日积月累地侵蚀着你的健康。肺癌、肝癌、胃癌、肠癌……这些令...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久坐是种“新癌症”?

深夜加班的程序员小王揉了揉酸痛的颈椎,直播间里连续带货8小时的美妆主播瘫坐在转椅上,考研自习室里刷题的大学生背影凝固成“雕塑”——这些画面构成了当代年轻人真实的生存图景。久坐,是这种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正严重侵蚀着大家的健康。研究显示,久坐...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结节三兄弟”,哪个最省心

在体检项目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多了“结节”两个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更是高频出现。一时间,担忧和困惑涌上心头,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小疙瘩到底是什么?它们是癌症的前兆吗?该如何应对?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结节...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预防肺癌,从这些小习惯开始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挑战,其中,癌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健康问题。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已位居常见恶性肿瘤首位。肺癌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哪些炎症爱跟癌症“搞CP”

在大众的认知里,炎症和癌症似乎是互不相干的两个概念。大众对炎症的理解多是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刺激性食物引起的燥热难受,或是不小心擦伤后的局部红肿热痛等。这些症状经过适当休息或简单治疗后,就会逐渐消退,身体慢慢恢复如初,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感染被忽视,当心变成癌

45岁的张先生是一名IT行业工作者,最近他总感觉吃饭后烧心,还总打嗝。正好赶上单位年度体检,他做了胃肠镜检查。检查时,医生发现张先生的胃里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息肉,并进行了切除治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切除的息肉有早期癌变。幸好发现和治疗及时...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防癌体检,该怎么做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策略。这一理念强调在疾病发展的初期就及时识别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个体健康的危害。有别于普通体检,防癌体检更有针对性,更讲究个体化。它主要是对癌症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可对不同年龄、性别、家族史及...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抗癌还是促癌,请郑重投票

研究表明,近十年来,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其中30~39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增幅最大,尤其是胃肠道肿瘤发病率的增长最为显著。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都在默默地为抗癌或促癌投票。饮食篇 1.蔬菜、水果:抗癌“彩虹战...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关于癌症的几个真相

误区 一癌症是不治之症分析与建议: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防治新技术出现,可以让患者带瘤生存多年,而且生活质量很好。因此,癌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治疗,大部分癌症都能得到...

共同关注“生活方式癌” | 舌尖上的“防癌密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400万消化道肿瘤病例,其中35%可通过饮食干预预防。国家癌症中心同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消化道肿瘤年新发病例约150万,其中50.4%与不健康饮食有关。这场餐桌上的健康保卫战,要求我们重新审...

遇见 | 好好说再见,生死两相安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回忆起有他陪伴的那些岁月,也会在心里做各种假设:“如果当时换一个选择,父亲会不会走得更好?”没能跟父亲好好说再见 父亲去世已经十余年了。当年,父亲因下腹反复疼痛就诊,经过检查,最终被诊断为恶性肉瘤。这是一种比癌症...

求真证伪 | 有些哮喘,一点儿也不喘

刘女士两个月前感冒后就一直咳嗽,以干咳为主,几乎没有咳痰,也不发热,夜间咳嗽明显,有时伴有喉咙痒。刘女士及家人考虑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到医院查了血常规及甲流、乙流、支原体抗体,结果均显示正常,胸部CT检查结果也正常。刘女士口服头孢克洛一周,效...

求医向导 | 换季咳嗽别硬撑

每到换季的时候,气温总是忽冷忽热。这时,很多人会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咳嗽严重的时候,白天咳、晚上咳,说话多了咳、吸入冷空气也咳……更令人烦恼的是,有时咳嗽持续一个月仍不见好转。 怎么避免换季时咳嗽?长期咳嗽会引发肺炎吗?如何缓解长期咳嗽?咳...

求医向导 | 哪些情况更适合看老年医学科

张奶奶因为腿疼就诊于医院骨科,医生说需要做骨关节炎手术。但是,张奶奶的血压和血糖都很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手术风险较高。张奶奶还有消化道问题,心脏用药会增加消化道的出血风险。基于上述情况,如果张奶奶要接受骨关节炎手术,...

求医向导 | 你的肾,“甜不起”

“以前,我总觉得血糖高一点不疼不痒,哪能想到会把肾伤了!” 58岁的李大叔患糖尿病12年,最近感觉双腿浮肿、浑身没劲儿。到医院一查,医生发现他的尿液里含有大量蛋白质,肾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40%。李大叔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Ⅳ期。其实,每3个糖尿...

求医向导 | 淋巴瘤早发现的“四要”

在我的淋巴瘤患者中,有一位76岁的摄影师。他突然发热,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还有一位年逾七旬的男士自觉口咽部不适,伴有乏力﹑发热等症状,被某医院怀疑为扁桃体炎。另一位41岁的男士因黑便伴上腹部胀痛月余,按常规胃溃疡治疗效果不佳……他...

求医向导 | 夜磨牙,是病吗

晚上睡觉时磨牙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夜里磨牙经常被家人听到,第二天一家人说起来,多半会当成一件趣事。很多人都觉得夜里磨牙是一个小毛病,并不会认为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但也有夜里磨牙严重的人,半夜咬牙咬到牙齿酸痛,早上起来肌肉僵硬,甚至下颌关节...

特需问诊 | 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01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网友提问:我今年55岁,平时很喜欢运动,但听说运动过量对身体不好,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出诊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大家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来判断运动是否过量。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科学计算...

百姓药房 | 这些药物,花粉过敏者要当心

当下正是人们出游踏青的好时节。每到这个时候,我们身边总会有人开始打喷嚏、流鼻涕、抹眼泪,甚至鼻、眼及外耳道奇痒难忍,不戴口罩根本不敢出门,被折磨得苦不堪言。这些多是花粉过敏导致的症状。 花粉过敏是指由花粉引起的一类过敏性疾病,主要累及上呼吸...

百姓药房 | 护肝片,乱吃很伤肝

近年来,护肝片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此前有报道,近五成护肝片被“90后”购买,其中15%的订单产生于凌晨。一边熬夜一边服用护肝片,成为年轻人“朋克养生”的典型写照,殊不知背后隐藏着很多健康风险。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开护肝片的真相,并探讨如何科...

百姓药房 | 被药物“偷走”的听力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有些药物可能成为夺走听力的隐形杀手。60岁的张阿姨就有这样的遭遇。因反复中耳炎导致流脓,她听从邻居的建议,用庆大霉素注射液自行滴耳,结果过了两三天,她出现严重眩晕、无法站立的症状,听力也大幅下降。到医院检查后发现...

中医养生 | 春日养阳,御外邪温五脏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阳气主要起到防御外邪、温煦五脏的作用。在天气忽冷忽热的春季,大家只有顾护体内阳气,使阳气充足,才能增强抵抗力,达到少生病的目的。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 人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畏寒、面色苍白、食欲下降、腰膝酸软、...

中医养生 | 祛湿,不同季节有侧重

如何祛湿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祛湿知识。不同季节有侧重 春季和夏季 春季和夏季是湿气较重的季节,夏季尤甚,由于天气炎热、湿度大,体表腠理多处于开放状态,湿气容易进入人体。春夏之时,人体阳气多循行于肌表,代谢旺盛,...

中医养生 | 食养+乐养,养出好肝脏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时节,同时也是肝气最旺盛的季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和疏通体内气机,保持气血通畅。春季养肝可以促进机体阳气的升发和舒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养肝。以食养肝 饮食调养是养肝的重要方法。中医经典《千金方》言:“当春之时,...

中医养生 | 药补、食补、神补,到底该怎么补

大家也许听过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那么,药补、食补、神补,到底该怎么补?药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热衷于进补,无论有病还是没病,都喜欢吃一些补药,常见的有人参、冬虫夏草、枸杞子、阿胶等。还有一些人常年服用藏红花、三七...

中医养生 | 小小葛根“赛人参”

俗话说:“北有人参,南有葛根。”与人参齐名的葛根,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葛根的名字大有来头。相传晋代时期瘟疫流行,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茅山脚下发现了一种青藤植物,并用此植物的根挽救了众多老百姓的性命。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这种植物命名为葛,它...

中医养生 | 经络不通,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脏腑、官窍、四肢百骸等正常生理活动的完成,都需要通过经络的联络才能实现。经络中的经脉、络脉、经别等就像公路一样,纵横交错,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

心理月刊 | 太心疼!当孩子露出被划伤的手臂

见 字 如 面 你好! 我女儿涵涵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三。涵涵以前是班里的尖子生,性格活泼开朗,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但自从她上了初中,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她不再主动与家人交流,经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即使在家吃饭,也总是低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

心理月刊 | 孩子划伤自己,不是在“作秀”

不是“作秀”或“吓唬”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划伤自己后,会感到震惊和愤怒,甚至认为孩子是在“作秀”或“博取关注”。然而,自残行为往往是孩子内心深处痛苦的表达,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对这些孩子来说,自残并不是为了吓唬家长,而是一种特殊的...

心理月刊 | 灼口综合征:都是焦虑惹的祸

去年,朱阿姨的老伴离世。之后,朱阿姨每天都郁郁寡欢,吃不香也睡不好。三个月前,朱阿姨突然感觉自己的舌头十分疼痛,有烧灼感,而且越到晚上,疼痛越严重。刚开始,舌头的烧灼样疼痛并不影响进食,但后来又出现了口舌干涩,朱阿姨进食或说话都受到了影响。...

心理月刊 | “佛系”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逃避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常以“佛系”自居。他们不肯努力,不愿意进行过多人际交往,也不怎么参与竞争,凡事随遇而安、无欲无求,对待学习也是得过且过。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家长不免为这些孩子感到担忧。“佛系”的孩子是否可以适应未来的生存方...

心理月刊 | 谵妄发作,别忽视心理创伤

黄老先生今年95岁,与90岁老伴一起居家养老多年,平常由子女和护工共同照顾。他性格温和,情绪正常,慢性病控制良好,饮食及大小便都正常,身体还算硬朗,时不时能和亲友一起下象棋娱乐娱乐。 3个多月前,黄老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及行为异...

吃出健美 | 减重,选营养师还是DeepSeek

如今,减重方法层出不穷。在营养师、运动师和医生的指导下健康减重,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的方式。近来,借助人工智能如DeepSeek指导减重,逐渐成为减重人群关注的一种方式。 王女士多次减重失败,今年下定决心,一定要减重成功,她同时寻求了营...

吃出健美 | 野菜虽美味,误食易中毒

当下,不少人会出门踏青、野餐,看到田野间、小河边的野菜,就忍不住想摘回家尝尝味道。可是,你确定采摘的都是能安全食用的野菜吗?实际上,有些植物是有毒的,它们或是外观上与平日食用的蔬菜相似,或因成熟度难以判断,最终被人们误食,结果引发中毒。以下...

吃出健美 | 你的胰腺可能在服“消化苦役”

凌晨的急诊室里,32岁的外卖小哥阿杰蜷缩在病床上,面色苍白。7小时前,阿杰和同事吃了一顿火锅,而此刻,他感觉仿佛有把烧红的铁钳在他肚子里翻搅。“我就多吃了几片毛肚……”他嘟囔着,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血管里正上演着一场“奶茶暴动”——淡黄色的油脂...

妈咪宝贝 | “多囊妈妈”孕期注意事项

【编前语】 上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正常生育吗》一文刊发后,有读者致电咨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孕期和产后的注意事项。为此,本期我们邀请医生根据专业指南,详细解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孕期的管理要点及产后的维护重点,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保...

妈咪宝贝 | 认识诺如病毒这个“狠角色”

春季不仅是花草树木的“主场”,也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儿童更是诺如病毒的易感人群。面对来势汹汹的诺如病毒,我们应该主动了解它:诺如病毒究竟从哪儿来?又该如何防范?揭开诺如病毒的“神秘面纱”,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暴发性胃肠炎的祸首 ...

妈咪宝贝 | 女童性早熟有哪些苗头

在女童的成长过程中,性早熟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研究发现,女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是男童的5~10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性早熟可能影响女童的身高,还可能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及时干预性早熟的第一步是及时发现,超声检查在诊断和评估女童性早熟...

妈咪宝贝 | 直面青春期的“声音革命”

嗓音通常被认为是人们的“第二面孔”,每个人的声线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渴望拥有优美动听的天籁之音。人的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嗓音都会有所不同。在所有阶段中,青春期的嗓音变化最为明显,孩子们的声音会由天真稚嫩的童声转变为浑厚圆润的成年人声,完成...

运动美容 | 运动中该如何护眼

不久前,某运动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训练中眼睛意外受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公开视频中,该运动员讲述了自己眼睛受伤的过程,言语中透露出对视力能否恢复的担忧。 由于眼睛的位置特殊,易受伤害,加上运动中大家容易忽视对眼睛的保护,所以,运动中...

运动美容 | 过敏儿童到底能不能运动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是外出旅行和运动的好时机。门诊中,不少家长咨询:“家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到底能不能外出活动或运动呢?” 轻微的过敏症状可能只表现为频繁打喷嚏或全身瘙痒,但严重过敏也可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导致哮喘急性发作。为了避免孩子发生严重...

运动美容 | “一笑嘴就歪”,怎么办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时刻:拍照咧嘴笑,照片里的嘴却歪向一边;和朋友聊天正开心,对方却总是盯着你的嘴看……这很可能是唇部表情肌力量不平衡在“捣鬼”。嘴歪了:肌肉在“打架” 在面部美学与功能领域中,唇部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是面部表情的重要...

康复之家 | 关节疼痛?教你几招来缓解

关节是人体活动的轴承,承担着支撑与运动双重使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运动损伤或疾病影响,全球约有15%的人群长期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骨关节炎已经成为60岁以上人群致残的第二大诱因。居家康复凭借便捷性和个体化优势...

康复之家 | 老年人低血压,不可放任不管

近日,76岁的张大爷来到诊室,说他之前由坐位转为直立位时,或者起床太猛时,经常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平时也没重视,之前也没看过医生。前几天起夜时,张大爷因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而摔倒,导致左手掌骨骨折和左侧鼻骨骨折,到急诊做...

优品生活 | 口香糖,你嚼对了吗

口香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早在1848年,美国人约翰·柯蒂斯发现当地人喜欢通过嚼树脂来清新口腔,便使用云杉树脂和蜂蜡制作了第一批商业口香糖。如今,口香糖已经成为有着多种口味和功效的常见零食。嚼口香糖的益处 有益口腔健康 嚼口香糖可...

优品生活 | 初上高原,如何做到美梦香甜

美丽而又充满神秘感的青藏高原,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领略壮美的风光。很多初上高原的朋友都会出现晚上睡不着的情况,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不高,第二天仍然感觉很疲惫。这就是急性高原睡眠障碍,是初到高海拔地区人群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 作为...

优品生活 | 用对牙线,不做“超级塞牙人”

小李每天早晚都刷牙,但刷牙后,牙齿间仍有食物残渣残留,牙龈时常肿痛难耐。在江苏省口腔医院门诊,医生告诉小李,他是因口腔清洁不够彻底导致的牙龈炎,类似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此时,牙线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救场英雄”。 牙线是一种小巧而强大的口腔...

优品生活 | 在户外,如何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近些年,带有探险性质的户外运动,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饮用水是此类运动中重要的物资。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在户外获取安全饮用水的方法。 1.提前储备 如果条件允许,在户外运动开始前,尽量携带足够的饮用水。 2.煮沸法 当无法直接获得安全的...

每月杂谈 | 被忽视的成年人多动症

最近,有一个词在社交媒体上非常火,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很多成年人宣称自己得了这种病,但他们却遭到了广大网民的冷嘲热讽。大家觉得,这些人只是短视频看多了,或者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无独有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科...

偶尔治愈 | 活出仙人掌一般的人生

出生于1987年的芳芳个子小小的,但整个人能量满满。今年的国际罕见病日前后,她在朋友圈里记录了自己参与义诊、开展线上医患交流会,以及看望病友的经历,虽奔波于全国各地,字里行间却是她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 “我就是仙人掌,插哪儿活哪儿。”电视剧...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