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肾,“甜不起”

作者: 金美玲

你的肾,“甜不起”0

“以前,我总觉得血糖高一点不疼不痒,哪能想到会把肾伤了!”

58岁的李大叔患糖尿病12年,最近感觉双腿浮肿、浑身没劲儿。到医院一查,医生发现他的尿液里含有大量蛋白质,肾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40%。李大叔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Ⅳ期。其实,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会出现肾损伤,约1/5的患者会在10年内进展为尿毒症。所以,血糖高了,也要留心肾脏健康。

糖尿病为何会“伤肾”

我们的肾脏如同一个“筛子”,每天都在过滤血液,将有用的营养物质回收,把废物排入尿液。而在长期高血糖的环境下,肾脏这台机器就好像被灌入了“腐蚀性液体”。首先,糖分持续侵蚀肾小球毛细血管,“筛孔”被撑大,导致本应保留的蛋白质大量漏出。接着,高血糖产生的糖毒产物在肾脏堆积,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使健康肾脏组织逐渐硬化、萎缩。

更危险的是,六成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这双重压力就如同“用重锤敲打筛子”,加速了肾脏损伤的恶性循环。因此,控制血糖和血压是保护肾脏的关键因素。

从预警到尿毒症的五个阶段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如同“温水煮青蛙”,可分为五个渐进的阶段。

糖尿病肾病Ⅰ期(高滤过期) 肾脏超负荷运转,过滤速度加快,但表面无症状。此时,患者体检结果可能显示肾脏增大。

糖尿病肾病Ⅱ期(静息期) 肾组织开始出现微小损伤,患者偶尔会出现晨起眼睑浮肿或双腿肿胀的情况,但此时尿液检查仍然正常。

糖尿病肾病Ⅲ期(早期肾病) 此时出现“泡沫尿”,及时干预仍可逆转。

糖尿病肾病Ⅳ期(显性肾病) 水肿加重,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多,此时肾功能损伤已不可逆。

糖尿病肾病Ⅴ期(尿毒症期) 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带尿味,严重贫血,此时患者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方可维持生命。

如何抓住逆转黄金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患者在糖尿病肾病Ⅲ期前及时发现病情,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那么,该如何及时发现病情呢?

首先是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UACR)。这项检查比普通尿检敏感100倍。检测时,患者只需留取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如果检测值<30毫克/克,说明肾脏健康;检测值为30~300毫克/克,提示“筛子”已出现漏洞,要立即干预;检测值>300毫克/克,则意味着肾脏损伤严重,必须尽快就医。

其次是定期复查血肌酐。医生会根据血肌酐值,通过公式计算肾功能评分(eGFR),精准判断肾脏损伤阶段,做到及时治疗。

糖友必看的四步护肾法

第一步:稳住血糖

中青年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老年患者可放宽至<8%。特别提醒独居老人,要严防低血糖风险。在药物选择上,患者如无禁忌证,可选择达格列净,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减轻肾脏过滤压力,还能减少尿蛋白泄漏。“长效控糖针”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一次,不仅能抑制食欲、帮助减重,还能直接保护心肾,特别适合合并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

第二步:降压护肾

患者要将血压严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若已出现蛋白尿,则需提高要求,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药物首选沙坦类或普利类,既能降压也能护肾,但初期需定期抽血监测血肌酐和血钾。

第三步:吃对喝对

患者饮食要遵循“低蛋白、严控盐、巧限钾、精算水”四大原则。

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大豆等优质蛋白;食盐严格限制在每日5克内(约一啤酒瓶盖的量),警惕方便面(1包≈5克盐)、火腿肠(1根≈1克盐)等“隐形盐陷阱”,可用柠檬汁、醋、香草调味替代。当肾功能严重下降(eGFR<30)时,患者要避免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以防心搏骤停。

饮水可采用“量出为入”法,即每日总液体量=前一天尿量+500毫升(包含汤、粥),既避免水肿,又防止脱水。

第四步:动起来

患者要根据自身体力定制阶梯式运动处方。体力较好的糖友可每天快走30分钟,搭配每周两次力量训练。体力不好者可以从练习床边抬腿和握力球开始。注意,患者最好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运动中发生低血糖。

透析还是移植?终末期患者怎么办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选择需量身定制。腹膜透析如同“居家洗肾”,通过腹腔置管每天注入和排出透析液3~4次,适合心功能差、血管条件不佳或需要灵活安排时间的患者。操作中必须严格消毒,以防发生腹膜炎。血液透析则需要患者每周3次到医院,通过手臂的“生命线”动静脉瘘,进行4小时血液透析。

肾移植是患者重获新生的终极方案。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但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

患者必知的5个真相

1.尿蛋白转阴≠痊愈:就像伤口结疤,损伤永远存在,患者需要终身复查。

2.素食伤肾:素食缺乏优质蛋白质,反而会加速肌肉流失,推荐患者通过大豆和鱼肉来摄取优质蛋白质。

3.水肿不能多喝水:如果患者出现水肿,需严格按照前面的“量出为入”法进行饮水量的测算。

4.腰痛≠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无痛,腰痛更可能是腰肌劳损,而不是肾病的症状。

5.保健品不护肾:不合理食用保健品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吃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包括某些蛋白粉、补肾药。

常见问题解答

Q:糖尿病肾病会遗传吗?

A:不会直接遗传,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易感基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Q:肌酐化验结果正常,能排除肾病吗?

A:不能!肾功能损失50%时,肌酐仍可能正常,需结合eGFR进行判断。

Q:透析后还能工作吗?

A:可以!很多患者做完腹膜透析仍能正常上班,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