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巴瘤早发现的“四要”
作者: 罗学宏在我的淋巴瘤患者中,有一位76岁的摄影师。他突然发热,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还有一位年逾七旬的男士自觉口咽部不适,伴有乏力﹑发热等症状,被某医院怀疑为扁桃体炎。另一位41岁的男士因黑便伴上腹部胀痛月余,按常规胃溃疡治疗效果不佳……他们最终都被确诊为淋巴瘤。《2019年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上的数据显示,约43%的淋巴瘤患者有过误诊经历,51%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才得到确诊。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俗称淋巴癌。资料显示,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按病理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的多发年龄段有两个,一是青少年时期,二是老年时期。淋巴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肿瘤第一位。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病例,这意味着,大概每5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缺乏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略,造成误诊和漏诊。怎样才能减少误诊和漏诊呢?临床实践证明,做到以下“四要”有助于淋巴瘤的早发现。
一要 淋巴瘤高危人群,要筛查
淋巴瘤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如器官移植后的患者)。
●长期暴露于辐射中和有害化学物质(如染发剂、除草剂、苯)中的人。
●既往接受放疗或化疗者。
●某些病毒感染者,病毒包括HCV(丙型肝炎病毒)、HTLV-1(人类逆转录病毒)、HPV(人乳头瘤病毒)等。
二要 早期六大征兆,要熟悉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常见于颈部或腹股沟部,呈大豆或枣核大小,中等硬度,压迫时无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结丰富的部位会陆续出现肿块。在出现牙痛、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时,淋巴结有痛感,就医时应加以鉴别。体重明显下降 短时间内体重不明原因下降10%左右,就应该警惕是淋巴瘤惹的祸。
发热 淋巴瘤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热、盗汗等症状。患者发热主要以低热为主,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甚至大汗淋漓。
脑部症状 当淋巴瘤影响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变化、头部疼痛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抽搐和癫痫发作。
皮肤瘙痒 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出现莫名瘙痒,但患者没有过敏或是荨麻疹,此时要警惕恶性淋巴瘤。
其他不明原因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疲劳、食欲减退等,常被忽视。
三要 初步识别方法,要学会
学会自查淋巴结有助于初步识别疾病。检查淋巴结时,手法以“扪”为主,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在体表进行触摸和轻轻滑动,同时做到“看”“触”“摸”“查”并举。
看 看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淋巴结集结处,是否有一个或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的初期表现。
触 按压淋巴结看有无痛感,如果有痛感,那可能是炎症;如果没有痛感,要高度重视,因为肿瘤常常是无痛性的。临床上很多人在几个月前或更长时间以前就发现淋巴结肿大,却因为不疼不痒而忽视了。
摸 感受淋巴结的软硬程度。不同的淋巴结触感不同,偏软的淋巴结摸上去有点像嘴唇的硬度;中等软硬度的淋巴结触感与鼻头相似;偏硬的淋巴结,摸上去像额头。触感偏软的淋巴结以炎症为主,触感偏硬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活动度。一般炎症产生的淋巴结,摸上去会前后左右移动,而肿瘤引起的淋巴结往往和周围组织紧紧粘连在一起,边界不清楚,不会移动。
查 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过一段时间后会消退;恶性淋巴瘤则会不停地增长,甚至融合成块状。所以,我们要检查淋巴结的生长速度。
如果发现可疑淋巴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穿刺活检,以便确诊。
四要 下列检查,要重视
血常规及血涂片 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出现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外周血还会出现淋巴瘤细胞。
骨髓涂片及活检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骨髓涂片可见淋巴瘤细胞,细胞体积较大,形态明显异常,可见“拖尾现象”。淋巴瘤细胞≥20%就是淋巴瘤白血病,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瘤细胞聚集浸润。
血生化 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与肿瘤负荷有关,为预后不良指标。淋巴瘤患者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的现象。
脑脊液检查 中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Ⅲ/Ⅳ期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检查结果可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升高,生化蛋白量增加,病理检查或流式细胞术检查可发现淋巴瘤细胞。
内镜检查 如为胃肠道淋巴瘤,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
超声检查 初步评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CT扫描 评估全身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及内脏器官是否受累。
PET-CT 结合代谢信息,帮助判断肿瘤的活跃程度和分期。
MRI 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或骨骼是否受累。
切除活检 切除整个淋巴结进行病理学分析,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的来源,也可以判断肿瘤的具体类型。
别轻易放弃,淋巴瘤可以治愈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淋巴瘤归为可以治愈的疾病,且早期淋巴瘤患者治愈率高。临床常用的淋巴瘤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仅限于切除活检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或切除骨、肠、肺、肾、睾丸等器官外的淋巴瘤,以及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式。
近20年来,我国在淋巴瘤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患者的治愈率大幅提升。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能够达到70%~80%,甚至更高。在临床中,我们总结了四点治疗经验供患者借鉴。
1.积极的心态。患者要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用顽强的意志与癌细胞斗智斗勇,不放弃,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
2.科学的治疗。坚信科学的力量,选择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方式,与医生密切合作,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3.定期检查。这一点至关重要!淋巴瘤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来确定,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医生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体能。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还有助于减轻治疗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