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养阳,御外邪温五脏
作者: 郭仲华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阳气主要起到防御外邪、温煦五脏的作用。在天气忽冷忽热的春季,大家只有顾护体内阳气,使阳气充足,才能增强抵抗力,达到少生病的目的。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
人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畏寒、面色苍白、食欲下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等症状,更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五脏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心阳不足者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胸痛等;脾阳不足者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下利清谷等;肾阳虚者表现为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小便清长等。
春季如何养阳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在春天补养阳气。
起居有常 熬夜伤阳气,大家平时要注意作息规律,最好在晚上11时前入睡。
适当运动 春季气温升高,大家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但运动要适度,并非量越大、时间越长越好。中老年人比较适合快走、慢跑、骑行、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饮食有节 春季少吃损伤脾胃阳气的寒凉食物,可适当吃一些温补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芹菜、葱、姜、蒜、胡椒、大枣、桂圆等,以促进体内阳气恢复。阳虚症状明显或者反复感冒的人群,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补养体内阳气。下面为大家推荐两款食疗方。
山药枸杞子汤 取山药200克,干莲子(去芯)20粒,枸杞子20克,银耳6朵,冰糖适量。将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他食材共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3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炖至汤稠即可。每日服用2次。
该食疗方中,山药可健脾补肾,莲子肉可养血安神,枸杞子可滋补肝肾,银耳可滋阴生津,四者共奏益气养阴、补肝益肾之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 取羊肉250克,生姜20克,当归15克,料酒、盐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羊肉去筋膜,焯水后切片。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少许料酒,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吃肉喝汤。
该食疗方中,生姜可散寒温阳,当归可活血补血,羊肉可温补肝肾,三者共奏温中散寒、补气益肾之效。
穴位按摩 按摩关元、足三里、阳池、合谷、阳谷等穴位,可起到活血、助阳、通脉、温经、散寒的作用。大家亦可艾灸上述穴位。
中药浴足 中药浴足不仅有助于养阳,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增强体质。这里推荐一个浴足方:取艾叶30克,生姜30克,红花15克,花椒15克,加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摄氏度左右时泡脚。每天1次,每次30分钟。
春季宜喝养生粥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刘增利
菠菜粥
材料:菠菜100克,粳米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焯烫,取出切段。将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最后放入适量盐、味精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养血平肝的作用,适合肝血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晕、贫血患者及糖尿病患者服食。
十全养生粥
材料:黑米、粳米、小米、绿豆、红豆、燕麦、荞麦、黑芝麻、桂圆肉各10克,红枣5枚。
做法:将黑米、小米、绿豆、红豆、燕麦、荞麦、黑芝麻洗净后浸泡2小时,桂圆、粳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可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红糖。
功效:春季阳气生发,多吃种子类的食物有助于身体绽放生机。此粥含有多种谷物及豆类食物,具有益肝和胃、润肠通便、补中益气的作用,适合一般人群服食。
香菜粥
材料:香菜30克,粳米50克,麦芽糖20克。
做法:将香菜洗净、切碎,粳米洗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熟时加入香菜末、麦芽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发汗解表、下气消食、健脾和中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的预防及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将麦芽糖更换为北沙参20克。
生姜红枣粥
材料:生姜10克,红枣5枚,粳米50克。
做法:将生姜切片,红枣洗净、去核、掰开,粳米洗净。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粥熟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温中散寒、养血和胃的作用,辛温而不燥烈,扶正而不滞邪,可作为老年体虚者外感证的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