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能卖出去的好产品就那么几个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在中央电视台每一次收视率、观众满意度调查中,在一套播出的几档新闻节目总是能轻松名列所有其他类栏目之前。“中国人每天的收视曲线呈现三波峰形状,可以说每一次起伏都与新闻节目密切相关。”喻国明说,“确切地说,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养成了中国人这种特殊的收视习惯。”有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新闻节目的风光:早间一个小时的《东方时空》,一年的广告额超过中央二套一个频道的总和;中央电视台一年的广告费,有一半多集中在一套18:50到20:00这一个多小时的时段内。

获得极高收视率的新闻节目确实曾是中国电视最成功的典范,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再简单沉湎于高收视率的快乐之中。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清楚记得一次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竞标的时候,步步高总裁段永平对他说的话:“那么多人骂你们,说你们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收了这么多广告,可我恰恰觉得你们挺可怜的——说明你们的好栏目就这么少,能卖出去的好产品就这么几个。”

新闻:能卖出去的好产品就那么几个0

“像《东方时空》这种杂志型的电视栏目,刚一出现就迎头彩,可说到底它并不适合在观众们都匆匆忙忙的早间出现。”白岩松指出,无论是《东方之子》还是《生活空间》,都是需要坐下来仔细从头到尾看的,显然并不符合那个时段观众只需要也只能快节奏地听新闻的实际需求。而且按有关调查,这个时间段打开电视的职业构成依次为工人、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干部和私营个体户,收入比较高和很高的只占5.5%,与《东方时空》比较浓重的人文气息也不甚合拍。“然而《东方时空》就活了7年,而且还活得那么好,说明早间的新闻战打得实在不够激烈。”白岩松说。

新闻:能卖出去的好产品就那么几个1

对极高收视率敝帚自珍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全国人民长年累月被迫在同时看同一种新闻节目。“我们需要可以看新闻联播、也可以看另一个新闻网的新闻节目的日子,大家不同的新闻视角、内容、编排,甚至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也好。”一位网友在BBS上呼吁道。

这必然使那些占据黄金时段的王牌栏目收视率骤然下降。“人们现在是没有选择,而市场经济恰好就是一种选择经济。”白岩松同意说,“高收视率被稀释,恰恰是因为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品的栏目,这样的传媒是健康的。”在白岩松看来,作为一个大众化媒体的电视将来可能可爱起来,变成不仅提供大量大众需求的节目,也像金字塔一样越靠近顶部提供各种可能的选择。他举例说,同样是新闻栏目,关注新闻的人又有所不同,有人是知道今天发生什么新闻就可以了,这就像金字塔的底座一样包括最大批的人;然后还有一部分人关注新闻中的人,还有人关注新闻背后是什么,需要你告诉他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就要有相对应的栏目了。“而像《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关心的是纵深调查,全方位的提供各种背景,但他们不需6要替他们下结论,只需要提供各种作料、配菜,他们用自己的思想来炒这盘菜,这又需要相对应的栏目。”

尽管去年策划一年的将中央一套改造为新闻频道的努力最终夭折,但电视制作者们仍未放弃梦想。白岩松说:“频道的划分导致电视栏目的细化,这种细化与我们现在按照时段来划分新闻节目的思路完全不同,它不再是同质的,而是根据不同层次人的需求设置栏目,安排在与目标观众相适合的时间段播出,它不再仅仅解决吃饱的问题,而且要让人吃好。它不追求火,追求的是固定层面那批人的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