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来我们怎么看电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剑宇)
怎么看?
这个问题在互联网热潮的背景下,很吸引人。互联网的两个概念对电视产生着影响:一是网络中的每个个人和每个机构都将互联,互联网的技术专家发誓说,这是一个一定会实现的目标,让每个人都到达地球的边边角角。二是互联网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组织自己的接收内容。
满足这两个欲望最极端的东西,就是穿在身上的电脑。
美国高中生麦克尔·萨塞克因受到《连线》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才决定研制出一种可穿在身上,而且能够和摄像机连在一起使用的电脑。这台电脑包括连接到电脑上的索尼显示护目镜,而电脑则系在捆绑于用户大腿上的一根带子上面。它还可以借用无线装置,把视频图像传送到一部台式电脑上,为互联网网站所使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尼葛罗庞帝先生和他的同事斯蒂文·施瓦茨对这位高中生的想法表示首肯。
这并不完全是个梦想。IBM公司称它明年初将推出可穿在身上的电脑。这种电脑的头盔式显示器与一条黑色宽肩带相连,肩带里面有电脑处理硬件;显示器是一个大小和牙刷差不多的长条,从受话器一侧伸出,就像一个单片眼镜。它在使用者眼前显示电脑屏幕图像,使用者可以用
语音命令或鼠标控制电脑。鼠标就像一个飞行手柄,鼠标按键就像扳机。
你愿意生活得像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战士一样,眼前随时横着一个屏幕吗?现在的想象是,即使屏幕是一个类似于眼镜一样的长条,好像也难以接受。日本的一个电视节目里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一个电视主持人对他的同伴眼镜上外接一个像小电视屏幕那样的装置表示很难接受,他的同伴说:“当年人们开始使用索尼‘随身听’的时候,耳朵里老塞着一个耳机,腰上别一个黑块,大家都觉得是个怪物呢。现在呢?”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爱好者正关心什么时候呼机上、手机上,甚至手表上都会有一个活动的画面。也许2002年,可以坐在出租车里看世界杯足球赛了。
出差住宾馆的人经常可以看到酒店里的VOD点播电视,在深圳、上海和广东,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点播电视的家庭用户已经在埋怨供选择的节
目太少了。点播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剩下的就是如何像互联网一样,可以看到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在冬天是如何吃肉猫冬的镜头了。
从技术角度考虑,将来的电视前景很费思量,技术专家甚至不能给出将来电视、互联网,还有各种信息接收装置的形态。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些都叫做“电视”——能够出影像和文字的屏幕。虽然这个说法很不“科学”,但它说的是一种心态,“别再谈那些搞不懂的什么HTTP语言了,互联网的麻烦就是让人们被‘技术’弄得团团转,搞不懂的人以为自己很自卑呢。”
人们既然有本事把互联网挂在身上,相信也一定能让它从身上“消失”。
北京人收看电视的时段分布
娱乐节目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曾经策划过北京巴黎对抗赛的《城市之间》现在已经停播了(黄文 摄)
看什么?
解决了怎么看的事情,剩下的就是看什么了。
8月8日,杨澜领导的阳光文化网络所属阳光卫视通过亚洲卫星公司的S3号卫星向其所覆盖的亚太地区播放。和大陆观众熟知其名但未闻其详的凤凰卫视不一样,阳光卫视没有新闻节目,是一个以历史文化及人物传记为主题的卫星频道。
这个频道在开播前,已经获得了一亿元港币的广告认购。杨澜介绍说,像“阳光卫视”这样的频道一年的节目制作、管理和运营的费用在1.5亿左右,所以“阳光卫视可望在1年半的时间里实现盈利”。
两个月前,由“阳光文化”制作的《千年回望》系列纪录片晚上10点在北京有线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收视率超过了前期同档节目的几倍,贴片广告销售一空,这类主题节目市场前景可见一斑。
从美国一个传媒研究机构梅耶集团(Myers Group)做的一个全美媒体影响指数,可以看到杨澜初步成功的数字背景。在这个指数的前10名中,“传统”的电视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TV、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TV和全美广播公司ABC-TV,分别名列第5、第9和第10,而其他无一例外都是专项的主题电视频道,包括前4名的A&E电视网络、Discovery发现频道、体育频道ESPN、新闻频道CNN和后面的Learning学习频道和History历史频道等。
“阳光卫视”的节目除了部分自己制作之外,主要来源正是A&E电视网络、History历史频道的主题节目。你可以说杨澜的成功是美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的复制,但是更重要的,主题节目的市场在中国的发掘,说明了中国传媒市场正走向一个“分众”化的市场。杨澜丈夫吴征在香港亚视创造一举超过香港无线电视的辉煌成绩正是以分众化节目的编播为战略核心。想想当年中国观众沉迷在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节目时,这个市场已经显现了端倪。
不能说这个市场是在互联网的潮流带动下启动的,但是分众市场的启动的确是在互联网充分开发了中国传媒受众的胃口和想象力之后。可以说,互联网的深入和电视市场的深化神奇般地踩上了同样的步伐。
大制作和小制作
如果说以“阳光卫视”的节目代表是大制作,也许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小制作”的节目。
这个前景说的是目前数码摄像设备和数码编辑技术从专业走到了民间,一个讲述自己宠爱的狗的个人主页上展现的不仅有它的照片和起居文字介绍,它的日常活动图像和主人与宠物的亲昵生活又何尝不是摄像的素材呢?也许你不喜欢养狗,但是狗的主人的亲人也许正在大洋的彼岸,他(她)很想看到真实的家庭生活状况,一个终端显示设备可以帮助实现这个愿望。或者你还想自己制作一个更大众化的节目,你的戏剧小组、你的编辑部的故事都可以在一个无所不通的网络中获得展示的空间。
享受大制作的劳动智慧和个人生活的体验交流都有理由和条件在网络上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