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界等待的是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杨效)
2000年7月30日俄罗斯海军节时,“库尔斯克”号官兵在塞维拉莫尔军港探头接受检阅时给人们留下了最后印象(法新社 供图)
8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艘参加军事演习的俄海军“奥斯卡”级万吨战略核潜艇沉没在巴伦支海。出于保守军事机密的考虑,俄罗斯海军新闻局和俄罗斯国防部均没有透露这艘1995年才开始服役的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的具体时间与具体地点。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记者从北海舰队基地摩尔曼斯克发回的报道称,潜艇上的官兵关闭了核反应堆和电力系统,让整艘潜艇“坐”在海底,等待水面船只的救援。
从那一刻,这个世界也开始了等待。
北冰洋海底冷战
8月11日,即在公布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消息两天前,普京在俄罗斯安全会议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大量的部队停止训练,如果飞行员不飞行,水兵只在特殊情况下离港出海,那么怎么能够说军队的状况是良好的?”
普京继承了一个包袱。俄罗斯坚持认为它是一个世界强国,它的海军拒不让它的数以百计的前苏联时代的生锈舰只和潜艇报废,也拒绝由西方专家来拆除核反应堆及核潜艇,而宁愿将废弃的核反应堆沉入海底。
实际上,俄罗斯以北的北极水域是在高科技较量中训练船员的重要舞台,对库尔斯克号的巨额投资也表明了俄罗斯在冷战后的军事战略。也许普京是在被动前提下才作出这样的选择。《简氏防务周刊》的军事分析家保罗·比弗说:“就侵犯领空或军队隔着边境对峙而言,冷战已经结束。但在北冰洋的水下,冷战仍在继续。”
美国并不隐瞒这一事实。库尔斯克号出事的时候,美国的两艘潜艇曾在这一地区监视库尔斯克号参加的军事演习,海军“皇家号”在距库尔斯克号250英里以外搜集声波资料。
没有能够让苏联永存的武器能否维系俄罗斯的大国梦想呢?在里根行政分支中曾任助理国防部长的劳伦斯·科布就曾残酷地称:“过去20年的情况表明俄罗斯不能与美国竞争,同英国和法国一样,它必须适应帝国结束的现实。俄罗斯力图保持它是大国的幻觉的时间越长,俄罗斯勇敢的军人的无谓牺牲就越多。”
漫长的等待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前苏联奉行公开性原则,新闻媒体开始获得更多的自由。2000年8月18日,《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一篇题为《他们是如何撤谎的》的文章,详细指出海军有关库尔斯克号事故说法的许多不一致之处。俄罗斯媒体在这场灾难中发挥的所有作用都源于1986年。但
是在当年,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发生灾难时,是外国科学家发现核泄漏之后,俄当局才发表简短声明证实这一事件。
1989年,“共青团号”在挪威附近起火,造成42人丧生,当时苏军有命令不允许船员使用国际呼救信号“SOS”向外求救。1995年,俄罗斯在太平洋上的领土萨哈林岛发生地震时,日本人曾主动要求提供援助,但也遭到俄方拒绝。当俄罗斯救援小分队到达该岛时,死亡人数已增至
2000人。
在沉没事件之后,俄罗斯报纸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装备很差的俄罗斯海军在政治压力之下为维护国家尊严而被推到生命的极限。8月16日,俄罗斯海军司令部的消息灵通人士曾说,任何一个理智的官员都没有提需要外国参加救援,海军高层领导人中已出现辞职的现象,谁也不愿
意无缘无故地承担责任。下属要求长官在就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做出的决定上签字,将领们不知为什么认为,哪怕只有一个船员是靠别国帮助得救的,也一定被看作是政治事故。
根据西方媒体的评论,请求外国援助,这将损害俄罗斯的尊严,也将丢失核潜艇的秘密性。法国《世界报》说,“从一开始,这件事就表明,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领导人、军方和公民的心态仍然扎根于苏维埃制度的弊病之中”。而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更为恶毒,它们声称:“俄海军对这场危机的混乱反应和俄政府对局势毫无把握的控制表明,一个步履蹒跚地由共产党极权制向开放式民主过渡的国家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所陷于的尴尬。”
这个世界等待的是什么?
从8月14日俄方宣布潜艇沉没,到8月21日挪威潜水员打开第九舱的救生舱,这个世界等待的是一个奇迹吗?有消息称,正是8月14日这一天,北方舰队已经为库尔斯克号船员订购了120口棺材。
8月15日,俄海军发言人称,失事潜艇上的船员还活着,救援小组与船员还能保持联系。而在库尔斯克号附近巡游的美军潜艇说,不断有气泡从库尔斯克号中冒出来,潜艇已经进水了。俄军方估计,只有两个舱被水淹没,但最后的结果是第九舱也早已注满了海水。
种种谜团缠绕在库尔斯克号上,潜艇沉没的原因是什么?是碰撞还是爆炸?有消息说,北海舰队在沉船地点试射了一枚超级机密的鱼雷,库尔斯克号可能在那里被误炸。
船员究竟是在何时死亡?到底有多少船员?所有可能存在的秘密将留待日后的调查,它将成为一个新故事,就像美国记者奥夫利拼命调查美国潜艇“天蝎号”在1968年5月的沉没一样——它是因为故障而沉没吗?
有多少事情讳莫如深,将成为永远的历史的谜团。但揭示真相的努力永远不会停歇,因为这个世界等待的不是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这个世界等待的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期待能够实现——人的生命得到尊重,国家的尊严与机密不能成为轻视人民的借口。
库尔斯克号的哀伤只是这个等待的哀伤中的一小部分。
8月12日(莫斯科时间)
晚11:30,在俄罗斯和挪威北面的巴伦支海参加海军军事演习的核潜艇K141(库尔斯克号)未能进行无线电联络。
8月13日
凌晨3:21,俄罗斯一艘巡洋舰的回音测探仪发现海底有异常情况——库尔斯克号沉没。
上午10:00,第一艘救援船抵达出事现场。
8月14日
上午11:00,俄海军第一次报告说,库尔斯克号沉至海底。
下午2:00,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报道,库尔斯克号船头进水,艇上已断电。
下午4:00,海军否认船头进水。
下午6:00,弗拉基米尔·库罗耶多夫海军上将说,“结果良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晚上,英美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8月15日
早晨5:00,狂风暴雨中断救援工作。
上午9:00,俄海军称,船员还活着,他们能处理这一事故,不需要外国援助。
下午3:00,救援工作重新开始
晚上,驻布鲁塞尔的俄罗斯军官与北约讨论可提供的帮助。
8月16日
凌晨3点至早上7点,救援舱的两次努力以失败告终。
下午3:00,在俄南部休假的普京总统说形势很严峻。副总理伊利亚·克列巴诺夫说,潜艇上没有人存活的迹象。
下午4:00,库罗耶多夫将军说,俄罗斯将向英国和挪威请求帮助。
晚7:00,装载着英国LR5救生艇的飞机抵达挪威的特隆赫姆。
8月17日
由于恶劣的天气,能见度差,6次新的营救努力告于失败。
装载LR5和营救人员的增援船驶离特隆赫姆,载有挪威潜水员的“海鹰”号前往失事地点。
8月18日
俄罗斯电视台报道,一个救生舱停靠上了潜艇,但由于电池消耗过大、电压降低不得不放弃进入潜艇的尝试。
普京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营救船员的希望“极为渺茫”。普京提前从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上返回莫斯科。
8月19日
北海舰队总参谋长莫察克上将说,船员生存的希望已经没有了。他说,潜艇前部发生爆炸,海水涌进艇内,许多船员当场死亡。
8:30挪威船“诺曼德派厄号”装载着LR5深海救援艇到达失事地点。
午夜,“海鹰”号抵达失事地点,新的救援将从20日上午6:00至8:00开始。
莫斯科的民众手执蜡烛,为被困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的全体官兵默默祈祷(法新社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