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动画奇才尼克·帕克和他的《鸡场大逃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志红)

英国动画奇才尼克·帕克和他的《鸡场大逃亡》0  

自负的美国公鸡张开他的翅膀  

置身于今夏好莱坞高科技电脑动画的狂飙之中,(鸡场大逃亡》看上去像是“龟兔赛跑”中的乌龟:笨拙,呆头呆脑,又带着堂吉诃德式的狂想。而这部80分钟的黏土动画选在6月23日与迪斯尼的《太阳帝国》同日首映,则又像是个时代错误。

只是这个错误错得恰到好处。

可爱的母鸡们在美国上映的第一周便创下了1750万美元的票房佳绩,6月30日在英国上映后更夺得票房榜首,一位叫安妮的英国小女孩在网上说:“我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便笑个不停,一直笑到影片结束。我要向这个片子的制作人三呼万岁!”

影片的场景设置在50年代的英国约克郡。特威迪鸡场的母鸡们多年来一直试图从这个牢笼中逃出去,但屡试屡败。为首的是一只叫金格的不屈不挠的母鸡(由朱利亚·萨瓦拉配音)。不过现在,逃跑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了。贪婪的特威迪太太认为蛋场的生意不够好,因此马上就要在鸡场安装一台鸡排制造机。我们这些被命运弄得昏头昏脑的女英雄们似乎立刻就要面临着被集体灭绝的危险。金格有一次甚至险些被倒吊着,喂进那恶魔般恐怖的机器。我们已经可以闻到烧焦的鸡场大屠杀的味道了。

但是随着一只会飞的公鸡罗基(由梅尔·吉布森配音)的到来,气氛阴郁的鸡场中出现了新的希望。这是一只神气活现的美国公鸡,在从马戏团逃跑的途中误入鸡场。特威迪夫妇己经在帮助马戏团主人捉拿他,而他与母鸡金格的一见钟情更使得他迫切地需要帮助这些母鸡逃离鸡场。余下的任务便是如何教会这些不会飞的母鸡飞行了。

尽管情节简单,但影片的设计者似乎并不急于让观众为他们叫好。影片的开头异常宁静,但观众被逐步导入一个由色彩鲜艳的黏土做的母鸡、老鼠和人的美妙世界,最后再一步一步地达到高潮。

确切地说应该是喜剧的高潮,因为它的台词中充满了怪异的英国式的轻描淡写与幽默,同时还布满了只在集中营中才会有的屈曲怪诞的比喻。

影片的导演兼制作人——英国动画奇才尼克·帕克被人称作“40岁的青春期大男孩”。他身形消瘦,话音柔和,对人礼貌得有点儿带神经质。他所执导的系列动画短片《华莱士与格罗米》曾两度荣获奥斯卡奖,短片的主角是一个有着柔和声音的发明家和一只不说话但却足智多谋的狗。

英国动画奇才尼克·帕克和他的《鸡场大逃亡》1

三次奥斯卡奖得主尼克·帕克

与其他动画形式相比,帕克似乎更偏爱赫土动画。猫土动画有一种电脑动画所不具备的真实感,观众也极易与动画角色产生认同;惟一不足的是:黏土动画的制片过程十分辛苦。每拍摄一格胶片,制作者要用手工将剧中角色的姿态进行微小的移动,这样才能在影片播放时产生连续的动作效果。《华莱士与格罗米》的第一集《辉煌假日》完全由帕克自己制作,历时6年才完成;而此次依赖“梦工厂”的投资,帕克雇佣了300人参与《鸡场大逃亡》的制作,前后也仍然用了8年时间。“我感觉后者的工作量比前者要多20至30倍。”影片完成以后,帕克不无感慨地说。

母鸡的造型也为影片增加了技术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选择的母鸡是最不适合拿来做动画的动物。”帕克说。母鸡的腿细,身体则又大又圆,带有明显的头重脚轻之感,站立非常困难。但也许正是母鸡这种天生的滑稽感使帕克最终决定选择母鸡作为影片的主角。

对二战影片(胜利大逃亡)和《17号战俘营》的喜爱无疑也帮助帕克形成了对影片主题的构思。

只是在未来,这种质朴得近乎笨拙的手工动画能否竞争得过好莱坞的电脑动画大片呢?“我认为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特色,”帕克说。“我本人非常喜爱Pixar和他们的《玩具总动员》。我也很爱看《恐龙》这部片子。用电脑动画可以实现几乎任何事情,我想人们对此已经知道得非常清楚了。但电脑也只是一个工具,就像黏土是工具一样,它们永远也超越不了思想。如果人们走出电影院时的评论是:‘动画效果不错,只是电影太糟了’,那将是最糟糕的事。”

不过,当人们看罢《鸡场大逃亡》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他们一定不会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