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国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意)

到美国去0

1980年冬季奥运会,在加拿大普莱希德湖,苏联队在冰球决赛中以3∶4负于美国队,此前的4届冬奥会,苏联队都是冠军。萨拉文·费德索夫说:“我有60多块金牌,8块是世界冠军,10块是欧洲冠军,13块是苏联冠军,两块是奥林匹克冠军。但所有人记住的是我们输掉的那场比赛。”

维克多·提克多诺夫,当时苏联队的主教练,现年70岁,任莫斯科红军队教练,他回忆说:“那届奥运会后我大病一场,心力交瘁。”

提克多诺夫将当时的头号门将威拉第斯拉夫换下场被认为是那场比赛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他这样说道:“换下守门员是不明智的,是我的错。可我不想解释这件事。”

20年后,威拉第斯拉夫说他每天都会想起那场比赛,无法遗忘。

苏联代表团的包机回到莫斯科时,金牌选手列队从媒体和欢呼的人群前走过,而输给美国大学生选手的冰球队从后门溜走。《苏维埃体育报》只报道了冰球决赛的结果,并没有更多指责。

那场比赛后,有些球员离开了国家队,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身球衣,还有他们的汽车、公寓和冰箱。

如今,萨拉文·费德索夫已经为美国的新泽西恶魔队和底特律红翼队效力9年,现任恶魔队助理教练。1989年冷战结束后,一批年届30的苏联冰球明星加入NHL北美冰球职业联赛。也就是从那时起,NHL联赛确定了它在世界冰球运动中独一无二的位置,所有的球星都效力于NHL;加拿大、北欧和苏联。

全球化的MLB

4月初,MLB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新赛季开始了,而开幕式定在了日本,由纽约大都会队迎战芝加哥小熊队。东京国立竞技场上吟唱着美国歌曲《带我去看棒球》。

在职业棒球130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在北美之外举行开幕式。MLB官员勃德·斯利说:“我们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棒球需要成为世界上显著的一部分。”

美国人在19世纪末将棒球引入日本,这项运动在日本蓬勃发展,拥有众多球迷,共有10万观众到场观看了纽约大都会队与芝加哥小熊队的比赛。为新赛季开球的通常是美国总统,而这一次在东京,MLB名人堂的汉克·阿瑞投出了2000赛季的第一球。带领全场观众齐唱《带我去看棒球》的是另一位老球星埃尔尼·班克斯。这首歌诞生于1908年,已经唱了90余年——“带我去看棒球,和大伙儿一起。给我买点儿花生和脆饼,我不在乎是否不再回家。”

这不是美国职业体育首次在日本亮相,此前,NHL冰球联赛和NBA篮球都在日本举行过开幕式。然而,由于棒球在日本拥有更好的群众基础,MLB就更看重日本。去年,MLB棒球联赛指定商品海外销售额的45%都来自于日本。MLB官员斯利说:“开幕式在日本举行会让MLB更强大。”斯利强调,MLB棒球具有“全球化”的特征,美国职业棒球协会共与7万名球员签约,而这7万名球员中有40%是出生于美国之外。

小熊队为此次日本之行得到了分红,每个队员有25000美元收入,但要与两支日本球队进行表演赛。队中球星萨米·索萨是个大卖点,他受到了日本皇太子的接见,皇太子对他说:“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你打出一记本垒打。”

亚洲人的梦想

日本棒球明星野茂英雄1995年加盟洛杉矶道奇队,当年即入选国家联盟全明星阵容。2000赛季,棒球大联盟及小联盟球队中将有30名亚洲球员加入。美国职业棒球队等级分明,有大联盟球队和小联盟球队之分,小联盟球队中又分为新人、单A、双A和三A这4个级别,像道奇队这样的大俱乐部,除专打MLB大联盟的一线球队之外,还有9支候补球队参加小联盟各级比赛,球员总数接近500人,全美28支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都有自己的后备力量,所需球员数量之大远远超过冰球和篮球。多年来,美国职棒一直注重在拉丁美洲寻找棒球人才,在中美洲各国均开设培训班,如今,共有3000名拉美球员在美国打棒球。

到美国去1

30个亚洲球员的加盟比之3000名拉美球员来说比例实在太小,但这被视作亚洲球员向美输送的开端。克罗拉多一支“新人级”球队的教练里姆说:“亚洲人敏捷、速度快、爆发力好,天生适合打棒球。他们看到野茂英雄这样在美国成功的例子,就会明白打MLB职棒的梦想有可能实现。”

2000年亚洲球员加盟美国职业棒球的另一层进步是他们可以担任多个位置,而不仅限于投手了。台湾地区的选手陈志风(音译)加盟道奇队担任外野手,韩国球员车和松加盟小熊队担任一垒手。

纽约大都会队的经理鲍勃·威伦蒂纳说,日本至少有20名投手可以到MLB中去打球。实际情况是更多的日本球员希望去美国打球,因为那里能得到更高的工资,比赛更有乐趣。相比之下,日本的棒球精神只有一条,即刻苦训练。一位赴美的日本球员说:“日本棒球的官员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日本年轻人想去美国打棒球。”

全球化的职业体育

在中美洲,打棒球的孩子们梦想进入MLB;在俄罗斯,打冰球的孩子们希望进入NHL;在全世界,衡量一个人篮球水平的标志是他能不能进入NBA。

詹姆斯·爱德华·米勒在《棒球企业》一书中写道:“职业棒球大联盟不仅在于投手投球、防守和3分本垒打。它是企业,棒球是不仅追求冠军,而且追求利润的企业。”

纽约大都会队的经理斯蒂文·菲利普斯说:“拥有亚洲球员可以为球队开拓亚洲市场,就像纽约拥有各民族居民一样,纽约的球队也需要各民族的选手。”

为了防止优秀球员外流,日本棒球队采取的办法是与球员签长期合同,一般年轻球员要与俱乐部签一份为期9年的合约,这一做法怨声载道。韩国球队的担忧小一点,韩国规定男子在27岁前必须服两年兵役,这限制了部分球员过早出国。但在今年新加盟美国职业棒球的30名亚洲球员中,日、韩选手分别占15位和12位,另3位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照此趋势,日、韩本国的棒球比赛势必会受到影响。日本、韩国有理由担心,他们国内的最高级别的比赛会成为MLB的“小联赛”,美国球探坐在场边,发现优秀选手就挥着支票本来签约,然后再用有日韩选手加盟球队的比赛转播抢走本地的电视观众。

这种对于美国体育市场机器的担忧就是对“全球化”的一种担忧,它有时只是一种情绪。而美国人对这种情绪没有太多的觉察,他们似乎相信,没有他们摆不平的事,每个打球的人都应该来美国。在此之前,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是显示给世界——我们的球就是打得好。

到美国去2

美《新闻周刊》介绍中国球员姚明,他的身高与奥尼尔相仿,具备打NBA的身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