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识向:从“合二为一”到“一分为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芳)

最近法国出了几部关于婚姻的畅销书,《做回自己需要勇气》,《要在一起,更要自由》和《恋爱分居》等等,从题目可大致猜出,不是“合二为一”而是“一分为三”的新版两人世界已是潜流暗涌,否则不会分析报告和指南手册蔚然成风。

合二为一是两个人走到一起,生命和生活结为一体;一分为三则是两个人走到一起,每个人从此过两种生活——在一起的生活和不在一起的生活,加起来两个人总共三套节目。

《快报》采访的极端个案是26岁的工程师穆里叶和32岁的乐师帕斯卡,他们结婚5年了,都固守自己的职业、爱好、习惯和生活内容,也不指望对方改变,所以两人约好,每天一起吃午饭,雷打不动,每周日下午家人聚会,无故绝不缺席,其余时间如要共同生活,请预约。

另一例个案是经过合二为一的实践摸索,总结经验后调整到一分为三的路子上来。他是银行职员,她是会计,刚结婚的时候她要游泳他跟着,他爱蹦迪拉她同去,两人都别扭,后来她独自加入游泳俱乐部,他疯玩的时候邀男女同事。

在一起,但不百分之百共同生活,支持这一主张的年轻夫妇认为这样做更合理,更平等,更尊重对方,对自己也更有利。两个人如何在一起,统一模式的制度早就变成了可自由发挥的契约,结婚、同居或者签署同性恋异性恋均适用的公民自助条约,法国公民可选择的契约已有这三种基本样式,其中任一样式又可根据个人需要相应增减条款,一分为三就是目前时髦的新内容。

所有时髦都有深入浅出的背景,社会学家说婚姻生活一分为三其实基于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前她们非不为,而是不能,婚前可能还有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婚后由于缺乏自主的事业和独立的收入,共同生活其实就是过丈夫的生活,如今25岁到49岁的法国女性80%有职业,随之而来的是物质与精神的自给自足,要把她们的生活百分百合入别人的生活,她们当然不同意。至于男人,面对平等的伴侣肯定比面对一个附庸要复杂,相对自由和独立空间于是也成了他们的呼声。

就算那些愿意分享一切的伴侣,很快也会发现这种愿望不过是个神话,顶多持续数月。《快报》周刊调查显示,60%的伴侣还是希望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在此基础上各干各的工作;46%认为共同生活要幸福,两人应该保留自己的闲暇娱乐;27%认为应该收入分开,账目分开;40%坚持家里应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还有42%认为人可以同时爱两个人,65%认为如果伴侣不忠,只要现有的共同生活不受影响,自己情愿不知情。

调查同时显示,那种共同生活要预约的极端方式并不普遍受人欢迎,有兴趣尝试这种方式的法国新婚伴侣只有16%,坚持这样做的只有2%。有人猜测是经济状况是促成这种选择的部分原因,毕竟为了同等物质条件,两人分居比同居要多开销1.5倍。

西风识向:从“合二为一”到“一分为三”0

《要在一起,更要自由》的作者曾调查了50对年轻夫妇,要他们把周末一起做的事情记下来,结果发现他们除了吃饭聊天看电视,真没在一起做什么事。他们觉得其他节目可多可少,可各自跟相关的人去演,从合二为一到一分为三,两人世界任何版本总归少不了这个“一”字,具体条款因人而异,不论总共有几套节目,从放松聊天到简单问候,两人世界特有的那部分内容是别处所没有的。

但是社会学家还是担心,如果特有的那部分内容越来越少,共同生活的前提是避免义务、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这些以我为中心的人会不会变成自私的一代人?没有稳定的家庭观念,一旦对自己不利就不共同生活,没有做出必要牺牲去抚育下一代的勇气,一分为三的生活会不会永远都是碎片,永远成不了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