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制:有钱人敢用真名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鹏)
储蓄实名制4月1日起悄然实行,各大银行没有出现有些人猜测的混乱,除了一些储户因没有带身份证而略显不便外,一切风平浪静。
股民是最敏感的。实名制让爱听小道消息的股民不知该如何是好。3月底,就有消息灵通的网友四处刷帖子,“重大利好,4月1日起要实行储蓄实名制,资金将源源流向股市”。很快有人表示怀疑,“这不是利空吗?灰色资金要离场”。没有人能弄清资金会进场还是离场。实际上,没有迹象显示股市因实名制出现波动。
大多数人对实名制无动于衷,或许因为目前的实名制只是过渡性的“双轨制”,或许对老老实实挣钱的人来说,实不实名有何区别?
外资西门子公司的张小姐说:“我的国外同事早就实行实名制,他们很习惯。我对实名制无所谓,反正自己的钱大部分用来分期付款买房子,用什么名字存钱都得交房款。实名制让人们足额交税,税我是交了,但我也希望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某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希望实名制能使自己的信用卡更好用:“我有两张信用卡,一张国外的美金卡,一张国内的人民币卡。我到国外去从来不用带现金,很方便。国内的那张卡只能算是活期储蓄,希望实名制能让人们真正地信用消费。”
南方某国有四星级饭店总经理则显得很警惕:“实名制?无所谓啦,我没有公款私存,没有‘小金库’。嘿,真有‘小金库’,我可以找个关系比较好的个体户那放着,大不了给他一笔保管费嘛。”
对笔者的采访,一位掌管着30多亿资产的民营企业老板有点不高兴:“实名制的事问我干什么?我又没有黑钱,你去问问那些贪污犯吧,尤其那些大贪污犯。”
对于老老实实挣钱的人来说,实不实名有何区别?
笔者不能断定谁是贪污犯,只好问金融界人士。某证券公司的经理认为:“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发达,采取实名制,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把钱放在家里,花现金,或投资股市、办企业。有的人跟企业关系密切,将钱存进企业,从而避开个人储蓄,或者将钱存到国外银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方面的聪明人太多了。”
北京某商业银行分行行长说:“我前几天最担心储蓄额下降,还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我又担心我们严格执行实名制,但一些中小银行和信用社不认真执行,你知道总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不执行国家规定。那些不愿用真名的人会把钱放到那里去。”
因为担心有大批非法资金外流,造成金融系统不必要的混乱,国家此次实行过渡性的储蓄实名制更多的具有象征性。一位经济学家说:“根据韩国的经验,实行实名制不会带来银行的困难,外流资金不会超过20%。”
学者们认为,实名制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也说:“从明确资产归属这个意义上说,储蓄实名制意味着我国传统的私人财产以家庭占有为主的方式将逐步为个人占有所取代。毫无疑问,由此带来的将是一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革命。”
储蓄实名制其实是有钱人的烦恼。王朔说“无知者无畏”,其实无钱者更无畏。采访过程中,每个人都说实名制对自己无所谓,但真正无所谓的或许是那些低收入者。有消息说,部分农民的身份证已经卖给他人在股市或是银行开户。对他们来说,实名制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