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基金:一只死老虎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18个月亏掉88.5亿美元
3月31日,美国对冲基金最凶猛的老虎——老虎基金关闭,华尔街一代枭雄朱利安·罗伯逊,继索罗斯、巴菲特后尘,败下阵来,而且败得更惨。
日本是美国老虎管理公司的不祥之地。1998年俄罗斯金融风暴后,汇市上日元对美元的汇价跌至147比1。老虎管理公司总裁朱利安预测比价跌至150日元时,卖空日元将牟得暴利,他下令旗下的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等六只对冲基金大肆卖空日元。但日元却在日本经济没有任何改观的情况下,两个月内急升至115日元。投机商纷纷抛售日元,仅10月7日一天,老虎管理公司就亏损20亿美元。
这一天,只是噩梦的开始。10月一个月,老虎管理公司的亏空高达34亿美元。加上9月的亏空,老虎管理公司在两个月内损失55亿美元!
快速高额的亏损吓得投资人面无血色,从12月开始,近20亿美元的短期投资从老虎管理公司旗下最大的基金——美洲豹基金撤走。而这些资金流入老虎管理公司才一两年。
在美国名目繁多的基金中,对冲基金的投资风险最大。但投资人管不了这么多,他们奔利而来。他们投资老虎管理公司,是希望其下的对冲基金像先前一样赚到大钱。
老虎管理公司的总裁朱利安·罗伯逊,25岁在Kidder Peabody公司担任股票经纪人时,以精选价值型股票闻名于华尔街,被大亨们称为“明星经纪人”。1980年,罗伯逊集资800万美元创立自己的公司——老虎管理公司,其下的对冲基金在1993年攻击英镑、里拉成功,大赚一把。公司名声大噪,大亨纷纷上门投资,老虎管理公司最负盛名的老虎基金和美洲豹基金迅速膨胀,成为美国最显赫的对冲基金。
此后,老虎管理公司节节攀升。在股、汇投资双双报捷的带动下,公司的最高赢利(扣除管理费)达到32%,在1998年夏季,更是达到资产230亿美元的高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35亿美元的短期投资就是那时注入的,当危机来临时,他们也跑得最快。然而,投资人收回资本却给老虎管理公司带来很大麻烦。为应付客户撤资,罗伯逊要售卖资产,投资组合也跟着削减,业绩受到影响,更多的投资者又随之要求回赎。老虎管理公司陷入沽售资产、资金回赎、业绩倒退的恶性循环。老虎管理公司的经营主管菲利浦·达夫承认,公司绝对遭到资金套现的打击。
偏偏祸不单行。1999年罗伯逊转向股市,吸纳不获市场追捧的低价股票,然而罗伯逊手上最多的两只股份——美国航空集团(USA Airways Group Inc.)和废料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的股价却一个劲地往下跌。
基金表现不济,老虎管理公司的资产越来越少,要求赎回资金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到1999年10月,投资者撤走的资金接近50亿美元。罗伯逊意识到,资产沽售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投资决定,投资回报大受影响,将动摇长期投资者的信心。
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在每月给投资人的信中写道:从2000年3月31日起,“老虎”、“美洲豹”及“美洲狮”三只基金的赎回期改为半年一次。在此之前,每季度都可以要求赎回。
但2000年3月31日的消息是惊人的:罗伯逊宣布结束旗下六只对冲基金的全部业务!
老罗伯逊不得不这样做,老虎管理公司现在只剩下65亿美元的资产。抛开撤走的76.5亿美元,老虎管理公司从顶峰的230亿美元亏掉88.5亿美元,只用了18个月!
“老虎”让位于鼠标
虽然回赎资金加速老虎管理公司的倒闭,但投资人撤资的原因在于基金投资失败,这样的责任,罗伯逊必须自己担当。
炒做日元在汇市的失败使罗伯逊不敢再碰外汇,从此专注于股市。1999年罗伯逊在日经指数大涨时放空日股,指望日股重挫时捞上一把,谁知日经指数朝罗伯逊预测的方向逆转。
另外,1999年以来的股市俨然是科技股的天下,跟科技、网络、通讯沾边的股票铆足了劲往上涨,而老罗伯逊看好的“价值股”(传统产业股票)一路下跌。老虎管理公司拥有美国航空集团22%的股权,但这只股票偏偏从1999年5月的59美元每股的高价一路走低,到2000年3月29日,一股只值25美元。罗伯逊手下其他的“价值股”也概莫如此。
老罗伯逊只钟情“价值投资法”策略,他依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推算股票合理价位,然后逢低买进,遇高抛出。此法在罗伯逊42年的投资生涯中屡试不爽,并给他积攒下1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但在股市狂热的科技股旋风中,这套被奉行数十年的金科玉律再也无法点石成金。
1999年11月,老虎管理公司继续亏损2%,落后于当月的标准普尔500指数2%(华尔街股市标准)的升幅,更不能企及纳斯达克12.5%的上冲。这月,他在给投资人的信中说:“‘价值股’虽然物有所值,但表现远逊于科技股,我一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差异。这意味科技股将出现调整。”
罗伯逊期待的调整没有出现,投资者再也没有耐性,资金加速流走。18个月的惨败让罗伯逊失去理智,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破口大骂华尔街股市远离价值型股票没有理性,他说:“既然股市如此疯狂,我没有必要把投资者的钱留在这里与疯子玩游戏。”3月30日,他在致投资人的信中写道:“老虎管理公司多年来成功的关键是,坚持买入最佳股票,回避最劣股票。在理性投资环境下,这种策略成效显著。但如果在赢利及价格考虑让位于鼠标点击的非理性市场中,市场逻辑根本不认同我们的策略。”
对冲基金分析家巴里·科尔文评论:“格言说,不要与市场对抗。朱利安这么做了,结果他输了。”
但罗伯逊并不这样认为,他说:“目前出现科技股、网络股和电讯股的狂热,是投资者、基金管理者乃至金融家盲目追求煽起的,不自觉造成一座注定要崩溃的‘庞氏金字塔’(诈骗性投资计划)。”
对冲基金分析家巴里·科尔文评论:“格言说,不要与市场对抗。朱利安这么做了,结果他输了。”
但罗伯逊并不这样认为,他说:“目前出现科技股、网络股和电讯股的狂热,是投资者、基金管理者乃至金融家盲目追求煽起的,不自觉造成一座注定要崩溃的‘庞氏金字塔’(诈骗性投资计划)”
避险基金界的教父
罗伯逊在宣布老虎管理公司倒闭的同时,决定在以后两个月内对公司65亿美元的资产清盘,其中80%归还投资者,自己的15亿美元则继续从事投资。
《纽约时报》评价罗伯逊时说,“金融市场向来让普通投资者抬不起头,而这一次却让一位投资巨人大失颜面。”
尽管如此,1980年以800亿美元创立老虎管理公司的朱利安·罗伯逊,18年来获得了平均26%的投资回报率,仍被视为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对冲基金顾问机构Hennessee集团的查尔斯·格拉丹丁说:“他是对冲基金业者的偶像之一,尽管这几年他遇到一些困难,但他拥有令人骄傲的业绩纪录。”纽约一家对冲基金顾问公司总裁罗伯特·舒尔曼不无惋惜地说:“如果在过去两年间任何一个时段,罗伯逊将雅虎、思科或亚马逊这样的网络股纳入投资组合,他绝不会走到清盘这一步。”
但67岁的朱利安·罗伯逊似乎不打算向新经济认输,他说:“我不会投降,我也不会停止投资。”
也有分析家认为,美国股市回归价值型股票的时机即将到来,只不过“旧经济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守住这道门槛,老罗伯逊不得不亲手关上老虎管理公司的大门。这是华尔街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