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形眼镜的复明之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武静)
舒适感的革命
隐形眼镜的历史可追溯到1887年,德国眼科医生阿道夫·斐克曾用玻璃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副隐形眼镜。但是,现代隐形眼镜直到1949年才在市面上出现。当时的眼镜材料是一种硬塑料,叫做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这种材料的缺点是质硬、不透气,无法让氧气到达镜片下的角膜。请想象一下,把这样的镜片贴在眼珠上:看是看清楚了,但既不舒服,又觉别扭。
1971年,博士伦率先推出软质隐形眼镜。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家巴迪·D·拉特纳说,这一进展标志着“为患者带来舒适惑的革命”。软质镜片的材料是水凝胶,一种能吸很多水的聚合物。第一种用于制作隐形眼镜片的水凝胶是羟甲基丙烯酸乙酯(HEMA)。由它制成的镜片所含水份约占总重量的38%~70%,镜片柔软且有韧性。
美国CIBA眼镜公司临床事务主任、验光师约翰·麦克奈利说,通过这种镜片水可以把溶解的氧输送到眼球表面。“眼球需要氧气保持眼组织的健康。”
高水份含量也使软质镜片更为舒适。麦克奈利说,人每5秒就眨一次眼睛,湿镜片表面会降低眼睑与镜片的摩擦力。
氧气输送力
20年来,大部分对软质镜片的革新都集中在提高水凝胶中的水份含量上。此外,即便镜片中的某一层纯用水制成,也无法给眼睛提供足够的氧气。为此,研究人员决定寻找一种允许更多氧透入的新型聚合物。
几年前,美国CIBA眼镜公司、瑞士诺瓦提斯公司和澳大利亚眼研究与技术合作研究中心一起联合起来,共同研制出一种称为Lotrafilcon A的新型聚合物。其水份含量适当,只有24%,但所能透过的氧却是最好的HEMA水凝胶镜片的6倍。
Lotrafilcon A含有两种不同的塑料,这两种材料以微米大小的点相互交织而成。一种材料是水凝胶,它可以让水和离子抵达眼睛表面;另一种叫氟硅氧烷,它能输送氧气。用这种合成材料制成的隐形眼镜与普通镜片一样,透彻晶莹。
某种材料输送氧气的能力与其厚度之比,称为输送力。按伯克莱加州大学和布鲁明顿印第安那大学科研人员的推算,隐形眼镜应该至少有90 barrers的氧气输送力。但典型的软质镜片只有20 barrers的输送力,而用氟硅氧烷材料制成的镜片竟有175barrers的输送力。
拉特纳说:“这种材料终于使科学家实现了用软质水凝胶输送足够氧的梦想。”目前,氟硅氧烷正在接受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的审批。一旦通过,由它制成的镜片便可在美国上市出售。这种材料制成的镜片也已在其他16个国家面市,有佩戴30天才需清洗的月镜片,也有需一天清洗一次的日镜片。
一次性使用镜片
有些人发现,水凝胶镜片很难保洁,这就给令人讨厌的眼睛感染埋下了祸根。而用氟硅氧烷制成的镜片因为不会让蛋白质粘附上,所以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但是,戴大多数其他种类软质隐形眼镜,会因水凝胶吸附蛋白质,需要用酶清洗剂去除镜片上的蛋白质沉积物。
验光师一般鼓励患者使用一次性的日镜片。这样,每天戴完后临睡前,即可将镜片扔掉。随着生产程序的自动化,成本大大降低,镜片的费用已低到足以让普通人能够承受。
大多数使用期较长的隐形眼镜,是靠夹住镜片前后表面的塑模制成的,当然,还要向剩余的空间注入薄薄的一层液体聚合物,且需用紫外光处理或通过烘焙使其固化,接下来要请洗掉所有多余的分子,再加入水,才大功告成。
CIBA眼镜公司利用一种叫做nelfilcon A的材料,即聚乙烯醇,制作日用型一次性隐形眼镜。麦克奈利说,这种材料使得加工工序全部自动化。镜片成形时,水就已经掺混进去了。因为每只镜片只需几分钟即可生产出来,加工制作相当高效,所以每副眼镜仅需约一美元。
真正品质优良,太难
最近,镜片设计专家已生产出专为散光眼患者佩戴的隐形眼镜。制造商通过把镜片外缘部分的一边加厚,而另一边稍薄,便可确保矫正点与不规则视觉轴保持一致。患者戴上这种眼镜时,眼睛眨动,镜片会移动,但重厚的部分总朝下,这样就确保了镜片总保持在正确的位置。麦克奈利说,这种隐形眼镜在两年前就很普及了。
另一个隐形眼镜制造商需解决的是远视眼。麦克奈利解释说:“当人们快到40岁时,眼内的晶状体便不再能随意变焦了。”如今,两种新式隐形眼镜给既有近视又有老化的人们提供了精良的矫正。1999年9月,CIBA眼镜公司引入了渐进式软质隐形眼镜。这种镜片与无边线眼镜类似,采用渐变的焦强,而不是像原来的双光镜那样,从远光区一下子变成近光区。
渐进式隐形眼镜是用一种称为vifilcon A的材料制成的,这是一种含水55%的水凝胶,CIBA眼镜公司也用这种材料制作散光眼的月镜和日镜。
1999年4月,佛罗里达州的Vistakon眼镜公司推出了一种有五个同心圈的双光隐形眼镜,每个同轴环的光焦强都不一样。这样,便可以同时把许多不同距离的物体聚焦成像。
另外,镜片研究人员还在寻求未来植入式隐形眼镜的可能性。这种植入的隐形眼镜起着人造角膜的作用。它虽不如手术那样一劳永逸,但却使患者免除了矫形外科手术,诸如激光角膜切开术和光敏曲光角膜切开术之苦。如今,外科医生已开始研究用植入的聚合物环来矫正角膜。
麦克奈利说:“这样,我们不必切除组织,只是添加某些材料,这确是另一种令人兴奋的选择。”不同于外科手术要重新给角膜整形,植入式镜片可按患者不同时间的眼睛变化重新调整角膜。
科研人员还在研究眼内透镜,这种透镜可以完全取代人类眼睛内的天然晶状体。目前,白内障手术便是摘掉眼内原有的晶状体,换上人造晶状体。然而,这种更换要有一个固定的焦点,而且要求肌虹膜——眼内有色泽的部分——不能像挤压天然晶状体那样,挤压人造晶状体使其变焦。患者术后仍需配戴眼镜以进一步改善视力。
麦克奈利说:“我们正在研究像眼睛天然晶状体那样,可改变焦距的植入式隐形眼镜。”他总结道:“要研制真正品质优良的隐形眼镜,确实太难了。”然而,无论如何,更安全、舒适的材料设计将把隐形眼镜带上未来更为完美的复明之路。
为矫正近视眼及随年龄增大而引起的远视(老化),Acuvue双光隐形眼镜采用独特的五个同心圈的办法来矫正视力:镜片中央区用亮光聚焦,三个同轴中间区用中强光聚焦,而镜片外缘区用弱光聚焦成像
隐形眼镜的养护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隐形眼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因使用不当或保养失调所致。隐形眼镜本身不会引起眼睛感染,但沾在其上的细菌病毒却会危害眼睛;隐形眼镜本身不会导致眼疾,但脏手或未经消毒的镜片却常常诱发病变。所有的隐形眼镜(一次性日镜除外)都需要表面活化清洁剂清洗,并浸泡在杀菌消毒液中保存。软质隐形眼镜需用盐水冲洗;硬质隐形眼镜可用自来水冲冼,但一定要用清洁、无菌的自来水。某些隐形眼镜,除用表面活化清洗剂清洗外,尚需一种特别的可溶解蛋白质的制剂——酶清洗剂——清洗。
有一些公司销售所谓的万能清洗液。但实践证实,万能清洗液不一定万能,然而,总比不清洗要好得多吧。某些人会对万能清洗液中的化学成分或防腐剂过敏,可选用不含任何防腐剂的清洗液。
配戴隐形眼镜,也许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总体而言,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即配制不当、清洁保养不当及使用老旧镜片等等。虽然可能发生,但仍属少见的症候,且很易治疗。可能的并发症有:
△角膜损伤:可能由进入镜片中的小沙子或来自空气中的尘屑造成的。硬质隐形眼镜比软质的更为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痛感或不适感和异物感;也可因硬质镜边缺陷或软质镜边磨损所致,但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发生。需一定的治疗乃愈。
△视网膜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原因是未洗手即处理镜片,或未消毒即使用。症状为眼睛红肿并伴有大量排泄物、眼睛难睁开、有灼热感疼痛。温水热敷或治疗即可消退。
△角膜炎:角膜感染,常为软质隐形眼镜配戴者因消毒清洗不当引起。症状为疼痛,有时甚烈并伴有畏光。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甚或影响视力。急需治疗。
△角膜浮肿:包括血管增生和细胞缺陷,由角膜供氧不足所致,而供氧不足系因戴眼镜太久所致。若及时发现,一般自愈,没有并发症。常没有明显症状,若有的话,也只是刚睡醒时视物不清、遇光见光晕及摘镜片时有痛感。若长此以往,则会引发角膜永久性创伤及感染。所以还是预防为主:应定期检查,按要求使用并更换镜片,避免戴镜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