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企海外上市:给华尔街打工去?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追逐上市
为了能在纽约证券公司首日交易的4月6日取得好成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正在操办全球路演。中国石油的计划是,在香港和美国发行175.8亿股股票,融资50亿美元。
中国石油的上市步伐引得另外两家大型国有石化企业——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很是“羡慕”。这两大公司早已做好上市准备,只因有关部门担心三大企业同时招股上市,集资额太庞大只会三败俱伤。中国石化集团的上市被安排在第二季度,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则排在第三季度。
同样迫切到海外上市的是目前增势最旺的互联网企业。网站以传统企业六倍的速度膨胀,上市也格外急切,许多誓言年内上市的网站成立也不过半年。虽然急切,但也得因政策限制慢下来,信息产业部一再强调,严禁外资在中国入世前涉足ICP和ISP业务。上市有了难度,才显示出上市成功的技巧。
3月中旬,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获准海外上市。此新浪不是每天数百人造访的北京新浪网,而是注册于拉丁美洲开曼群岛,面向台湾、香港、北美的新浪网。最好的资源没能上市让人遗憾,但王志东还是有“追女孩子终于追到了”的感觉。眼巴巴渴望“像新浪一样”的公司还有一大串:网易、搜狐、8848、亿唐、亿龙、易趣、Chinaren、阿里巴巴、北京信息港、找到啦……
在金融领域,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有些跃跃欲试;在电信行业,中国联通、网通、吉通也都想筹措资金发展基础电信网络;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山钢铁公司也计划上半年在海外上市。
无论是老牌国企,还是新兴网站,上市成了必须追逐的重要部分。在国内融资途径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将眼光投向海外。
“中石”不顺
中国石油是中国政府力推的“股王”,但推广中市况并不理想,中国石油迅速调整策略,将预期70亿美元的集资缩减到50亿美元以下。
为海外上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1999年11月6日“一分为二”。48万名职工组建成的中国石油,主营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天然气的运输与销售、化工四项业务。剩余的非主营业务和106万人留在集团内部。重组后的中国石油经国际独立机构评估,总资产为4000亿元,净资产达到1954亿元。公司的独立董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重组十分成功,没有以往身为国企集团公司的种种毛病。”
美国的基金管理者却仍存疑虑,他们担心中国石油与集团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06万人连带成为巨大的包袱。而且,在中国,油价仍由政府控制,这将损害石油公司的市场表现。另外有传闻称,中国石油上市中采用了在苏丹的海外资产,而自1997年美国对苏丹进行经济制裁后,中国石油在苏丹的投资效益一直不佳。3月油价暴跌也打消了一些投资者的念头。
不好的消息传来,美国最大的两家基金管理机构——拥有2800亿美元的养老金管理基金会和拥有1700亿美元的加州公共退休基金会,都表示不会向中国石油投资。即便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两会”期间很负责任地声明:上市的中国石油不包括集团拥有的任何海外资产。业内人士称,不熟悉中国的海外投资者依然受“广信事件”的影响,对中国企业缺乏信心。
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如此悲观,香港的长沙实业、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和周大福珠宝向中国石油购买了3.1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这四大公司同时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购买价值350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四家投资公司还承诺,在股票开始交易后的至少六个月内,在没有事先经全球协调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出售美国存托股票。
不过,中国石油上市的大环境并不理想,在全球高科技股的关注热潮中,中国石油的集资计划只得缩减。
网站局限
高科技股中又是网络股拔得头筹,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与追捧。一个流传广远的“.com”笑话却有些意味深长。
当街乞讨的乞丐胸牌上书“beg(乞讨)”,没人理睬;有人改为“beg.com”,捐款如雪片般飞来;当加为“ebeg.com”时,投资人找上门来;后来又有人加上“China(中国)”,便很快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纳斯达克中国区首席代表黄国华印证了笑话中可靠的部分。“互联网使得信息沟通不存在障碍,美国的确非常欢迎中国概念股。中华网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
正是中华网在纳斯达克市值一路飚升的业绩,昭显出互联网公司的方向。在此之前,网站几乎都沉浸在干赔不赚的“黑暗”中。上市成为网站继风险资本之后新的争夺项目,也是必须争夺的项目。
亿龙董事会主席唐越分析,“纳斯达克的容量是有限度的,留给东方人的席位或许只有五六个。”曾在美林证券工作过的唐越说:“对于模式非常接近的网站,美国人通常只认前两家,不会投第三家。”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网站原则同样适用于上市,年轻的互联网企业也因此显得急不可耐。“国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成立不久,不先进行业务拓展就筹备上市,有些操之过急。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市场前景很不乐观。”曾在美林(亚太)集团投资部任副总裁的王君平说,“中国互联网公司真正的上市时机还未成熟。”
虽然网络明星在股市大红大紫,却也有跌得惨的。截止3月21日,香港创业板上新股香港网(Hongkong.com),上市刚刚9天,就从每股9.10元直线下坠到2.45元。
上市不表示万事大吉,不上市也不现实,8848董事长王峻涛说:“风险资本也要有出路才行。当有更多的人愿意陪着烧钱,风险资本就可以上市卖掉股份。一个一两岁的高科技企业,只能上创业板。”而中国没有创业板。
中国石油为海外上市而重组,并且十分成功(刘礼宾)
中国二板
中关村的“村长”段永基非常提倡开辟二板市场,中关村的创新型小企业最需要这样一个场所,既能在创业时融到发展资金,又能让风险资本顺利退出。段永基说:“中国民间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高涨的投资热情,把这些资金引导到对技术创新和高科技的投资中来,何乐不为?”
“两会”期间,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和吴敬琏多次提到,国内二板市场年内有望出台。而科技部部长朱丽兰3月16日表示,科技部正与中国证监会共同推动二板市场的早日出台。到那个时候,网站去哪里上市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二板能促动高新科技的发展。
中国企业蜂拥到海外上市,原因在于国内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对国内民间资本市场也缺少深刻认识。前几年,企业融资大多是银行贷款,因此有“企业为银行打工”之说。如今,中国企业齐奔美国资本市场,当然难免“给华尔街打工”之嫌。但渴望海外上市者倒过来看,网络资深人士卢映华说:“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华尔街为中国企业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