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巴菲特,忘掉大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鹏)

忘不掉巴菲特,忘掉大师0

巴菲特一封沉重的信

每年3月,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都会给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股东们一封信,对崇拜他的朝圣者来说,这封信是锦囊妙计,也是福音书。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这是一份让股东失望,也让巴菲特自己痛心的成绩单。“这些数字显示我们1999年的业绩多么可怜”,无论是绝对业绩,还是与标准普尔指数对比的相对业绩,巴菲特承认1999年是他任期内“最差”的一年,他在信中给自己的表现打分是“D”。巴菲特老老实实地自我检讨,对公司净利润的下降负全部责任。

巴菲特坚持置身于科技股热潮之外,但1999年流年不利,他的投资处处失利。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General Re和Geico均遭败绩,出现巨额亏损。巴菲特引以为豪的可口可乐、吉列、迪士尼等公司的股价全部出现倒退,仅可口可乐就让巴菲特损失14亿美元。幸好美国运通银行为他带来28亿美元的利润,巴菲特的账本才不过分难看。

其实,对一个长期与股市博弈的投资家来说,巴菲特的1999年不算太糟,与另一位投资家索罗斯动辄百亿美元的大进大出相比,巴菲特遇到的只是一个小挫折。

人们以苛刻的眼光看待巴菲特的挫折,谁叫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家呢。1999年末,美国《纽约时报》评出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巴菲特依然名列榜首。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最受尊重的的企业家中,1999年巴菲特名列第六。

摆在巴菲特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立刻投身新经济,不要再谦虚自己不懂新的游戏规则,其实那些新派人物谁又能说出新经济的子丑寅卯呢?投资人最重要的是感觉;二是坚守阵地,暂时的成败算得了什么?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互联网难道会改变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这一事实吗?”

70岁的巴菲特出生于经纪人世家,26岁时他在自己的家乡奥马哈创办自己的公司,管理过一个合伙基金,从那时起,这个1950年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的天才几乎没有失手。1969年,他投资于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并一直管理着这家投资控股公司。无论股市怎样翻云覆雨,巴菲特的表现总是很好,他似乎总能抓住最好的股票,把握住最佳的时机。在二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平均28.6%的水平。除了最近的一次,伯克希尔的股票的成长率只有三次落后于标准普尔五百指数。在无常的股市上,巴菲特是一个神话。

巴菲特几十年长盛不衰,赚多亏少,成为全美排名第二的亿万富翁,仅次于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

奥马哈的圣人是个“倔老头”

伯克希尔的股东们感到幸运,跟着巴菲特他们发了大财,他们因此称巴菲特为“奥马哈的圣人”。

圣人巴菲特似乎掌握着通往“巫术王国”的钥匙。19岁时,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告诉他:“以近期的眼光看,股市是一个投票箱;以长远的眼光看,股市是一个天平。”这句话成为巴菲特一生遵循的“投资圣经”。

“股票市场是个情绪易波动的商业伙伴,他每天都会走来告诉你一个新的价格,但从长远来看,那些影响价格的主观因素会相互平衡,股市不会永远辜负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巴菲特说,“由于某些原因,人们热衷于发现价格变动中的线索,而不是价值。”

巴菲特独辟蹊径,从股市每天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图表中超脱出来,转而重视企业的内在价值。他认为判断投资的成败唯一标准是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不是公司在股市上的现时价位,“我们投资于股市时,我们实际上是投资于那些企业。”

巴菲特只投资自己最熟悉的公司,买最有价值的企业的股票,然后长期拥有它。“人们往往只贪图那种能在一周之内中奖的彩票,而不愿抓住慢慢发财的机会。”他认为,那些带有消费垄断性质的企业,具有恒久的价值。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吉列刮胡刀占有全球60%的市场,美国运通银行的运通卡和支票是跨国旅行的必备工具。

做自己熟悉的股票,然后长期拥有它,这两大秘诀巴菲特坚信不疑。

格兰特经纪公司的马歇尔·韦恩伯格曾和巴菲特共进午餐:“他吃了一份很好的火腿奶油三明治。几天后,我们又一起出去,他说,‘我们还去那家餐厅吧’。我就说,‘可是我们不久前才去过呀’。他说,‘不错,既然我们知道这家餐馆质量不错,为什么我们要冒险尝试其他餐馆呢?’”

在别人的眼里,股市是个凶险之地,但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没有风险。“风险来自于对自己所做之事一无所知。我很重视确定性……如果你这样做了,风险因素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股市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巴菲特还说:“投资的决定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简单、传统、容易’。”

当然,巴菲特现在没有心情侃侃而谈投资秘诀了。巴菲特说投资的原则其实很简单,第一条,不许失败;第二条,永远记住第一条。遗憾的是,1999年,这两条他都没能记住。“奥马哈的圣人”渐渐失去头上的光环,不再让人敬畏。股东是冷酷的,他们甚至开始抱怨巴菲特是个倔老头,“为什么不买科技股的股票?”股东们质问。

巴菲特是过时的大师

年初传出消息,巴菲特开始进军高科技,伯克希尔公司1999年购买了1690万美元的微软公司股份和7780万美元的考克斯有线通信公司股份。实际上,加起来不足1亿美元的投资是象征性的,不至于说明巴菲特改变了主意。巴菲特在3月的信中强调,伯克希尔在可口可乐、吉列等传统公司的投资组合没有重大变化,“现在市场里很难发现价值被低估的企业,但我不认为价值评估方式改变了。我们仍然喜欢这些业务,还会把主要投资放在上面,它们去年败坏了我们的业绩,2000年是否能很快恢复还很难说。”

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巴菲特改弦更张,纽约的惠特尼·梯尔森说:“我宁愿自己来挑选科技股和基金管理人,而不是让巴菲特来替我做。实际上,巴菲特开始买科技股之时,就是我卖伯克希尔股票之日。”的确,在人头攒动的科技股市场上,巴菲特老头还是大师吗?他将和别人一样没有判断标准。

更多的人从巴菲特的受挫看出一些先兆。上海金信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巴菲特的投资传奇堪称工业文明背景下投资行为的巅峰之作。但随着网络经济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大环境,投资理念的革新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万盟投资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王巍说:“现在很难说巴菲特是否过时,但巴菲特的内在价值论已经受到很大冲击,靠传统的知识来把握新经济是很危险的。”

巴菲特说过自己决不退休,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立刻投身新经济运动,不要再谦虚自己不懂新经济的游戏规则,其实那些新派人物谁又能说出新经济的子丑寅卯呢?投资人最重要的是感觉;二是坚守阵地,暂时的成败算得了什么?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互联网难道会改变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这一事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