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美人》:绝望与自省的美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卞智洪)
黑色的心理剧
今年的奥斯卡评奖很搞笑,先是4000张选票在邮寄过程中遗失,然后是《华尔街日报》调查会员投票意向被认为是有意撕破神秘面纱,其间更有52座金像的失踪与复得。所有这些事情很像是互联网时代的谣言,一场做秀者与观秀者唯恐其不够真切、不够好玩的秀。
但悲剧还是真实的,至少美国人愿意公开承认一出悲剧对于社会的积极意义。哪怕这也已经成为一种范式,即,中产阶级的自我审视也是中产阶级的魅力之一。《美国美人》一举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五个金像奖(不知是不是从垃圾箱里找回的那些小金人)。当然在这之前有言之凿凿的谣言,诸如“其实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局内人》,可是它不会得奖”。意思是很多投票人都喜欢《局内人》,可又感觉得奖的应该是《美国美人》,他们不想自己的一票变成废票,于是《局内人》就成了牺牲品。
《美国美人》的确显得太灰暗了。莱斯特是一个事业失败的中年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具行尸走肉,每天早上浴室中的自慰就是我一天的高潮。”他有一个已经无爱的婚姻,一个孤独而怨恨父母的女儿珍妮。有一天,莱斯特看见了珍妮年轻漂亮的同学,中学篮球赛啦啦队的队长安吉拉,他像是被吸去了灵魂一般,呆坐在那似乎突然变得空旷无人的看台上,无数玫瑰飞来飞来飞来。莱斯特变了。他趾高气扬地炒了老板的鱿鱼,每天举杠铃健身,买漂亮跑车,还从邻家男孩里奇那里买回上等大麻吸食,已过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陷阱。与此同时,他那神经质的妻子卡罗琳也开始与大房地产商私通,被卖快餐的他撞个正着。而他们的女儿正在渐渐爱上那个绝望的邻家男孩里奇。里奇暴虐的父亲却怀疑里奇与莱斯特有染,这可能只是因为他自己是个隐蔽的同性恋。
当诸多角色的生活绞拧在一处时,影片从一个黑色幽默变成了一部黑色的心理剧。《美国美人》并没有选取什么特别意外的事件,但它抓住了美国社会伦理问题的关键。一个世俗的郊区生活也正是一个充满偏见、隔阂和恐惧的沼泽地。《美国美人》是一部关于压抑、爆发和救赎的戏剧。
萨姆·门德斯
导演萨姆·门德斯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25岁时开始执导经典戏剧,不久又以自己的《酒店》和《蓝房子》(尼科尔·基德曼主演)先后在伦敦和纽约百老汇成名。他曾主动放弃过一次做电影导演的机会,而那部根据他自己的戏剧《小嗓门的沉浮》改编的电影《小嗓门》(1998)也口碑甚佳。由梦工场监制的《美国美人》是门德斯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但他更像一个天生的导演,对于摄影、剪辑、音乐的控制都恰到好处。正如他从生活琐事中看到悲剧的核心一样,他把平凡的细节拍摄得魅力十足,而少量表现超现实的镜头则似信步所至,充满狂想曲的味道。
然而,影片一开始有点笨手笨脚,正如结尾有点过分严肃。当风骚的美国美人安吉拉告诉莱斯特她是一个处女,她故做风骚只是因为想与普通人不一样时,莱斯特竟然顿悟人生,这时他患有强迫症的妻子已将枪指在他脑门上……这样的家庭伦理悲剧在美国是有史可查的,《日落大道》,《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尤金·奥尼尔),直到李安1996年的《冰风暴》。《冰风暴》的故事背景虽是七八十年代,但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反省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你们这些富裕的中产阶级!你们所引以为富足、安宁、与世隔绝的郊区生活方式根本不堪一击!《美国美人》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以一种苦涩、戏谑而不失优雅的态度指出了这个症状。
导演对女性似乎很有些偏见,至少与片中的男性相比,所有女性都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男人则大都有些我自无赖我怕谁的气概,正是作者自省精神的另一种体现。片中莱斯特夫妇唯一一次要做爱,妻子却突然警觉地说他们身下可是一张价值4000美金的意大利面料的沙发。莱斯特不得不发怒道:“这些只是物质,而我们是生活中的人!”女主角安妮特·本宁的表演介于滑稽与痛苦之间,原本拿奖的呼声很高,最后败给了饰演坏女孩的希拉里·斯万克(《男孩不哭》)。
《知情人》
本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争夺实际上是新老导演间的一场较量,新导演凭创意与风格,老导演则凭力度与厚度。来自印度的西亚-马兰是导演新人中的佼佼者,他的《第六感》好似砍向好莱坞惊悚片的温柔一刀。伯格曼的瑞典弟子拉斯-赫尔斯特洛姆,其诗情画意般的自然主义手法在《苹果酒屋的法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美人》的轻扬与幽怨不用说了。老导演中,加拿大的诺曼·朱尔森,则是再次触及他最擅长的种族问题题材,拍出了《飓风》;另一个是一直以拍动作惊险片见长,被称为银幕背后的真正硬汉的迈克尔·曼,这次他执导的《知情人》直面美国现实问题,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
密西西比州和其他49个州共同反对一项烟草生产计划,然而最终这项计划仍然以2460亿美元成交,而杰弗瑞作为这项计划中的主要科学家,是个完完全全的知情者。罗威尔则是电视台“60分钟”专栏的制作人,他对杰弗瑞进行了专访并想把这桩议案的污点一一公之于众。但是,杰弗瑞将为此面临被起诉并判监禁的危险,而罗威尔也要失去自己心爱的工作,这一切都是因为烟草案件涉及的金额太大了。
一件新闻事件在迈克尔·曼的摄影机下,成了两个与大财团为敌的普通人的道德故事。罗塞尔·克劳把杰弗瑞演绎得相当成功,在他矮胖而温和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何等的暴躁、勇气与复杂,那是一个普通人在面临绝境时所表现出的生命力。阿尔·帕西诺则把他的力量与优雅发挥到极致。《知情人》揭示了一个冷酷的事实,当一种势力(大财团或是其他什么东西)控制局势时,说实话会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知情人》得了四五项奥斯卡提名,最后一个也没得,当然这是评奖本身的没劲之处。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片子,比如去年的《细细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