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梦想纳斯达克的奇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黄凤珍)
纳斯达克是一个科技创业中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而不是科技创业的融资渠道
记者:这轮股市行情曾经出现两只科技概念的百元股,现在全跌回来了,你怎样评价这种现象?
许小年简历:199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出任美国美林亚太高级经济学家
许小年:在传统股市上的股票要看其内在的价值。一只股票的股价代表公司的价值,而公司的价值是公司资产物化劳动的总和,公司的价值并不是二级市场就能推上去的。现在股市上的乱炒和公司的物化劳动的总和没有关系。在物化劳动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股价也不会发生变化。你说这只股票价值100元,而它实际的物化劳动总和只能达到50元,那么多出的50元是什么?看上去很荒谬。
记:中国现在“高科技概念”很热,从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规律看,每当一种新技术产生的时候,就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这是为什么?
许:当人们对新技术的出现及未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作用并不十分了解的时候,公众就很难对新技术产生过高的预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1900年,美国发行铁路债券。铁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运输手段刚刚出现,铁路成为美国当时的投资重点。铁路债券供不应求,有多少卖多少,卖完了就在二级市场疯狂炒作。在这种条件下,工业界人士不惜任何代价进入铁路,而过度的竞争导致铁路公司的营利前景大大下降。没多久,铁路债券的气泡开始破灭,最终,市场上的铁路债券跌得跟废纸一样,并且引起华尔街股灾。汽车的出现也曾引起股市的疯狂炒作。
记:中国股市这一轮行情有跟风美国股市的明显迹象,比如高科技股、网络股、生物股等在美国看好,在中国也看好,你对此有何看法?
许: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网络股、生物股、科技股一度涨疯了,但中国股市这几种概念的股票跟风狂涨,没有什么道理。因为中国股市与美国纳斯达克没有根本的可比性。有必要澄清一点,就是纳斯达克是一个科技创业中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而不是科技创业的融资渠道。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起初都是个人投资,做出一定的成就后,才能吸引一批风险投资基金追加进来,然后利用风险投资基金把企业扶持做大,等见到效益了,这时才谈论上市的问题。而一旦上市了,早期的回报就全都回来了。可以说纳斯达克市场为早期创业投资开辟了一个退出的渠道。大家都知道高科技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没有很高的回报就没有人干,这个回报从上市来。我拿出钱来投资高科技,不是要这项高科技,最终目的是要赚钱的。所以纳斯达克是科技创业中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是融资体系中的最后一环。而国内在舆论上就说,创业板是高科技的融资渠道,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偏见。
记:目前,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希望利用股民对高科技的期望值,圈到更多的钱,股民也希望利用高科技概念,在炒作中获利,如此势头风险如何?
许:传统的融资体系和融资渠道、传统的银行业无法支撑高科技的成长,传统的资本市场根本无法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期望在传统股市上出现微软或雅虎股票的奇迹,那是一种妄想,可怕的是股民们正把这种妄想化为具体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