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互联网进入巨人时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鹏 江南)
联想集团与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组成策略性联盟(新华社)
电脑巨人闯进互联网
3月2日上午,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在香港宣布,联想集团与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组成策略性联盟。双方协议共同开发中国宽频上网业务,促进盈动的宽频互联网服务NOW(Network of the World)的推广。合作内容包括三大主要部分:共同发展宽频互联网服务;制造、销售联想-NOW电脑以及通过NOW分享多媒体内容。
作为知名的电脑制造商,联想已做到亚洲第一,世界前十。联想与盈动的合作是典型的资源互补、渠道共享。双方都想以此为契机,成为“宽带时代”的赢家。
根据双方协议,联想将设计和制造新的个人电脑,在电脑上设置专门按键,使用户可直接连系NOW网络。电脑将以双方联合品牌命名,称为联想-NOW个人电脑。盈动的NOW将与联想-NOW电脑做捆绑式链接,被设定为联想-NOW电脑的第一入门网站。联想入门网站www.fm365.com也将为NOW提供链接。此外,联想和盈动还将合作发展专门针对中国用户而设的互联网内容和宽频互联网服务。
联想有更大的企图。4天后,联想集团又公布今年首次集资行动。联想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5000万股,每股作价33.75港元,集资约16.5亿港元。其中45%将用作投资及收购网上内容供应商,或购买内容版权等;20%将用作发展先进的互联网接入设备、接入技术及服务等;另约20%用作研究开发及推广电子商贸解决方案;其余15%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司目前的营运资金状况。
有强大的合作伙伴,有雄厚的资金,联想摆开阵势要在互联网构建新的帝国。柳传志说:“联想今年的工作中心是互联网。”
柳传志1999年就将联想战车正式带进互联网。1999年7月23日,联想集团宣布,将全面进军互联网产品领域。联想高级副总裁郭为宣称,联想要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全线网络产品供应商,并在某些方面成为中国网络标准的制定者和引导者;1999年底,联想进入ICP领域,开通fm365网站,尽管此网站被很多的专业的ICP嘲笑。
柳传志希望联想“不光是以一个网络产品的公司,而且是以一个网络服务公司的形象出现”。柳传志说:“联想的业务分成两块,一块做产品,一块做服务。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调频365网站,同时我们已经在和中国电信联合做ISP。我们下面准备收购一些好的网站进来,然后再和国外水平比较高的公司合作。”
新帝国的版图已清晰可见,联想要成为巨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新老企业角逐
作为传统IT产业的老大,联想集团自然是3月互联网跑道上引人注目的角色。联想的举动使人想起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的一句话,1999年10月在上海财富论坛,他说:“互联网上还没有真正的巨人,只有通用这样的大公司进入后,互联网才会进入巨人时代。”
今年1月底,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企业巨子均认为全球面临“新经济”,而新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应邀参会的张瑞敏认为:“拿到上网的入场券是参与新经济的起码条件,因为网络将打破传统经济下以国界划分的经济区域,而使所有企业都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对普通人来说,网络带来巨大的便利和全新的体验,直至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而对企业家来说,互联网则是实实在在的颠覆力量。互联网演绎出一幕幕暴富的神话,靠坐在老板桌后面的是穿者牛仔服的毛头小子,他们年轻得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但就是这些“网络小子”却管理着价值亿万的网络公司。
传统企业家心里不是滋味。联想已置身中国互联网喧闹的赛场中心,但这并不能打消柳传志心头的困惑。柳传志曾说自己十几年磕磕绊绊,才把联想做到今天的规模,但对一些网络公司几年光景就市值百亿、千亿,因此对互联网上过多的泡沫感到很困惑:“我内心很矛盾。一方面研究他们市值为什么这么高?我们是不是也要很好地学习一下,把自己的市盈率提高?另一方面也看到评价方式,公司的市盈率不是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取决于企业的营业额甚至点击率,这种做法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看将来,将来还看将来,看到什么时候?”
更让柳传志受刺激的是今年2月一次特殊的对话,在谈到网络时代的新老企业时,证券之星网年轻的总裁高利民和柳传志戏剧性地发生了一点争执。
高利民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活得很长久,但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周期要比原来快6倍,所以被淘汰你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不要企业已经不行了,拼命还要要资源,要什么东西去救它,这个时候你去救它已经没有用了,是浪费全社会的资源,也浪费你自己的资源。”
柳传志立刻表示不同意:“实际上一个企业的发展,不管是新经济还是传统经济的,企业能够存在的话,它有它的道理。关键在于你战略制定到底符不符合新经济的规律,不在于企业是新办的还是老办的。企业的战略是不是好,企业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机构,这个是决定企业前途的根本,办大企业的根本诀窍不在于是新的旧的。”
高利民和柳传志的争论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新经济开始重新洗牌,网络新贵和传统老大谁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理一理手中的牌
在网络新企业与传统老企业的角逐中,网络新企业一度风光无限。网络新贵们技术出身,大多有海外经历,比较早地嗅出新经济的方向。他们揣着国外大笔的风险投资,打广告造概念,圈地盘建网站,开始中国的网络革命。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企业跻身大公司名录,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人们争相触网淘金,传统老企业被晾在一边。一切如预想中的一样,网民成倍增长,网站前赴后继,网络公司不断膨胀。但尴尬的是,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公司和他们的国外前辈一样,得到了成千上万的点击率,却没有成千上万的利润,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都没有可以让投资者信服的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注意力有了,经济却没有着落。
很快,8848、雅宝、酷必得等网络公司力推电子商务,网络新企业发现了赢利的曙光。网络新企业变成网上商店,8848网站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虽然它同时出现了亏损。更多的网上商店里,看的多,买的少。上海梅林85818网站在被点击了15000多次后,仅获得不到400份定单。电子商务在中国有两大瓶颈,一是物流配送,二是电子支付,新的网络公司发现自己与传统企业相比没有太多优势。
电子商务无疑使老企业更受鼓舞,它们一度彷徨,找不到自己在新经济中的位置。现在,传统大企业以巨大的热情投身电子商务。年初,北京先后召开4场推进中国企业上网的电子商务会议,2000年因此被人称为企业上网年。一年前企业谈上网,就是注册一个域名,做一个广告牌似的网页摆在那里,企业家自己都不知道干什么用,全当花钱占个座,现在企业家们都明白企业上网是可以做商务的。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说:“国务院把今年定为电子商务大发展的一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上网,计划5年内在全国所有大陆企业普及电子商务。”张琪认为,当前中国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主体和重点应放在企业领域(BtoB),而不是个人消费(BtoC)。英特尔公司总裁贝瑞特也曾表示:“互联网经济更多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这种交易占到互联网交易的80%,这将改变我们企业的运作方式。”
做BtoB业务,传统企业有自己优势,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那些知名的传统企业发现自己手中的牌并不差:无形品牌、配送网络、雄厚资金、政府支持等都派上了用场。联想、海尔、美的等企业的品牌人们耳熟能详,它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这些都是电子商务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网络新企业显然缺乏商业运作经验和供货配送体系,与老企业相比,新企业本来有巨大的资金优势,可以像AOL和盈动一样,在资本市场迅速壮大,回过头来收购时代华纳和香港电讯,成为网络时代的巨无霸。但在中国,这样的神话恐怕只能是神话。新浪、搜狐、网易等靠风险投资支撑的网络新贵,至今没有上市加冕,它们缺少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如果迟迟不能上市,等待它们的将不是收购别人,而是被收购。我国传统老企业大多已经是上市公司,如果它们愿意,它们可以像联想一样进行大笔融资,然后等待自己的猎物。
或许,一切就如美国万事达公司董事长威廉森所说:“确实,现在网络行业有许多年轻富有的企业家,但那些拥有著名品牌的大企业如果嫁接互联网,会更成功。”
电子商务航母
3月在互联网赛场上出风头的不仅仅是联想,还有更多的传统行业巨头们站在跑道上。
3月2日,中科创业、北新建材、中西药业、诚成文化四家上市公司分别发表公告,有意参与组建中国电子商务网(中联网)。参与组建中联网的成分各异,除四家上市公司外,还有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北京信托咨询公司、中国国发投资公司、中国数字图书馆、新世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等18家公司。中联网计划总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中西药业、中科创业等发起单位各出资9000万元,认购15%的股份。据悉,有意参与中联网的还有国内数家知名彩电和IT巨头。从投资方大型国企、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的背景来看,中联网来头不小。
这么多行业老大聚首互联网,他们想干什么?中联网的主要发起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董事长甘师俊说:“从我国国情出发,考虑结算、配送等的操作性,BtoB方式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我们要组建中国最大的以BtoB为运营基础的电子商务联合网,发挥强大的聚合效应,在形形色色的境外资本抢滩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之时,构建我们自己的有相当规模的超级电子商务大厦。”中联网经营范围包括提供各类企业信息数据库及查询服务、各类商品网上实时交易的平台服务等多项业务,甘师俊表示要努力使其成为中国最大且最有权威的专业电子商务提供商。尽管中联网还处于筹备期间,但意图已很明显,要强强联合,利用大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的电子商务航母”。
一周后的3月9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投资10亿元进军互联网产业。公告称,美的将全面介入互联网业务,包括BtoB、BtoC及与网络相关联的所有业务,专门成立信息产业管理部门,并在短期内组建电子商务公司和网络投资公司、开通国内第一家专业家电服务销售网站,用3至5年的时间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其第二支柱产业。
同一天,青岛海尔公告合资成立海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青岛海尔占30%股份,其他合资方为青岛海尔集体资产内部持股会。海尔集团称新的电子商务公司将利用海尔“一名两网”(名牌、配送网络、支付网络)的优势,为用户搭建一个“零距离、个性化”服务平台,也为世界各国的公司搭建一个高效的商务平台,提供快捷的咨询与交易服务。
与美的的大手笔相比,海尔电子商务的1000万投资无疑是投石问路,带有试探性及摸索性,海尔出人意料地没有“大举进入”,而是准备循序渐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进军电子商务是其国际化战略的必由之路,早在一年之前,海尔就从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铺垫准备工作,此次介入电子商务,将大大加快海尔的国际化进程。”
美的与海尔3月9日的公告一发布,立刻就有人“造概念”,说它们是国内家电业首次进军互联网产业的巨头企业。实际上竞争激烈的家电业一直在苦苦寻找新增长点,自然不会放过互联网的诱人蛋糕:TCL集团1999年由吴士宏领衔,专门成立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不仅做产品,而且做网络;长虹集团传闻也在和某外商谈判,合作共闯互联网。
这么多行业巨头跃跃欲试,无论它们最终能否在新经济中再现荣光,有一点可以肯定,更猛烈的暴风雨正在网络世界孕育。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娄林伟 摄)